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8月份健康新聞集錦

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天天含糖飲 常常鹽酥雞 20歲女大生 乳癌上身

愛吃油炸物、含糖飲料,小心年紀輕輕癌症上身!一名20歲的女大生,天天喝手搖飲料,2、3天吃一次鹽酥雞,日前發現胸部有腫塊,就醫檢查確診乳癌第二期。30多歲的梁小姐也是愛吃雞排、奶茶,因體質不易胖,一周吃5天炸物,洗澡發現胸部硬塊,檢查後一樣是乳癌二期。
愛吃高油高熱量 高危險
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我國乳癌發生率高達69.1%,是女性十大癌症的第一名,過去患者多半為55歲左右中年婦女,近10年來患者年紀下降不少,45歲以下就罹病的比率成長將近2成。醫師提醒,有家族史、45歲以上、過35歲才生第一胎、愛吃高熱量食品、肥胖等,都是乳癌高危險群。
一名30多歲梁小姐,也是很愛吃炸物、含糖飲料,她說,自己本身體質不易胖,自以為有本錢,非常愛吃消夜,奶茶、雞排一周吃5天,從來不忌口,沒想到卻賠上健康。
過去像女大生與梁小姐這樣的年輕女性,若為治療乳癌而切除腫瘤,恐造成乳房外觀上的改變,影響心情與治療意願。不過他們兩人都接受醫師建議,手術之前,先進行化療或標靶藥物等術前輔助治療,讓腫瘤縮小後再切除,保留部分乳房。
馬偕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源清表示,早期乳癌多為先手術切除,再用藥治療,不過隨醫學進步,罹患乳癌與全數切除乳房不再必然畫上等號,只要找出合適的治療方式,醫師會協助患者,盡量保存可以留存的乳房組織。
不忌口少運動 賠上健康
另一名20歲的女大學生,從國中開始就天天喝含糖飲料,三天兩頭吃鹽酥雞,又不愛運動,竟罹患乳癌。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劉良智表示,女大生相當年輕,一開始摸到乳房硬塊時,還以為是纖維囊腫,直到腫塊變大才就醫,檢查發現已是二期乳癌,腫瘤和一顆乒乓球差不多大。
劉良智提醒,隨國人飲食習慣改變,乳癌不再是中老年婦女專屬,門診就看到不少愛吃高油、高熱量食物、體型肥胖的年輕女性罹患乳癌,提醒民眾飲食應多注意,且要保持良好運動習慣,才能促進健康。

詳全文

喝「含糖」蔓越莓汁 恐加重泌尿道感染症狀
「陰道/泌尿道感染」是很多女性朋友最難以啟齒的困擾,尤其在停經過後會更加嚴重,因為女性荷爾蒙減少導致上皮細胞萎縮、膠原蛋白流失(分泌物的成份之一),造成乾澀、抗菌成份減少,所以感染機率增加。

「大腸桿菌」是最常見的泌尿道感染原因,它是一種有鞭毛的細菌。「蔓越莓」含有特殊的「A型鍵結原花青素」(俗稱PACs),PACs就像是讓大腸桿菌的鞭毛穿上了溜冰鞋,能夠抑制大腸桿菌的附著, 加速其排出體外。並且「蔓越莓」還能使泌尿道呈現酸性,降低尿液的PH值,可抑制壞菌的生長。
有些女性朋友會去買「蔓越莓汁」來喝,Donna要提醒大家,若是選擇「含糖」的蔓越莓汁,會讓妳的感染更嚴重,因為「糖」會促進壞菌生長。而且,要注意的是,一般蔬果中含的「原花青素」與PACs不同,只有PACs才有改善泌尿道感染的作用,因此購買「蔓越莓」萃取物時最好挑選PACs有經過科學化定量的產品效果會比較好。
而細菌性陰道炎的部分,最常見的就是「Gardnerella 加德納菌」感染。女性的陰道上皮細胞含有肝糖,「乳酸桿菌」可利用肝糖產生乳酸與過氧化氫H2O2等物質來抑制厭氧菌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長。當陰道的「乳酸桿菌」數量減少,產生的過氧化氫H2O2不足,便無法抑制加德納菌和厭氧菌,導致其快速生長,進而產生大量的胺類物質 (有魚腥味) 使陰道PH值上升,造成厭氧菌更多的惡性循環。
因此,經常感染的女性朋友,就要注意是不是「腸道壞菌」太多了 (相對的好菌不夠,尤其是乳酸桿菌),因女性生理構造位置很接近,這也會增加「陰道/泌尿導感染」的機會。因此,建議也要補充「益生菌」來改善腸道菌叢健康,避免菌相失衡。
若是停經後的婦女,改善乾澀問題可以降低感染機會,可補充「膠原蛋白」和「蜂王乳」或「植物性雌激素」。
預防泌尿道感染的飲食
1. 益生菌:例如無糖的優格、韓式泡菜,可增加腸道好菌,降低泌尿道感染的機會。
2. 前花青素:例如蔓越莓、洛神花、黑莓,可降低尿液PH值,減少細菌附著在泌尿道 (又以蔓越莓當中的「A型前花青素」效果較好)。
3. 維生素C:例如奇異果、芭樂、柑橘類,可促進體內膠原形成,維持泌尿道結締組織健康。
4. 硫化物:例如大蒜、洋蔥、白蘿蔔,有助於殺菌,降低感染機會。
當然別忘了,營養均衡&規律生活作息是讓免疫功能健全的基本條件,只要讓自己的免疫系統健康,就不容易感染囉!
泌尿道/陰道感染的飲食禁忌
1.
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會使發炎更加嚴重。

2.
避免甜食、高脂肪及油膩食物,攝取糖和過多油脂會干擾免疫系統的功能,讓壞菌滋生。

3.
避免溫補、燥熱的食物,例如老薑、麻油、十全大補湯等,也會讓發炎更嚴重。

4.
避免含咖啡因與酒精的飲料,例如咖啡、茶、酒類,發炎時吃利尿食物會讓不舒服症狀更嚴重。

本文出自:Donna營養師陳怡錞部落格

詳全文

喝紅蘿蔔汁可以抗癌?過量恐血糖上升致癌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提到抗癌偏方,可說是琳瑯滿目,其中網路傳言「喝紅蘿蔔汁可以抗癌」,到底真相如何?是真養生?還是真搏命?根據國外研究指出,拼命喝紅蘿蔔汁恐防癌不成,反而會令人擔心恐使血糖遽增,引起致癌因子!
紅蘿蔔含有β胡蘿蔔素,大多數的人都認為,β胡蘿蔔素有抑制癌症發生的效果。所謂的β胡蘿蔔素是富含於黃綠色蔬菜汁中的黃色營養素,一般都認為它具有解決活性酸素的抗酸化力。所以大家都堅信,只要拚命喝富含β胡蘿蔔素的胡蘿蔔汁,就能夠預防癌症。
實驗研究:服用β胡蘿蔔素膠囊 恐有致癌風險
日本權威醫學博士川嶋朗在其《現在開始,別再做錯!自然醫學博士教你真健康常識》新書中表示,β胡蘿蔔素能夠抑制癌症發生的根據,其實只有在動物實驗中獲得的報告。
接著以歐美國家為中心,為了想確定β胡蘿蔔素是否真的對人類有防癌效果,而進行大規模的實驗。這個實驗大致是將自黃綠色蔬菜中抽取的β胡蘿蔔素放進膠囊中,由兩組人一起進行實驗,一組人每天服用固定的膠囊用量,而另一組則不服用。比較兩者之後的狀況,竟然服用β胡蘿蔔素膠囊的那一組人,不論是癌症發生率,或是死亡率都較高。
紅蘿蔔使GI值上升 促使胰島素分泌
在黃綠色蔬菜中,特別要注意的是紅蘿蔔汁。紅蘿蔔含有特殊的甜味,同時是會令GI值(血糖值上升的指標)上升的蔬菜之一。由於紅蘿蔔本身也含有食物纖維,所以能緩和糖分的吸收。一般市售或是使用榨汁機榨出的液狀胡蘿蔔汁,因為已被除去食物纖維,喝下去之後糖分就會直接進入體內。
喝下紅蘿蔔汁後血糖值上升,身體為了分解血液中的血糖而分泌胰島素,所謂IGF(Insulin-like.Growth.Factors「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生長荷爾蒙激素,就會從肝臟分泌出來。這種IGF生長荷爾蒙激素,就是癌症的危險因子之一。
當血液中的胰島素數值較高時,稱為高胰島素血症,血液中胰島素數值升高時,細胞增殖、促進成長等,IGF所擁有的各式各樣功能會變得活躍,還會抑制IFGBP(與IFG結合而壓抑它的功能)的產生。因此,IFG在人體內過度地產生作用,恐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詳全文

驚!國健署含糖飲大調查 「多多綠」灌糖最凶
含糖飲料比一比,誰最「甜」糖含量最嚇人?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22)天公布針對市售飲品的糖含量調查結果,結果手搖杯中「多多綠茶」700毫升就有71.4公克的糖高居第一,比一樣大杯的第二名「珍珠奶茶」還多出近10公克,至於不少人吃便當必配的「多多(發酵乳飲料)」每瓶糖含量居第三。
國健署調查市售飲品排行榜中,「多多綠茶」(全糖)700毫升的糖含量就有71.4公克,高居第一名;其次為「珍珠奶茶」(全糖)700毫升的61.6公克;而「多多(發酵乳飲料)」330毫升也有55.8公克。
不過,若以熱量來看,仍以「珍珠奶茶」的653大卡最易吃肥,遠勝過「多多綠茶」的341大卡和「多多(發酵乳飲料)」243大卡。
國健署另外調查市售冰品,則以「香草奶昔」約470毫升糖含量達79公克為最高,第二、第三名為「焦糖可可碎片冰沙」(約470毫升)69公克、巧克力聖代(約150毫升)48公克。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林莉茹表示,炎炎夏日難免想吃些冷飲、冰品消消暑,但是這些飲料冰品不但無法解渴,反而會攝取過多熱量及糖分,容易造成健康負擔。
國健署強調,一個健康體重60公斤、輕度工作的成人,每日所需熱量約1800大卡,依建議每日游離糖的熱量不超過攝取總熱量5%計算,相當於不超過90大卡,即22.5公克的糖。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亦發現,即使是一般人印象中較健康的「柳橙果汁飲料」(400毫升)和「運動飲料」(590毫升)每瓶糖含量也有48公克、39.6公克也都超過一般成人的每日攝取建議量。
但林莉茹舉手搖飲料為例,如果是連鎖飲料店的大杯紅茶,約650至700毫升,全糖的糖添加量可能有40至54公克,熱量約160至216大卡,已超過每日上限1倍;另1罐330毫升碳酸飲料含有35公克的糖,1份100公克的牛奶風味冰淇淋也含有22.7公克的糖,亦分別超過一天建議量的攝取上限。
林莉茹建議,民眾應仔細看清楚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示並聰明換算,避免喝下過多額外的糖分,而多喝水是人體最健康、最經濟的水分來源,不僅消暑無負擔且有利代謝循環,建議可隨身攜帶環保壺,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的白開水。
詳全文

這些食物吃了傷肝 保肝養肝怎麼做?

肝病堪稱國病,肝癌始終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每年約有1萬人死於肝病。病從口入,吃進肚子的食物,必須經由肝臟代謝、解毒,網路謠傳吃花生、泡菜、臭豆腐,還有人手一杯的手搖杯,都會傷肝,是真的嗎?中醫師李深浦表示,人每天所吃的食物都由肝的樞紐轉化,所有的營養來源都經過肝臟提供給全身細胞,肝越好,則所吃的食物就可以越廣泛!
肝衰弱了 食物來源就越嚴格
李深浦醫師指出,肝如果衰弱了,就會無法有效的轉化食物成可使用的營養給全身細胞,食物來源就會規定的越嚴格,除了食物廣泛性降低,甚至連環境生活條件的廣泛性也會降低;由於肝臟沒有神經,就有如天文數字般不受限制,肝臟也就好像化學工廠般,即使是毒蠍子、蜈蚣等毒物,為能治療疾病,肝也有此能力轉化成有用的成分來救人。而若是肝衰弱了,所吃進的所有營養就會使器官出問題,因為若是肝臟提供器官的營養品質不好,則器官就會受傷。
小至吸收代謝 大至夢想製造生命機會
李深浦醫師進一步指出,肝臟除了是最大代謝器官,甚至還負有傳宗接代的使命,因為肝藏魂,男人肝臟附屬器官是眼睛與睪丸,女人是眼睛與卵巢,當男女在相親看對眼那一刻,就已牽動彼此肝的能量;肝小至吸收代謝,大至夢想、製造生命機會,都要養好肝。而且很多疾病都與肝臟有關,因為肝臟將所吃進的食物轉化吸收,再排出髒的廢物,而一旦肝代謝變差,新的營養就無法到各器官,大小便得靠藥物,這時不只是肝硬化,甚至憂鬱症、糖尿病、硬皮症、肺纖維化、乾眼症、過敏性疾病等,都是因為營養無法新陳代謝,且都與肝臟有關係。
要養肝就要強化其本能
所以,人體要使肝臟有再生能力、有活力,不是要忌食,而是要使肝變得偉大!李深浦醫師解釋,每個人的肝臟都有生命密碼,肝是主導食物成分,不是被食物成分主導。而要養肝,就是要強化其本能,使肝臟能夠有能力,轉化所吃的食物成為每個人有用的體質;所以,食量大、範圍廣,所吃進的食物經由肝臟轉化成身體本能,則不但身體健康,思想思路也越廣,也都是因為肝臟夠壯夠強。因此,一般對於不衛生、發黴、有毒或是不營養的食物,當然就不要吃,否則就會傷肝;而要養肝,就要吃新鮮的食物,好吃且吃了有精神的食物,若是肝臟已出問題,則可服用使肝星狀細胞能重新活化的藥物,使肝更加強壯。

詳全文


嬰幼兒健康:
大腦20歲就開始衰老!日營養師教你吃出最強大腦
早安健康/陳芃澄編譯】上一秒主管交代的事,下一秒又忘了?最近老是忘東忘西,記憶力變差怎麼辦?日本營養師小山浩子認為,上述這些症頭都可以靠飲食預防,只要選對食材就能發揮1+1>2的效果,例如富含DHA、EPA的鯖魚,搭配維生素E豐富的胡蘿蔔、南瓜,可提升記憶力、加速思考,營養效果加乘。
普遍認為智商與遺傳有關,但這並非是唯一要素,實際上嬰兒在媽媽胎中約兩個月便形成腦神經,3歲時大腦、小腦、腦幹等基本構造就差不多發育完全,5歲則成長至大人的90%,而隨著年齡增長,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數量跟著減少,提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因此在孩童成長期間給予對的食物就成了關鍵,營養師小山浩子更表示,即便是成人也要攝取以下的食材,可加速工作效率、提升注意力,同時預防失智症。
《增進大腦發育的食物組合》
1.DHA・EPA x 維生素E:
含有大量的DHA、EPA的鮪魚、鯖魚、沙丁魚,都是增進大腦發育的好食物,魚類本身含有許多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動脈疾病、強化肝機能、失智症等好處,搭配抗氧化效果極強的維生素E,例如南瓜、紅蘿蔔、堅果,可抗衰老、遠離自由基、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心血管疾病、生活習慣病。
2.維生素B12 x 檸檬酸:
想要提高注意力讓工作有效率嗎?富含維生素B12的蛤蠣、肝臟、起士、海藻類,可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記憶力、緩和焦躁不安情緒、維護神經系統健康,飯後搭配可消除疲勞的檸檬酸物質,例如柑橘類水果,就能促進血液循環提升代謝、改善寒性體質、預防肌肉痠痛、增進食慾、幫助減肥等等。
((可以抗癌、防骨質疏鬆的飲食組合是什麼呢?下一頁告訴您))
3.大豆卵磷脂 x 維生素C:
大豆卵磷脂是健腦最重要的營養素,與維生素C一同搭配可讓效果增加。例如豆腐、蒸黃豆、味噌,能活化腦細胞、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另外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資訊,黃豆又被稱為豆中之王,對於抗癌、防骨質疏鬆也有用,但容易脹氣者不宜多吃,搭配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一起吃可讓效果加倍,平日可在咖哩中加入蔬菜,並搭配蒸黃豆一起吃,或者是蒸黃豆加雞蛋,都是很好的護腦食材。
4.維生素B群 x 鋅 x 顏色鮮豔的蔬果:
含維生素B群的豬肉、蒸黃豆、乳製品,可消除疲勞,促進發育、預防貧血、維持皮膚黏膜健康,搭配蛤蠣能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記憶力、維護神經健康,以及茄紅素豐富的蕃茄,可抗氧化、防癌、幫助腸胃蠕動、增進血管功能,或者是茄子,預防高血壓、保護心血管、動脈硬化、解便祕、抗氧化,而這些食物都是活化大腦的超級食材,可多方攝取。
詳全文


老人健康:
失智症患記憶力衰退?補充抗氧化劑有助增強短期記憶
【華人健康網文/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潘懷宗博士】法國巴黎第八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 XIII)的凱撒蓋特博士(Emmanuelle Kesse-Guyot)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指出,45歲以上的民眾補充抗氧化劑(維生素C、E,β胡蘿蔔素,硒和鋅)可以幫助提升思考和記憶能力(thinking and memory skills)。
凱撒蓋特博士邀集了4,447位45~60歲的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從1994~2002年共八年的時間,第一組每天服用含有維生素C(120毫克)、β胡蘿蔔素(6毫克)、維生素E(30毫克)、硒(100微克)和鋅(20毫克)的綜合抗氧化劑,和吃綜合維生素差不多,另一組則是吃安慰劑。
研究人員於2006~2009年邀請受試者進行四種利用文字及數字的測驗,來衡量不同類型的神經心理活動,結果發現吃綜合抗氧化劑的民眾在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上的分數明顯比吃安慰劑的民眾高出39%,研究也發現不抽菸的受試者在語言記憶上(Verbal memory)的表現比較好。
記憶力衰退是失智症前兆
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又稱為經歷性記憶,是指個人親身經驗事件的記憶,記憶內容包括事情發生的時間、背景環境、還有當時的情緒等等相關訊息,例如昨天穿了什麼衣服、晚餐吃了哪些食物、初吻的過程等等,這些記憶不像背書、背詩詞般刻意記憶,情節記憶退化是老化現象中最常被觀察到的,因為大腦通常保留情節記憶的時間較短,也比較容易忘記。衰老是人類不可逆的歷程,而記憶力的衰退則是失智症的前兆。

失智症是大眾所熟知與重視的一種老年性疾病;根據流行病學上的研究,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的盛行率(prevalence rate)約為3~8%,而且隨年齡層的增高,盛行率亦有倍增之趨勢,其中以阿滋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及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為主。老年失智不但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也造成病患家屬和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雖然沒有特別的藥物能夠根治老年失智,不過,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老年失智的形成可能與長期的自由基所造成的氧化壓力有關。
而自由基是人體每天正常代謝都會產生的活性氧化物質,若是產生過多便會對身體細胞的脂肪、醣類及蛋白質甚至核酸分子造成傷害,因此身體便開始氧化而「生鏽」了。
誘發過多自由基產生的原因包括生病,處於緊張、憂鬱等負面情緒中,激烈運動,吸菸,過度飲酒,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偏愛油炸類食物與甜食),過量紫外線或放射線照射,空氣汙染或飲水汙染等等。
補充抗氧化劑可以減少自由基、延緩老化
根據一項1.5萬人長達5年的飲食調查,發現了飲食中的維生素C與E的含量高的飲食者,是老年失智較不容易發生的族群,這個研究的結果,與目前主流認為老年的失智與自由基的累積壓力有關,也就是說,只要能夠消除過多長期的自由基,就能夠預防或減緩老年失智的發生,而抗氧化劑就是最佳的選擇。研究人員表示,多攝取含有維生素C、E的食物與營養補充品,或由其他的來源取得更多抗氧化劑(參考後附表格),就能降低發生老年失智的機會。

除了增加身體的抗氧化能力外,任何可降低身體氧化傷害的方式皆有助於預防或延緩老年失智症。以下介紹一些實用可行的非藥物方法:
方法1/運動:
失智症病人常常有睡眠障礙而變得焦慮,對健康的人而言,規律適度的運動可以改善睡眠、提升情緒,並安定焦慮。1998年有項先驅研究顯示,步行(最常推薦給老年人的運動)對阿茲海默症病人也有類似的效果。
方法2/按摩:
按摩對失智症病人也有幫助,可以減輕病人的焦慮和激動,上述兩項會導致不受規範、具破壞性和攻擊性的行為,平常都是以藥物來治療這些行為。
方法3/寵物療法:
有許多研究顯示,人類和寵物的互動,比如和狗玩耍、貓在膝上喵喵叫或是凝視水族箱裡的魚,可以加速許多內科疾病的恢復。
方法4/音樂療法:
音樂可以使失智症病人平靜下來,聽過音樂以後的測驗,顯示阿茲海默症病人的激動程度明顯減輕。除此之外,許多失去說話或閱讀能力的阿茲海默症病人,還保留有唱歌、看樂譜、奏彈樂器或是拍打穩定節奏能力,原因仍然像謎一樣難解。許多口耳相傳的證據顯示,受鼓勵唱歌、彈奏樂器或是跟著音樂跳舞的阿茲海默症病人,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比較好。
方法5/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是一種輔助性的療癒方法,科學研究顯示,淡淡的芳香對行為有重大的影響。令人放鬆的香氣、香氣本身或是加上按摩的效果,也可以使焦慮、激動的失智症病人安靜下來。

詳全文

美研究:大腦訓練 可降低失智風險
路透芝加哥24日電)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1項長達10年研究的新分析結果顯示,1種電腦化大腦訓練計畫,可降低健康成人罹患失智症風險高達48%。
這項初步發現於多倫多舉行的國際阿茲海默協會大會中發表,首度顯示透過人為干預,可延緩正常健康者罹患失智症。
截至目前,認知心理學家與神經科學家大多駁斥電腦認知訓練軟體或「大腦遊戲」對認知功能有任何功效的證據。
金恩(John King)博士表示,如果能通過同儕審查並於科學期刊上發表,這項新發現勢必會相當令人振奮。金恩是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on Aging)的社會研究專家。
金恩從事原先的一項臨床實驗,而新的結果就是針對此實驗進行分析所得。先前的實驗對象是2785名健康老年人,參與者被分成3組,1組被訓練來改善記憶,1組用來訓練推理,另外1組透過電腦訓練,用來加強處理速度。
研究結果於2014年發表,發現多數效益出現在推理與加速處理組,但記憶組則無。
南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愛德華茲(Jerri Edwards)博士針對這項10年研究資料進行2次分析,調查研究對象多久後罹患失智症,結果發現,相較於控制組,接受速度訓練組的失智症相關風險少了33%,推理與記憶組則無這種效益。
愛德華茲指出,完成11項或更多速度訓練課程者,在研究進行的10年期間,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高達48%。

詳全文

心理健康:
充滿希望 找到快樂的鑰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亞斯伯格症中,家族排列只是一個開始,「所有的因緣串成,匯集成一個巨大的能量,我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但至少期望在有限的能力中,發揮到最大程度的影響力,讓人們注意到社會上有這樣的問題存在,還有一群人需要我們的幫助。」林芳寬堅定地表示。
亞斯伯格資訊不完整 少人注意
隱藏在臺灣眾多角落中的一樁,在基金會起心動念,於民國99年開始,積極辦理一系列亞斯伯格家屬的家族排列及助人者工作坊,肇因於花蓮的一所小學,學校裡的亞斯伯格孩子因為與眾不同的行為,無法融入學校生活,儘管當地校長張世璿非常有心想要解決,無奈亞斯伯格症沒有人特別注意,當地相關資訊甚少。
張校長非常有心,他努力且積極地與臺北當地的資源聯繫,找到了吳文傑,這才有了家族排列工作坊的首次展開,「半年6場,從花蓮開始,每次都是小學生的家長來參加。」林芳寬緩緩述說道。
親子營、戲劇故事 認識亞斯柏格
猶如破天荒的創舉,很快地,在各界引起廣大的迴響,可是直到100年的亞斯伯格系列工作坊的展開,以身心覺察、MUS-MOV 親子營、家族排列、戲劇故事等四個課程為主軸的工作坊,還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由此可知,在亞斯伯格症候群,尤其是其家屬身上到底背負了多大的壓力及艱辛。在身心覺察中擔任「導師」的陳玉秀每次上課,都忍不住一再提醒,嘆息道,「你們都太緊張了……太緊張了。」
融合不同元素 引導亞斯兒與人溝通
在亞斯伯格的領域中,尤其明顯,透過各種不同、創新的的引導,譬如音樂、舞蹈、戲劇、寫作等等各種方式,可以說是顛覆許多人的傳統觀念,只要有一絲希望、只要有一線可能,能提供協助,正面的影響,基金會就會義無反顧地去執行。(本文摘自/愛,從臺灣飛翔:一個角落也不遺忘/時報出版)

詳全文


生活健康:
「蝶豆花」漸層飲料全台夯 這些人不能喝
在炎熱的天氣裡,來上一杯沁涼的飲料相當消暑,而今夏夯遍全台的莫過於「漸層飲料」,指的是業者在飲料中加入藍紫色的「蝶豆花」,利用酸鹼中和的原理調製出夢幻顏色。
蝶豆花這種植物來自於東南亞,在古印度阿育吠陀,蝶豆花被當作自然療法運用,葉、花及嫩莢可使用或食用,當時,蝶豆花被當有毒昆蟲或毒蛇咬傷的解毒劑,成熟種子有微毒則可用來驅蟲。
蝶豆花系列飲料光用看的就足以讚嘆,漸層如宇宙的色系相當富有視覺意象,不過,如此夢幻的飲料,並不是人人都能喝的。
由於蝶豆花含有花青素,若在懷孕期間大量飲用,可能影響血液凝固功能,進而增加懷孕出血的機率。另外如果是準備開刀,或是正值生理期經血量多,以及有在服用抗凝血藥的孕婦,也需要謹慎飲用。
不過其實蝶豆花的功效也不少,在近代的文獻與臨床實驗中,證實蝶豆花具有抗氧化作用,且能幫助皮膚保持彈性,還具有抗發炎的功效。

詳全文

食物不浪費有訣竅!達人教你保鮮盒助保鮮
買菜回來後,把食材放進冰箱前,我一定會先處理食材,並根據我要料理的方式一份份的做保鮮分裝處理,這時保鮮盒就派上用場,不論是即時要烹煮的,還是未來一週要料理的,都利用保鮮盒做好食材保鮮的工作。
經過處理的食材,除了降低細菌感染或孳生的機率、做菜更快速不說,利用密閉效果超好的保鮮盒能延長食物保鮮時間,對我來說,保鮮盒是食物保鮮最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我會根據食物的特性及想要料理的方式做食材處理:
【海鮮類的特性】
易有細菌感染及孳生以及腥味。
處理方式:
1.在有冰水的狀況下仔細清洗,不讓細菌那麼快孳生。
2.泡酒或使用蔥、薑、蒜去除腥味。
3.做成炸魚片料理,先切片再沾麵粉(已含鹽、及胡椒粉),再分包保存。
【肉類的特性】
容易有細菌感染及孳生以及腥味(體積不固定且不易入味)。
處理方式:
1.在有冰水的狀況下仔細清洗,不讓細菌那麼快孳生。
2.做切割、汆燙的動作。
3.醃漬入味的動作。
4.組合整形成烹調要用的狀態。
5.先做初步烹煮動作。
【蔬菜的特性】
易腐壞、易變黃、易老化。
處理方式:
1.先去除黃葉,為了防止快速腐壞。
2.先去頭去尾,為了防止老化。
3.加水或泡水,加強水分供給。
4.分包包裹,為了維持水分足夠。
如何活用保鮮盒做食材收納保存
在講求環保及懼怕被塑化劑毒害的現今,保鮮盒是很好的選擇,因為保鮮盒密閉的功效,可以拉長食物保鮮時間。若是搭配廚房紙巾、烘焙紙或保鮮膜,保鮮效果更彰顯。
使用保鮮盒作食材收納,得做到分類且集中擺放,食材才不會被遺忘在冰箱深處,如此不但讓冰箱看起來整齊,量的管控會更有效,好讓食材完全被食用完。
我常看到許多人習慣隨手將吃不完的食物放入冰箱,所以冰箱永遠雜亂、堆疊、臭味的狀況,甚至冰箱深處常有被遺忘的食物,被挖出時已過期很久很久。
我常建議有這種狀況的人,一定要養成使用保鮮盒的習慣,因為保鮮盒不但可以做到食物分類,即使集中堆疊,看起來也非常整齊,不影響視覺之外,可以非常清楚看出裡面的內容物,絕不會有被放到忘記的情況。
【用鋪平方式擺放食材】
為了食材退冰的速度快,以及不佔冰箱空間,盡量用鋪平方式擺放食材,把食材鋪得薄薄的,需要重疊的部分可利用保鮮膜或烘焙紙作隔層的素材。
STEP1/食材先分割成小份量
大份量食材若沒先分割,每次烹煮時,得先退冰、但用不完又要放回冷凍的過程,容易孳生細菌並影響口感和新鮮度;所以處理食材時,務必依照每次吃得完的份量分包。
STEP2/使用廚房紙巾保濕蔬菜類
蔬菜類的食材最需要做好保濕,因此在放入保鮮盒前,可使用廚房紙巾為蔬菜做保濕處理,將每次要食用的蔬菜份量用廚房紙巾包捲好,再放入大的保鮮盒裡。
STEP3/使用烘焙紙包裝少量水分的食材
含少量水分的食材若要冷凍,可利用烘焙紙做分層隔離,例如已裏粉魚片的鋪層。
STEP4/使用保鮮膜包裝含水較多的食材
含水量較多的食材若要冷凍,建議用保鮮膜做分層隔離,例如肉絲的鋪層。

詳全文

瘦不下來有原因 長期節食導致新陳代謝慢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天下生活出版】本書所講的全都跟修補新陳代謝有關,可是它到底是什麼?新陳代謝是一種程序,不是一樣物件。具體來說,代謝包含細胞內發生的化學作用,是所有生物賴以維生的一種程序。透過新陳代謝,食物變成或轉化為能量、燃料或體內物質(肌肉、脂肪、血液、骨骼)。
在任何一刻,你的代謝或在燃燒、或在儲存、或在建構。你有代謝,是因為你活著,而生命需要能量。我們全都需要能量維生:藉以呼吸、行動、思考和反應;而獲得能量的唯一方法,就是經由食物的攝取和代謝轉化。我們需要燃料,我們需要物質。
健康、有效的代謝容許我們獲得恰到好處的能量,有適當份量的備用能量儲存起來隨時可資利用,並有一個強壯穩定的身體結構。
你的內在營火
在深入了解快速新陳代謝飲食法的具體細節之前,讓我們先看看代謝怎麼會慢下來,為什麼減重這麼難。
記住,新陳代謝是你處理進食以獲能量的一種機制。代謝端賴你吃進什麼和吃東西的方法,把能量導引到不同方向。代謝的了不起之處在於,它是可以操控的,因為怎樣進食、怎樣活動和怎樣生活,會決定吃進的食物有多少會儲存為脂肪、多少變成能量、多少用來建構你的身體。
這種操控,是我在研習動物科學時學到的。動物科學的產業,利用這種有關能量、儲存和身體結構的知識,打造出具最理想比例的食用牲畜,涉及的利潤幾十億美元。
代謝也可能陷你於困境,因為它可能在非故意的操控下,建構出你不想要的體態。節食、吃沒有營養的食物和生活壓力太大,都會在你正需要提升代謝能力的時候,反倒讓它慢下來。
當你的體重增加、感到不適、甚至罹患慢性病,其實都是身體對你的活動和環境做出反應時調適機制造成的副作用,就像有些青蛙在受污染的沼澤中長出三條腿。你的臀部和肚皮凸出來,是因為它們身處的生態系統,受到環境、情緒和生化反應等因素影響。
揭密快速新陳代謝
你所做的一切,都會在新陳代謝所打造的身體中反映出來;而身體打造成這模樣,是為了讓它在所處的環境中得以生存。
T3和RT3的秘密
長期節食讓你的新陳代謝慢下來,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極端的節食使身體感到飢餓,令腎上腺緊張,因而誘發體內一連串的化學反應,促進脂肪燃燒的甲狀腺荷爾蒙(T3)的正常生產受到抑制,激發脂肪儲存的另一種甲狀腺荷爾蒙(反式T3,即RT3)增加分泌量。
這是一種過度簡化的說法,但基本上,RT3 這種促成脂肪儲存的荷爾蒙,會堵住你全身的荷爾蒙感受體,特別是腹部、大腿和臀部等處,像守門員守著進球門一樣。促進脂肪燃燒的荷爾蒙(T3)就無法進去,把脂肪當做燃料燒掉。
RT3 是一種必需的荷爾蒙。沒有了它,我們就都要每2 小時進食一次,否則就會喪命。這種荷爾蒙的分泌,會告訴你的身體不要太快把早餐或晚餐吃進的500 大卡燃燒掉。
它告訴身體說:「小心,這可能就是你吃得到的一切了。」或是「不要把整個晚餐燃燒掉,在明天下午2 點之前,你可能沒有其他什麼賴以維生了。」這就像有人告訴你,下個月你只有4 杯米和2 杯豆子維生。
你不會在第一天就將這些食物吃光光,你會死命確保將他們平均分配給每一天以求保命。當你壓力太大或吃不夠時,這就是RT3「看到」的情況:只有4 杯米和2 杯豆子。
當你的身體產生太多RT3,它就會開始儲存脂肪而不是燃燒它,即使你體內已有蠻多脂肪。像我前面所說,RT3 像是處於T3感受體的守門員,把球(T3)擋在門外。
你的腦部偵測到有大量甲狀腺荷爾蒙(不管是哪一種)在體內流通,就會減少甲狀腺荷爾蒙整體的分泌。你的新陳代謝隨之慢下來,然後你開始把吃進的
「每一樣東西」儲存成脂肪,即使健康的食物也不例外。
把這種程序逆轉過來的唯一辦法,就是重新激活你的新陳代謝,而最佳的做法,就是揚棄那些拖垮你的過時錯誤的飲食觀念。

詳全文
不只靠喝水!7種補水食物還能抗發炎、消疲勞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你每天有喝夠水嗎?日本內科醫師景奧昇志指出,人體每天會流失2000毫升以上的水分,因此,每個人每天應該喝足1500~2500毫升的水,才能維持身體機能運作、讓體內的老廢物質順利排除。不過,運動媒體《Bicycling》的一篇文章指出,一項針對上健身房運動的人的研究發現,將近半數的人會在缺水狀態下開始運動。
雖然喝夠水很重要,但其實平時進食也會吃進部份的水分,因此需要補水時,或許也可以選擇一些含水量高、又富含營養素的食物。美國運動營養師Tara Gidus表示,用食物補水也有一些額外的好處,因為攝取食物中的營養素,也能補充運動、流汗時失去的電解質和能量,也能減少發炎。
《Bicycling》也介紹了7種含水量高、又含有豐富營養素的食物,不但能夠補水、幫助減肥,還能夠恢復運動後的體力。不過,食物中的水分畢竟含量有限,即使吃了高含水量的食物,也別忘記每天還是要喝足夠的水,身體才不會缺水喔!
1 瓜類
西瓜、哈密瓜等瓜類中有90%都是水,也是運動後有助於恢復的食物。瓜類也能夠迅速的補充肝醣儲存。
2 莓果類
寶石般的一顆顆莓果,含有92%的水分以及豐富的花青素,能夠減少運動後的發炎問題或疼痛。
3 穀類
米飯、燕麥、藜麥等穀類在烹煮時會吸水,人體在消化過程中就能吸收這些水分。另外,燕麥中的水溶性纖維也能夠吸附膽固醇。
((還有哪4種食物超補水呢?快看下一頁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甜椒
甜椒是最能幫助補水的蔬菜之一,含有92%的水分、維生素A,每顆紅色甜椒更有每日所需253%的維生素C。
5 萵苣
結球萵苣(俗稱西生菜、包心萵苣、美生菜)含有96%的水分,為萵苣中含水最多的品種。不過,其他品種的萵苣含水量也很高,且營養素豐富。
6 小黃瓜
小黃瓜不但和萵苣一樣富含水分,瓜皮中的二氧化矽,還能促進關節、皮膚、指甲的彈性。
7 芹菜
由於95%的高含水量,芹菜對於要減重的人而言,更是低熱量、高纖維的好食物。
詳全文


運動健康:
肥胖壞處再添一樁 英國研究:胖子的腦部會加速老化
肥胖不只會帶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最新研究發現,過胖的人到了中年,大腦的老化速度會加快10年。
劍橋研究團隊發現,中年肥胖人士大腦白質(white matter)的變化程度,與身材正常但是年長10歲的人相近。雖然我們的大腦本來就會隨著年紀而縮水,科學家現在認為肥胖與退化速度相關,也會影響大腦老化的發病和進展。目前這個領域的研究並不常見。
劍橋團隊的研究分析同一段時間內473名20至87歲的研究對象,其中一半(246名)研究對象的身材較苗條,身體質量指數(BMI)在18.5至25之間;另外150名的身材過重,BMI在25至30之間;剩餘77名的BMI高於30,屬於肥胖。團隊將研究對象分為苗條及過重兩組,並使用磁振造影(MRI),來觀察他們的大腦,並測試他們的認知能力。
研究團隊先發現,兩組受試者的大腦白質差距甚大。白質能連結腦中不同區域,使不同部位能夠進行溝通。他們發現,比起苗條受試者,體種過重的受試者的大腦白質明顯縮水。舉例來說,一位50歲的過重受試者,白質退化程度,與60歲的苗條受試者相似,相當於過動受試者的大腦老了10歲。
這個快速老化的現象,只出現在中年階段,代表大腦在這個時段最脆弱,最容易老化。但研究團隊證實,肥胖與認知能力之間沒有確實關聯。
該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無法直接證明肥胖造成大腦變化,或是肥胖是由大腦的變化所造成,研究導人佛萊契(Paul Fletcher)教授說:「我們活在一個人口老化的時代,肥胖程度不斷增加,所以我們必須強調,這兩個因素有可能交互影響,因為對健康可能有嚴重影響,這很重要。」佛萊契補充:「我們也需要調查,減重是否就能減少這些(大腦的)改變,這是很有可能的。」

詳全文


藥品健康:
血糖降 糖友亂停藥 反惡化洗腎
有些糖尿病患者發現血糖下降,以為糖尿病好了,便不再吃藥控制,反而惡化到洗腎的地步。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蔡旻叡表示,台灣的洗腎者高達 4成是糖尿病造成,糖尿病患者不可不慎,千萬不能亂停藥。
 蔡旻叡指出,有名糖尿病患者 10年前患病後,透過醫師及衛教師的指導,了解到血糖若控制不佳,發生心肌梗塞、中風、失明、腎臟病等併發症的風險遠比一般人高許多。原本都吃藥控制,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都控制在理想值內,但後來由於工作忙碌,醫師交代的血液及尿液檢查都沒做,回診也是拿了相同藥方就匆匆離開,也不覺得有什麼不舒服。
 蔡旻叡說, 1年多前,患者覺得冒冷汗、疲倦等,吃一些東西後就改善,後來用血糖機一測,發現血糖頗低,心中一喜,以為糖尿病好了,就自行停藥,幾個月後,雙腳出現水腫才來求診,卻已步上洗腎之路。
 蔡旻叡表示,當糖尿病傷及腎臟,造成腎功能嚴重衰退時,胰臟分泌出來降血糖的胰島素和許多種類的降血糖藥物代謝都會受到影響,使得降血糖效果變強,血糖反而會大為降低,表面上看似血糖獲得控制,好像糖尿病好轉,其實是已經傷及腎臟而不自知。
 蔡旻叡強調,糖尿病易產生腎臟病變,早期會出現蛋白尿,晚期則影響到腎臟的排毒功能,最終造成腎衰竭而要洗腎,所以糖尿病人要定期回診並按時吃藥控制血糖,也要定期接受腎功能和尿蛋白追蹤,才能及早發現糖尿病是否影響到腎臟,也才能及早治療,以延緩腎功能的退化,儘量不要走上洗腎一途。
詳全文


疾病健康:
異位性皮膚炎不能吃海鮮、雞蛋?營養師破迷思
夏天紫外線有夠毒,再加上天氣熱汗水滴答答,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民眾,搔癢難耐的症狀紛紛湧現,令人備感煎熬。然而,網路流傳一則:「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不能吃海鮮、雞蛋、牛奶等容易誘發皮膚炎的食物」,夏季皮膚炎發作已經夠難受了,難道連撫慰心靈的美食也無法享用?聽聽營養師怎麼說。
異位性皮膚炎遺傳因素為主因 患者多是慢性過敏體質
營養師張佩蓉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又叫作過敏性濕疹,患者大多是慢性過敏體質,因此環境的刺激如溫度、濕度變化、乾冷空氣、毛質衣物等,都容易引發皮膚過敏、搔癢。尤其夏天的紫外線照射、汗水容易刺激皮膚,皮膚搔癢的症狀可能更嚴重。
目前認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主要與遺傳有較大的關係,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通常先天免疫功能失調,這些人掌管皮膚保濕的絲聚蛋白基因缺損,皮膚的保護屏障較差, 因此皮膚較一般人乾燥,一旦受到刺激,就會出現奇癢難耐的症狀。此時若忍不住去抓癢,便會造成皮膚紅腫、發炎,一旦抓破皮滲出組織液,還會引發細菌感染,嚴重甚至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異位性皮膚炎海鮮、雞蛋不能吃?營養師:飲食無任何禁忌
至於網路流傳:「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不能吃海鮮、雞蛋、牛奶等容易誘發皮膚炎的食物」,對此,營養師張佩蓉表示,根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治療照顧準則指出,食物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影響不大,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並沒有任何食物的禁忌,因此包括海鮮、雞蛋、牛奶等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吃。
不過,若是屬於特殊體質,每次吃到某種食物,皮膚炎的症狀就會惡化,那麼往後就需要避開此項食物,預防皮膚炎症狀再度發生。

異位性皮膚炎日常保養 首重「抑制搔癢」
營養師張佩蓉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最忌諱用手去抓,因此日常保養首要著重「抑制搔癢」的感覺,以下提供異位性皮膚炎患者4點日常保養小叮嚀。
叮嚀1/夏天保持通風透氣:夏天天氣熱、紫外線又強,建議異位性膚炎的患者,外出最帶一把有防曬功能的雨傘,平時盡量穿有排汗透氣功效的衣服,一流汗就要盡快擦乾,以免汗水刺激皮膚。
叮嚀2/平時重保溼:平時保濕工作一定要作足,尤其冬天空氣通常較乾燥寒冷更要加強,建議平時可以擦點無添加香料的保濕乳液或凡士林,維持肌膚潤澤。
叮嚀3/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洗澡:太熱的水容易使皮膚的保水性降低,還容易傷害原本脆弱的肌膚,建議使用溫水洗澡較佳。
叮嚀4/慎選沐浴產品:清潔力太強的沐浴乳,容易將皮膚表層的油脂一併清除殆盡,讓皮膚更加乾燥、加重發癢的狀況。建議使用溫和、無添加香料的沐浴乳或肥皂,較不會傷害皮膚。
【營養師小叮嚀】:
想要減緩異位性皮膚炎這類過敏免疫疾病,必須從根本的體質調理做起,建議平時飲食要均衡,少吃加工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規律運動。當皮膚出現嚴重搔癢症狀時,應盡快就醫治療,醫師通常會給予異位性皮膚炎專用的乳液,或類固醇藥膏,大多都能改善皮膚紅腫症狀。

詳全文


長期胃食道逆流 恐致巴瑞特食道病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若長期胃食道逆流,卻沒有好好控制飲食及生活習慣,也沒有遵照醫師指示服藥,食道反覆被胃酸腐蝕刺激下,約4%會產生巴瑞特食道病變,提高食道癌的風險。
聯醫指出,50歲的李先生長期不時有火燒心、食物逆流、喉頭異物感、口臭以及口苦的感覺,都自行購藥服用。近1個月症狀加劇,也常因半夜胸悶而失眠,自行服用成藥仍無法改善,因此至聯醫求診。
聯醫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文傑表示,李先生胃鏡檢查結果是嚴重的逆流性食道炎以及長達3公分左右的巴瑞特食道病變,接受2次食道熱射頻燒灼術,並在1年的藥物以及飲食控制下,終於擺脫了胃食道逆流以及巴瑞特食道病變的困擾。
吳文傑說,胃食道逆流致癌四部曲,依序是胃食道逆流、食道發炎、巴瑞特食道病變以及最後發生食道癌。若長期沒有好好控制飲食以及生活習慣,也沒有遵照醫師評估而自行購藥,食道反覆被胃酸腐蝕刺激下可能發生潰瘍出血以及食道阻塞,而約4%會產生巴瑞特食道病變,進而提高食道癌的風險。
他說,巴瑞特食道病變臨床診斷相當不容易,病患需要接受胃鏡和切片才可確診。病人若有食道逆流症狀長達5年以上、年紀大於50歲、男性、抽菸、蘋果型肥胖或者直系血親有巴瑞特食道病變的情形,都是病變的危險族群。
吳文傑指出,巴瑞特食道病變治療,需要修正個人習慣和藥物治療,與胃食道逆流治療大致相同,包括吃飯七分飽、餐中少湯水飲料、少吃味道酸或太甜太油的食物、避免咖啡或濃茶、睡覺枕頭墊高、左側躺以及戒菸等。
侵入性治療方面,吳文傑說,則是將病變的食道表皮在胃鏡下進行黏膜切除上皮或是熱射頻燒灼術。目前食道熱射頻燒灼術治療仍是較新的技術,也較無嚴重併發症,因此在西方國家已被建議用來治療有分化不良的巴瑞特食道病變,但在國內仍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因此尚未普及。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