105年7月份健康新聞集錦

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抗性澱粉 輕鬆吃不怕胖
許多民眾為了減重,會減少甚至完全斷絕吃澱粉,但是,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減肥不能吃澱粉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完全阻絕澱粉來減重,不僅效果不彰,甚至造成身體機能受損,減重無效反傷身,其實近幾年的研究發現,澱粉類食物經過特定溫度處理,會讓腸道吸收熱量呈現較多或較少之比例,而熱量差異原因就在於其中「抗性澱粉」含量之多寡。
抗性澱粉 難被人體消化酵素分解
蔡玉思營養師表示,「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 , RS)是難以被人體消化酵素分解之澱粉,此類澱粉被人體攝取後,可以抵抗小腸分泌的澱粉分解酵素,無法被小腸吸收,但可直接道大腸被利用,是類似膳食纖維功能之澱粉,抗性澱粉可分為4類:
1)物理隔絕的(如外殼)顆粒完整,且外殼粗糙的五穀類等未精緻加工之澱粉,例如糙米、紫米等全穀類。
2)顆粒形態難以被消化之澱粉,如生馬鈴薯、未成熟香蕉。
3)經烹調後冷卻之老化澱粉,如隔夜飯、壽司、冷麵。
4)經化學修飾後不易消化之澱粉,非天然澱粉,例如一些食品添加物。
需搭配調整飲食、運動習慣
蔡玉思營養師提醒,若只是相信多吃抗性澱粉可以減重,但卻沒有調整飲食、運動習慣,效果恐怕不彰,減重者的飲食是熱量控制的均衡飲食,對於喜好澱粉類食物的人,如果在每天澱粉類食物建議量中,提高抗性澱粉的比例,或許有助於減重目標達成,但是腸胃道消化能力較差者在腸胃道中發酵產氣,容易加重腹脹不適的影響。
詳全文


每天3份全穀食物,就能降低22%心血管疾病率!
《BMJ》期刊2016年6月1日發表的一項整合分析研究中,共納入45項臨床研究,作者旨在評估每日全穀食物攝入量多於平均量的受試者中,多種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相對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每日攝入90-225 g全穀食物受試者的全因死亡率和疾病特異性死亡率皆明顯下降。作者也注意到,其中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相對風險下降最為顯著。
作者總結道,增加全穀食物攝入量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及其他多種疾病風險。臨床醫師在與患者討論飲食建議時應當傳達這條資訊。
專家評述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David Rakel教授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麩質的恐懼越加強烈,穀物的攝入急劇減少。然而,根據Aune博士及其同事發表在BMJ期刊上的這篇整合分析研究,我們應增加穀物的攝入。許多人或許無法耐受麩質,但這個研究結果提示,我們可鼓勵患者攝入其他不含麩質的穀物,例如藜麥和莧菜。
這項整合分析共納入64篇已發表文章,發現了一個劑量反應效應。每日攝入三份全穀食物受試者的冠狀動脈疾病風險下降19%,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22%,所有癌症風險下降15%,且全因死亡率下降17%。作者建議,為了達到每日攝入三份全穀食物(90gms)的目標,我們可選擇在清晨食用一份全穀食物纖維麥片(30 gms),晚餐食用一塊全穀食物口袋麵包(60 gms)。若每日全穀食物攝入量達到210-225 gms,即7-7.5份/日,這些獲益將更加明顯。此外,即使在校正混雜變數(包括BMI、吸煙和體力活動)後,全穀食物食物的這些健康獲益仍持續存在。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介紹全穀食物的健康獲益,而非加工過的穀物。進食加工過的穀物並無任何健康獲益,其中包括白米。若用手將麵包緊捏成球狀,則全穀食物麵包比白麵包大得多(想像一下棉花糖)。加工過的穀物主要由糖類組成,相比之下,全穀食物含有糖類、纖維、礦物質和維生素。
因此,即使無法耐受麩質,我們也應鼓勵患者進食全穀食物。穀物中富含多種健康營養素,我們不應對其感到恐懼。這項研究支持每日攝入三至七份全穀食物食物。相比之下,我可能會堅持每日攝入三至五份全穀食物,因為限制熱量攝入對健康也有益。
詳全文


楊桃含腎臟不易排出神經毒 腎病患別碰
腎臟病患者千萬不要吃楊桃!三軍總醫院院長、腎臟科權威林石化昨(十)日在洪鈞培文教基金會「腎臟健康,快樂生活」講座中指出,過去曾遇到一名糖尿病患者有慢性腎衰竭,到醫院時已經意識不清、呼吸也受到抑制。醫療團隊趕快為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患者醒來後,醫師問診發現,這名患者因口渴吃下四顆楊桃,出現打嗝後就不醒人事。
林石化院長表示,一般人認為楊桃為高鉀食物,因而不建議腎衰竭患者食用,實際上楊桃含有「腎臟不易排出的神經毒素」。臨床上甚至有腎臟病患者因吃楊桃而送命。提醒腎臟病患者、腎功能不佳患者最好不要吃楊桃。
如何預防腎臟病?林石化院長建議,民眾出現喉部、扁桃腺等發炎、鏈球菌感染時,需要立刻就醫。醫師也提醒,止痛藥容易殘害腎臟健康,沒有醫師處方,嚴禁使用止痛藥、濫用成藥。暴飲暴食也有害腎臟健康,平常要適量喝水、不要憋尿,也要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病情,不要喝成分不明的井水、河水,記得經常做腎功能檢查,懷疑出現腎臟病時,建議看專科醫師。女性在懷孕前檢查一下腎功能,可避免尿毒症發生。
另外,林石化院長表示,腎臟病檢查包括驗血、驗尿、影像檢查等,其中血清肌酸酐指數、肌酸酐清除率等並非唯一腎衰竭、透析與否指標,除了血清肌酸酐指數、肌酸酐清除率,患者的臨床症狀、活動力好壞也是重要參考指標,必須綜合各項指標才能做出判斷。
詳全文


嬰幼兒健康:
補充懷孕三寶 國健署:寶寶頭壯壯
「準備懷孕的女性,最好將身體健康調整至最佳狀態,並攝取足量的葉酸、碘和鐵,好孕育出健康的寶寶。」國健署28日在記者會上指出,葉酸、碘、鐵在胎兒生長過程中尤其初期,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但胎兒通常在成形5~6週後才被發現;若事先攝取不足,可能影響到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等的發展。
國健署組長陳妙心28日在「新婚族最關心 如何好孕好幸福」記者會上表示,準媽媽在懷孕前,葉酸每日攝取量需達到400微克,碘140微克,鐵15微克。
「受精卵一著床,胚胎就開始發育了,而葉酸、碘和鐵是生長初期缺一不可的營養素。」陳妙心指出,葉酸、碘和鐵是奠定寶寶一生健康的基石,從準備懷孕開始到懷孕初期,葉酸攝取若不足量,準媽媽易感到疲勞、暈眩、呼吸急促等症狀,也會有貧血的可能;胎兒則可能影響到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
「為了防止孕婦貧血,鐵的補充很重要;孕婦若長期貧血,可能造成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展遲滯,甚至引發早產。」陳妙心解釋,研究顯示早產的胎兒除了可能影響到認知發展,也會對孩子未來發展出慢性病有一定影響程度,包括孩子長大後較容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
國健署表示,葉酸獲取來源應優先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包括:綠色蔬菜、肝臟、豆類、柑橘類水果。
「懷孕期間若缺少碘,準媽媽會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症,胎兒影響神經發展不全,嚴重者會導致罹患呆小症。」陳妙心表示,準媽媽可在平常烹調時加一些碘鹽,攝取適量的海帶、海藻。
「鐵的補充除了供應孕婦和胎兒本身所需外,還可以儲存在胎兒體內,供嬰兒出生6個月內使用。」陳妙心指出,懷孕到了第三期的女性,鐵的每日攝取量要增加至45毫克,可以從富含鐵質的深綠色蔬菜、豆類中獲得。
詳全文


董氏調查:每周跑步3天以上 孩子專注力較高
跑步讓孩子頭好壯壯,心情變好!董氏基金會公布最新一份學生參與跑步運動效益的調查結果發現,每周跑步天數超過3天以上者,不管在專注力、睡眠及胃口變好的比例,均明顯高於沒有固定跑步習慣者。專家也建議,跑步時不要光專注於距離求遠,應以時間為目標,逐次增加時間,持續累積。
董氏基金會這一份學生參與跑步運動效益的調查是在今年5月針對全台15所國小至國中、共416人進行。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調查發現,受訪者有近6成每周跑步天數超過3天以上,其中近5成超過4天以上,跑步帶來的正面效益,有超過4成認為跑步後專注力提高、近4成表示胃口變好、近3成認為跑步後當天更易入睡。
不過,調查同時發現,雖然同學每周跑步天數提升,但每次運動時間超過30分鐘者不到5成。葉雅馨建議,跑步時應以時間為目標,逐次增加、累積。
葉雅馨說,進一步分析也顯示,參與校內推廣跑步運動方案的學生,其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者只占5.1%,明顯低於董氏基金會2010年及2011年針對青少年運動狀況與憂鬱情緒調查結果的19.8%及18.1%,凸顯規律運動的確有效促進身心健康。
董氏基金會常務董事葉金川指出,董氏基金會2010年起在校園推展跑步紓壓活動,推廣7年來,已有超過123所學校響應,運動除了分泌腦內啡讓人感到快樂,還可以調節體內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及血清素,藉以提升記憶力、學習力甚至快樂感。
董氏基金會提醒,父母處理孩子情緒問題時,除了傾聽,帶他們去運動、轉移注意力也是好方式,建立運動紓壓習慣,暑假也可以一同規劃跑步或登山運動等,並在孩子每次完成練習時給予鼓勵與讚美,提供小獎勵增強完成目標的動機。
詳全文


卡介苗改為滿5~8個月施打 您家寶貝打了沒?
家中有新生兒的家長們要注意了!原本在出生後至滿月間會施打的卡介苗疫苗,自今年起已改為嬰兒滿5~8個月施打,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小兒感染科醫師邱南昌分析院內健兒門診資料後發現,接種率不到預期的一半,比以往出生後接種率明顯偏低,提醒家長留意時間,以加強孩子的保護力。
卡介苗接種最晚不超過1歲
每個人左上臂那個印記就是「卡介苗」的痕跡,為降低疫苗接種後發生不良反應之機會,同時參考日本的經驗,疾管署自105年起針對卡介苗疫苗採取「全面施打但不停打」的方式,建議接種時程由原出生24小時後,調整為出生後5~8個月,最遲不要超過1歲。
結核菌感染易發生不可逆病變
嬰幼兒若受到結核菌感染,容易發生結核性腦膜炎,造成腦積水、脊椎障礙、腦血管病變、腦梗塞等不可逆病變,最終導致終身殘疾等後遺症,致死率更高達20~40%。目前卡介苗是對兒童感染結核性腦膜炎最好的預防方式,臨床報告顯示,未施打者罹病率比施打者高出47倍之多,僅管目前台灣結核菌盛行率已降低,但仍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不需施打的程度。
先確認是否有免疫問題再打
邱南昌醫師提醒家長,卡介苗施打前要先確認孩子是否有免疫方面的問題,若超過1歲,還需要做皮膚測驗,也擔心若拖得太晚,因嬰幼兒抵抗力弱可能已經受到結核菌感染,因此邱南昌醫師仍建議在8個月前接種完畢。
避免抓傷打針處以免引發感染
接種後記得為寶寶修剪指甲,以避免抓傷打針位置,引發不必要的感染,注射部位會在1~2週內呈現小紅結節,之後逐漸變大,只有微痛微癢但不至於會發燒;4~6週後會變成膿瘍,只要保持清潔乾燥即可,3個月內會自動癒合結痂。
詳全文

三成學童是胖子 小時胖成人也胖機率高
俗話說「小時胖不是胖」,但是根據研究實證,此話其實不然,研究指出,42%到63%的肥胖兒童,長大後會成為肥胖成人,肥胖青少年變成肥胖成人的機率更高達70%到80%。
國民健康署指出,肥胖的健康危害是21世紀全球性公共衛生議題的焦點,尤其對青少年的威脅更是不容小覷。依據2014年教育部學生健康資訊系統資料,國中小學生過重及肥胖的比例接近三成。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率為29.0%,其中男學童32.8%,女學童24.9%,而國中學童過重及肥胖率為28.8%,其中男生33.1%,女生24.2%。
由於肥胖兒童有二分之一的機率變成肥胖成人,國民健康署近幾年積極鼓勵醫院在暑假期間辦理親子減重班活動,使親子將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融入生活中,學習熱量計算、外食技巧,達到有效減重效果。今年全台計有82家醫院參與規劃了85場體重控制相關活動。
詳全文

老人健康:
生活便利=零障礙!老人居家防跌10錦囊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維持行動力是長輩老後生活及健康品質的關鍵!因此,照顧長輩人身安全,避免讓老年人不慎因跌倒挫傷、骨折相當重要。專家表示,除了找出導致老人容易跌倒的生理原因加以改善外,日常生活謹記10妙招,對於預防家中長輩跌倒也有一定的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並沒有證實忙碌會讓人更聰明,之所以有這樣的現象,也可能是因為,聰明的人往往尋求更多刺激,且聰明的人也可能擁有更多資源、收入較高,促使生活更加多采多姿。
研究首席作者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生命、壽命中心研究員莎拉‧菲斯汀妮表示,過去研究發現,年長者學習新事物,可讓心智更敏捷、思考更敏銳。她認為,生活忙碌對維持、促進認知功能很有好處。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五月十七日線上版《高齡神經科學新領域》期刊。
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以三百三十名五十歲到八十九歲男女為研究對象,以問卷方式了解其忙碌程度,研究人員也讓自願者接受記憶力、資訊處理速度、推理能力與詞彙能力測試。結果發現,日常生活越忙碌的人,接受測試時表現越好。在記憶一些特殊事件時,記憶能力更佳。無論年齡、教育程度如何,結果都一樣。
過去研究顯示,年長者在心智、活動量、社交方面越活躍,心智能力往往比較好,出現失智症的風險也較低。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指出,上述三種活動都能促進大腦健康。
詳全文


生活健康:
熱爆了! 今年6月全台熱傷害就醫527人
今年6月全台熱爆了,根據氣象局統計,光台北今年6月超過35度的高溫天數累計達21天,破了設站120年來的新高紀錄。熱浪狂襲,全台因為熱傷害就診人次也不少,衛生福利部今(1)天公布最新統計數字指出,今年6月全台被天氣「烤」倒的熱傷害就診人次多達527人次,比5月的330人次,明顯爆量。
衛福部統計,全台熱傷害的就診人次從6月1日第一天就有31人次,是當月第三高,而熱傷害就醫最高峰則出現在6月5日的40人次、其次為6月18日的33人次。
不過,衛福部進一步的分析,今年6月熱傷害就診人次527人次,並未超越去年6月的635人次,但人數依舊驚人。
國健署則提醒,民眾一旦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預防中暑,國健署強調,出門最好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且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每天至少喝2000cc白開水;戶外工作或運動則應每小時補充2至4杯(1杯為240cc)白開水,並避免菸酒。
衛福部監測的熱傷害包括:中暑、熱暈厥、熱痙孿、缺水性中熱衰竭、鹽份缺乏所致之中熱衰竭、中熱衰竭、暫時性熱疲勞、熱水腫等。
詳全文


避免賀爾蒙失調!睡好睡滿7小時助控制體重
面對減肥一事,除了要努力運動、控制飲食外,其實就連睡眠也不得忽視,由於現代人工作忙碌,經常得熬夜到三更半夜,以至於晚睡,甚至睡眠不足,且一到了假日,更有許多人瘋狂開啟補眠模式,希望能藉此來補足平日所累積的疲勞。但你知道嗎?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每天若沒有剛好睡滿七小時的話,不管是多睡還是少睡一小時,都會使你額外多吸收201卡路里,等同於兩球巧克力冰淇淋或是一個貝果的量。
多睡少睡一小時 皆會誘發食慾
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部,針對342名青少年進行睡眠習慣調查,結果發現,雖然這些青少年一天平均睡了7小時,但睡眠習慣卻不規律,每當他們多睡或少睡一小時,隔天都會精神不濟,甚至影響賀爾蒙,刺激大腦誘發食慾,進而增加201卡路里,導致肥胖機率大幅增加。
睡得好 賀爾蒙不失調
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過去普遍民眾都認為要減重只要控制飲食、多加運動就好,進而忽略掉睡眠的重要性,但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唯有使它保持在穩定的狀態下,才能避免賀爾蒙失調、亂吃東西,進而減少肥胖的機率。
詳全文


運動健康:
運動傷害前3名 膝蓋+腳踝+手肘
最近路跑很流行,球類運動更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然而,如果沒有做好暖身,收操也沒做,又一直長時間的樂在其中,就很容易產生運動傷害,運動有益健康,但是運動傷害也很容易發生,輕者疼痛,重則很可能就會無法行動,而且運動傷害還有好發部位,最常見的就是膝蓋、腳踝與手肘,特別容易受傷。
跑步易使髂脛束肌肉群受傷
跑步最易使膝蓋與大腿部位受傷;新高醫院物理治療師吳瑞濱指出,不習慣長跑者,大腿旁邊的髂脛束肌肉群會太緊,因而會使得大腿在過度彎曲伸展磨擦之下,大腿膝蓋旁邊會發炎,膝蓋外側的髂脛束肌肉群就會疼痛;此外,長跑也易出現腳踝以及足底受傷。
跑步與球類最常受傷求診
門診中,因為運動傷害來做治療的以跑步與球類最多;物理治療師吳瑞濱表示,就跑步而言,以膝蓋與大腿部位較常見,球類運動則是打高爾夫球與網球常有運動傷害,常見部位則是手部傷害較多。
運動前應做足暖身操
對於喜歡跑步運動者,吳瑞濱物理治療師建議,平常就要做拉筋運動,至於在跑步前,暖身運動要做足夠,應該要做十至二十分的暖身操,而且收操運動也要做五至十分鐘,不要只稍微暖身就跑。
運動一直重覆動作易受傷
至於球類運動則是因為一直做擊發動作,因而產生運動傷害;很多人是在高爾夫練習場,一直重覆做同樣的動作,手部就容易出現運動傷害,也有人是在網球練習場做反拍的動作而發生運動傷害,以及腳步的動作,也容易有腳踝扭傷。
休閒運動量力而為
吳瑞濱物理治療師強調,職業運動選手都一定會有運動傷害,一般人以運動為休閒,想要避免產生運動傷害,運動前的暖身要做足,太難的動作不要做,運動不要太勉強,太困難的球不要打;因為重覆性的動作一定會有運動傷害,所以打球三十分鐘至一小時就好,不要打太久。
詳全文


戒菸健康:
半數戒菸者會胖 半年後可以瘦回來
戒菸成功後,究竟有多少人會變胖?減重名醫劉伯恩表示,約45~48%的人戒菸之後會出現肥胖問題,原因是胃口變好、代謝變慢。而且菸齡越久的人,戒菸後體重越易大幅增加。臺安醫院戒菸醫師吳憲林則表示,戒菸後短期內體重增加的原因,多是戒菸後情緒不好、需要靠吃東西舒緩情緒,「但胖了之後可以瘦回來。」
康寧醫院肥胖症防治中心主任劉伯恩26日受訪時指出,戒菸成功之後,將近一半的戒菸民眾,有半年的時間會面臨體重增加的問題,若要慢慢回復到正常體重,通常還需要半年到8個月的時間。
臺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吳憲林受訪時表示,戒菸絕對無法和控制體重同步進行,必然先經歷體重增加的過程,隨後才透過運動等方式將體重調整回來。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治中心主任林清麗受訪時表示,菸品中的有害物質會令慢性吸菸者病態性消瘦,加上吸菸產生的一氧化碳會使營養運用率變差,一般來說,戒菸後體重增加2~3公斤是合理的,但很少超過5公斤。
「吸菸時,尼古丁會讓體內的代謝速度增加、心臟跳動加快,但這種代謝是不健康的。」劉伯恩表示,雖然吸菸時體重好像因為代謝速度增加而下降,但這種不斷進行身體發炎與修復的代謝,是「破壞性的代謝」。
「菸齡也會影響戒菸後體重增加的幅度。」劉伯恩指出,菸齡2年跟菸齡10年的菸癮者,戒菸之後體重上升的幅度也大大不相同。菸齡越短的人,體重增加之後要控制比較容易,但菸齡長達10年的老菸槍,戒菸之後更容易面臨「暴肥危機」。吳憲林指出,戒菸後身體體重急遽增加,主要是看「菸量」,但就算提高糖尿病罹患風險,也只有提高不到1成左右。
詳全文


藥品健康:
藥名藏玄機 教你分辨長效劑型藥品
許多三高患者都得仰賴藥物控制病情,其中許多慢性病的用藥一次就得同時服用多顆藥丸,若又有合併其他疾病,藥量就得提升,為了患者能方便服藥,部分藥廠改變藥品劑型,讓原本服用三次藥品的患者,僅需一天服用一次即可,幫助患者減少對藥品依賴以及忘記用藥等困擾。
長效劑型有限制 患者服用前應了解
但要小心,長效劑型雖好用,仍有許多限制在,像是不能剝半或磨粉等,或作用時間較長,患者用藥前都應了解正確用藥知識;郭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陳佳玲指出,市面上已有許多長效藥劑,到底該怎麼辨識或服用呢?其實只要多點細心分辨藥袋說明,就能避免用錯藥。
認識各類長效劑型的英文縮寫
陳佳玲藥師進一步說明,像是中文藥名後面加上長效或是緩釋,大多就是指長效劑型,若是後面加上英文縮寫也不要緊,只要懂得辨識包括CR控制釋放、SA持續作用、LA長效、SR持續釋放、TD時間延遲以及代表延長釋放的XL和XR,就都是長效劑型。
正確使用藥品 保健不傷身
服用任何藥前,患者都應看清楚藥袋說明,了解是否為長效藥劑;陳佳玲藥師提醒,若屬於必須服用多顆藥物的患者,必要時也可諮詢專業醫師的協助,正確用藥,才能真正達到藥效,也能避免傷身。
詳全文


疾病健康:
高血壓年輕化 18歲以上盛行率23.7%
以往高血壓的好發族群是以65歲以上老年人居多,但近年來年輕族群因為外食機率高,吃重鹹、不運動造成肥胖,使得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根據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中顯示,台灣18歲以上民眾竟高達386萬人一年內未量血壓,而18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為23.7%,代表每4個台灣人就有1人有高血壓。
鹽分攝取太多、壓力、酒精 導致血壓升高
高血壓分為兩種,第一種「本態性高血壓」致病原因不明,大多數的高血壓都是屬於此類,推論是多發性因素導致,如鹽分攝取太多、壓力、酒精、肥胖、遺傳、環境因素、年紀等,另一種為「次發性高血壓」,可以找到導致血壓升高的原因,如:內分泌腫瘤、腎動脈狹窄、先天性動脈血管疾病、服用影響血壓升高的藥物等,及早將這些原因去除或治療,有機會能恢復正常血壓值。
高血壓素有沉默殺手之稱,典型徵兆為頭頸之間緊繃、頭部有沉重感以及易疲倦,但大部分患者罹患高血壓時沒有特別明顯的徵兆,往往等到併發嚴重疾病如: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及腎臟病等的疾病後才發現。
超過5成罹病青壯族 對血壓值認知不足
而調查也發現,40歲以上的民眾對血壓值正確觀念遠高於6成,但令人擔心的是18-39歲民眾對血壓值具正確觀念者之比率,竟低於5成, 18~39歲族群罹患高血壓者,有近13%一年內沒有量過血壓,顯示國內年輕族群對血壓值的正確認知及定期量血壓的行為,都有待加強。
詳全文


餵母奶好處多 可降2成乳癌發生率
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民眾看待母乳哺育的態度大不相同,從過去為了省錢的舊觀念,到現在政府大力推行相關政策及建置親善的哺育環境,到底母乳對於母嬰有什麼好處呢?最近一項由美國癌症協會、華盛頓大學以及伊坎醫學院的大型國際研究證明,母乳哺育對婦女而言,可降低2成荷爾蒙接受體陰性乳癌的發生率。
荷爾蒙接受體陰性和三陰性乳癌 致命風險提高
研究人員解釋,荷爾蒙接受體陰性乳癌患者指的是沒有雌激素、黃體素的受體,再加上若人類HER2的受體也沒有則稱為三陰性,目前常見的乳癌用藥都是針對荷爾蒙受體作用,在缺乏上述受體的情況下,只剩下化學治療的方式,所以荷爾蒙接受體陰性和三陰性乳癌的致命風險會提高。
還可降低寶寶腹瀉、呼吸道感染
母乳哺育對於母嬰來說是雙贏的局面,國健署曾表示,對母親而言,可減少一些感染性疾病、產後出血、乳癌及卵巢癌、缺鐵、貧血、甚至死亡的危險性,對寶寶而言,可以預防常見疾病,像是腹瀉、呼吸道感染、耳朵及尿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其次在過程中也是學習如何成為母親,提供兒童最佳照護的基本要件,並對健康的成長及心理社會發展有所貢獻。
詳全文


吞嚥障礙 恐致吸入性肺炎
有些中風病人會臉歪嘴斜,喝水時會從嘴角溢流出,更遑論一般飲食,這時候需要做吞嚥的治療與訓練,而頭頸癌的病人經過手術,也可能出現吞嚥功能的障礙,甚至是永久性的障礙,同樣也需要接受吞嚥的治療與訓練,以改善其生活品質。
幫助中風病人及頭頸癌病人,做吞嚥障礙評估與治療的專業醫事人員,不稱作復健師,也不叫吞嚥治療師,而是「語言」治療師,成大醫院耳鼻喉部語言治療師陳怡仁表示,會造成吞嚥和嗓音障礙的位置和機轉,其實是相同的生理構造,在語言治療師教育養成中都會學習到。
食物恐掉入氣管 增吸入性肺炎風險
中風病人在進食過程中,有很高的吞嚥風險,因為神經受到損傷,舌頭和吞嚥反應都會受到影響,常見的是吞嚥肌肉力量的不足和感覺不敏感,進食過程可能沒有察覺食物吞得不好,可能會掉入氣管,隱藏了發生吸入性肺炎之風險,語言治療師會評估病人狀況是否適合進食,在吞嚥治療過程中,會測試及調整食物的材質,如流質、軟質等,確認病人進食安全,以預防和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一般人吃東西有時也會嗆到,高齡長輩更為常見,老年人的神經反應會因為老化變慢,喝水時需要特別注意,因為水流動的速度較快,對於吞嚥反應變慢的老人家,常常會因喝水而嗆到,建議吃東西一次不要太大口,嘴巴還在咀嚼食物時不要一直放入食物外,也要避免呼吸較喘時喝水,以及仰頭喝水。
訓練喉部上提的肌耐力
陳怡仁表示,隨著年紀的增長,控制吞嚥的喉部上抬力量會變差,會增加被嗆到的機會,像有的老人家在睡夢會被自己的口水嗆醒,平常除了注意飲食的速度與方法外,可以訓練喉部上提的肌耐力,方法是將喉頭上提至最高點時,以拇指、食指協助撐住喉頭2到3秒鐘,這樣的動作照三餐做,每次做5到10回,有助於改善容易被嗆到的困擾。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