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7月份健康新聞集錦

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生酮飲食可以有效控制肥胖與血糖,但不是萬靈丹
「低碳、中蛋白、高脂肪」的生酮飲食正夯,但目前比較證實有效的是對肥胖與血糖控制的效果。
其中,不可忽略的事實是,生酮飲食還缺乏長期的研究,效益或可能的副作用為何,有待時間驗證。
另一個重點是,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與生活狀況都不同,一定要考量個體差異。
樂活診所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峻偉、宜蘭游能俊診所院長游能俊有以下十點建議:
對健康的人來說:

一、低醣飲食可能會影響生長發育,小朋友、青少年都不建議採行。

二、要執行生酮飲食前,建議先做身體檢查。以避免隱藏的問題如尿酸、痛風或是腎功能等代謝不良等。

三、如果是為了減重吃生酮飲食,最好短期執行,不超過3個月。期間也要密切注意身體健康狀況。英國糖尿病學會對「低醣飲食」表示意見,在減重時,食物總熱量還是最重要,低醣是方式之一,沒有證據優於其他方式。

四、對食物要有正確的認識。例如,碳水化合物不可一概而論。不管是哪種飲食法,現在都建議少吃如白米、麵粉製品等精緻澱粉,改吃糙米、芋頭、山藥等全穀澱粉。烹調方法也會影響。例如米如果煮成粥,升糖指數會變高,但如果放了隔夜,反而就變成抗性澱粉,升糖指數反而不那麼高了。升糖指數指的是同樣重量的食物血糖高低的影響。

五、生酮、低碳飲食中,可選擇有證據支持比較健康的食物。生酮飲食的重點是低碳,脂肪也可以選擇相對優良的脂肪,低醣飲食不該與高飽和脂肪攝取劃上等號。

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例如紅肉、動物性油脂等,過去被認為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高度相關。這幾年雖然出現相反的討論聲音,認為飽和脂肪不見得那麼壞,但還沒有定論。同時,也要避免吃油炸物,因為裡面可能有對身體有害的反式脂肪。

六、可以多吃蔬菜。要健康地執行低醣飲食,蔬菜很重要,因為它提供纖維質、以及和緩上升的醣,帶來飽足感與相對平穩的血糖。一碗半蔬菜的醣量,大約等於四分之一碗的飯。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

七、游能俊醫師建議,目前低醣飲食僅建議肥胖或是糖尿病前期的人採行,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不建議執行。

如果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要執行低醣的飲食調整,一定在與醫療團隊討論、嚴密監控下調整,並增加測量血糖的次數,避免因為使用藥物,又吃了低醣飲食後造成低血糖的問題。

另一個要嚴密監控的原因是避免酮酸中毒。不少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功能不佳,低醣飲食後身體又轉而燃燒脂肪產生酮體,如果身體代謝酮體不良,就可能會引發酮酸中毒,嚴重時甚至休克或喪命。

八、飲食應動態調整,不能一勞永逸。不只每人狀況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病程情形也會不同。游能俊提醒,得病第3年與第5年的狀況不同、併發症不同、感冒情況不同等,應依照不同病程階段搭配不同藥物,調整飲食,治療是動態的改變。「(糖尿病治療)需要個體化考量。沒有一個病人能追求說,吃什麼、做什麼就能一勞永逸,一輩子一帆風順,」他提醒。

九、 學習認識食物,拿回對疾病控制的主動權與關心。其實願意執行飲食調整是對疾病主動權的展現。游能俊指出,過去糖尿病的治療就一直強調生活形態的改變,重點是飲食、運動的調整再搭配藥物。不能忘記的是,血糖的變化都來自食物,因此每個病患都要當成功課,認識醣類與吃下肚的食物,並與醫療團隊討論怎樣運用技巧,改善飲食。

十、 飲食調整是協助,不該有過度的期待。游能俊檢視期刊發現,目前為止的科學證據,都無法顯示低醣飲食可以讓糖尿病患者真正完全不使用藥物。(責任編輯:王珉瑄)

營養師建議:
生酮飲食屬於極端斷糖飲食,短期可看到成效,但不建議長期使用,較建議可採低糖高纖飲食原則,減少飲食中精製糖攝取,結合高纖蔬果保護腸胃消化,而非一味追求高油高脂肪食物增加飽足感而忽略心血管疾病危險機率,應以適量優質好油足夠優質蛋白質並配合健康運動提升身體代謝機能為原則,才是最佳保健之道。

詳全文

3種營養素讓大腦更專注!營養權威最推杏仁果+香蕉
你是否常常感覺焦躁、頭腦轉不過來而一直浪費時間在處理同一件事情上呢?現代社會生活步調緊湊且處處充滿壓力,很多人會忘記自己上一餐到底吃了什麼,然而打造身體的正是這些你遺忘掉的上一餐。日本權威營養師石川三知就表示,一流運動員的每日飲食都會隨著訓練內容、比賽時程而更動調整,是為了在最佳的身體狀況下表現出最好的成績。而上班族使用最頻繁的部位就是腦部,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況才能有最良好的工作成績。

攝取鈣、鎂、維生素B群能增進神經傳導能力
連續擔任了16年奧運選手營養師的石川三知,著有《世界のピークパフォーマーが実践する脳を操る食事術》(世界上表現最良好的人們在實踐的控制腦部飲食法),書中提到近年來國際間相當重視以冥想來培養「精神的富足」,這是因為冥想有助於穩定情緒並提高專注力,但是現代人長期營養缺乏,製造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料不足,因此想要活化腦部機能更要多攝取鈣、鎂及維生素B群。

鈣、鎂是天然鎮靜劑 維生素B群協助神經發育
日本杏林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山田豐文(山田豊文)表示,神經細胞之間的情報交換就是所謂的神經傳導,而鈣及鎂是天然的鎮靜劑,具有穩固神經系統的能力。而維生素B群中則含有多個參與葡萄糖跟能量代謝,協助神經系統發育並維護神經周圍細胞的營養素,如葉酸、維生素B1、B7、B12等。

做重要決定前 就該吃杏仁果、香蕉提升專注力
石川三知則提到,營養師們常建議抽筋時吃一點香蕉,就是因為香蕉的鎂含量豐富,有助於降低神經系統錯誤刺激肌肉,引起肌肉不正常收縮而產生痙攣的頻率。另一方面,堅果類的杏仁果則富含葉酸以及鎂、鈣、鉀等微量元素,而且杏仁果含有的ω-3不飽和脂肪酸,更是構成腦部神經細胞的主要來源。

只要在做重要決定前吃一點杏仁果跟香蕉,就能有效提升專注力及思考能力,更幫助腦部調節壓力跟穩定情緒起伏。若是再配合瑜珈冥想等手段就能找回精神富足感,在任何場面下都能臨危不亂。
詳全文

吃沙拉減肥、一天3杯咖啡?8個NG習慣小心越吃越胖

隨著代謝逐漸下滑,衣服、褲子尺碼越換越大,想改變體態,卻只想到了節食?進食和消化佔了10%的新陳代謝,好的飲食是提振新陳代謝的關鍵,能穩定血糖值以及荷爾蒙,對於代謝有著極大的影響,然而,錯誤的飲食知識,卻會讓代謝降低,甚至搞壞身體的健康......

節食反倒讓基礎代謝下降 還會讓荷爾蒙失調

許多人都認為挨餓才會瘦,然而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攝取的熱量低於一日基礎代謝所需,身體反而會開始進入節能模式,減少熱量的消耗,導致基礎代謝率下滑,肌肉流失,回到正常飲食之後,不但迅速復胖,即使體重相同,原先的肌肉也早已被體脂肪所取代。

更有研究指出,極端的減少熱量四天後,血液中的瘦體素會減少將近40%,一個月後更減少至54%,一旦瘦體素降低,就會讓人感到飢餓,而且無論怎麼吃都吃不飽,讓人越來越餓。而熱量攝取不足,腦下垂體無法產生足夠的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素不足,使得新陳代謝下降,會讓人變得懶散無力、體力變差,體重也直線上升。


少吃肉多吃菜?讓代謝失衡的錯誤飲食習慣

即使沒有刻意節食,每天一餐不漏地填飽肚子,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卻有許多不良的飲食習慣,讓人無意間體內的荷爾蒙大亂。

例如從前晚開始空腹了十小時以上,一早起來卻囫圇吞棗,三兩口解決掉麵包和甜奶茶,讓血糖值急速飆升,胰島素大量釋放;為了提振精神、轉換心情,咖啡一杯接著一杯喝,又將紅茶、綠茶當作飲料,咖啡因過量,讓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分泌,使肥胖荷爾蒙開始活動,大腦以為身體在緊張,焦慮荷爾蒙可體松也跟著分泌,讓脂肪往腹部囤積。

而害怕三高,過度減少肉類、油脂攝取,只吃蔬菜等等的飲食習慣,長期下來也會造成營養不良,反倒讓身體燃燒脂肪的機能降低,代謝變得低落。此外,日常生活中,比起肉類,更是可能從各種方便的加工食品當中,無意間吃下了破壞身體平衡的食物......有時只是為了方便、甚至是為了健康,反倒造成了代謝的下降。

讓代謝下降的不良飲食習慣

不吃早餐
節食、三餐不規律
常吃生菜沙拉
一天喝3杯以上的咖啡或茶
熱愛麵包、義大利麵
刻意減少肉類、油脂攝取
喜歡方便的加工食品
常吃零卡、標榜低熱量的食品
詳全文


水果聰明吃 營養師:仍可控血糖
吃起來甜度很高的水果,升糖指數不一定比較高!據調查,高達7成的糖尿病患以水果甜度來判斷其對血糖的影響,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北醫附醫營養師蘇秀悅26日齊籲民眾打破此迷思,「只要在總醣量固定下選擇高營養、低GI的水果如:黃奇異果,反而可以在營養攝取均衡的同時,幫助血糖穩定。」

糖尿病衛教學會26日發表《水果甜度與血糖高低認知自我評量》調查結果,發現糖尿病患常以水果甜度來判定對血糖升降影響,結果因為不敢吃太多水果而導致每日水果攝取量嚴重不足,杜思德說,每天水果攝取不到1份(拳頭大小)的糖尿病友比例更高達8成,常出現單調、重複性高的選水果現象。

「糖友害怕吃水果,反而缺乏天然營養素的攝取。」杜思德呼籲,糖友更應該建立昇糖指數(GI)的正確認知,以黃色奇異果為例,口感吃起來比綠奇異果還要鮮甜多汁,但GI值僅38,並不比綠奇異果高,因此只要學會正確辨別每種水果的GI值,在總糖量概念下選擇高營養、低GI的水果,就不用擔心血糖波動大。

北醫附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芭樂、奇異果、柳橙等都是高營養密度的低GI水果,富含水溶性纖維,可以延緩胃排空的速度,防止血糖於進食後急遽上升。她建議,只要改變一下飯後吃水果的習慣,換成餐前先食用低GI水果並取代部分澱粉,就能讓飯後血糖的上升幅度趨於平穩,糖尿病友也不用終日擔心水果吃不夠、營養攝取不均衡的問題。

蘇秀悅亦提醒,糖尿病友不是不能吃高昇糖指數水果,但能避免就避免,因低GI水果可以控制食慾,但高GI水果食用後血糖波動變大反而會產生飢餓感,容易不小心越吃越多。高GI水果包括西瓜,中GI水果包括鳳梨、芒果、香蕉、木瓜、桃子、草莓、葡萄等。
詳全文

老人健康:
防腦病變、記憶差…做這1招測失智風險
提到退休生活,對民眾來說除了考量養老金、身體狀態是否能讓自身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外;莫過於擔憂自己老而失智,無法保留過去青春歲月的記憶!因此,如何預防、延緩失智症上身,更成為現代人的一大課題。其實,想要獲悉自己有無罹患失智的風險,試試自己能否成功進行「單腳站立」,也是一大健康指標!
失智症發生率逐年攀升 提早預防、早期發現防惡化

不過,為何近年來失智症議題,如此受國人重視呢?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綜合105年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及台灣失智症人口比例推算,105年全台失智症人口以逾26萬人,相當每100人,就有1人失智;到了130年,會增加至67萬人,等於每100人有3人失智,十分驚人!

且除了失智症發生率逐年遞增外,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家中有親人罹患失智症,無疑是對家人投下一枚震撼彈。因此,從年輕時就提早預防,盡量採取地中海飲食、不抽菸、控好血糖、血脂,來降低失智症的罹患風險,十分重要。

除了從日常生活習慣著手,及早揪出失智症蹤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於延緩病程惡化,以及減緩記憶喪失、認知功能障礙、日常生活功能障礙等問題的發生速率,也有一定益處。

腦部健康狀態自我檢測 「單腳站立」揪出問題

正由於預防、延緩失智症上身非常重要,日本足部護理達人松藤文男在其與西川岳儀醫師合著的《腳趾按摩伸展全書:搞定你的腳,肩膀僵硬、膝痛、腰痛、頭痛…全部消失》一書中就特別提到,其實除了在患者明確出現記憶力減退、言語表達、書寫出現困難,和性格改變前,透過一些簡易的肢體檢測,也能提前發現問題。

根據日本京都大學附屬基因醫學中心團隊─田原康玄准教授的研究發現,測試民眾是否能如實執行「單腳站立」相關測驗,也是確認腦部是否可能患有相關疾病的方式之一。將單腳站立做為指標,是因為人體要完成單腳站立動作,身體必須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因此,透過此方式確實有助藉此確認腦部的健康狀態,找出初期的腦部疾病患者,以決定是否應該接受更詳細檢查的一種簡易檢測方法。

該研究共測試1,387人,其中男性為546人、女性841人,平均年齡67歲。測試方式為,檢測2次張開雙眼、單腳站立的持續時間。將可以維持單腳站立的最長時間當作分析數據使用,同時也進行腦小血管疾病的MRI(腦部核磁共振)檢測。附帶一提,單腳站立最長時間限制為60秒。

結果發現,無法單腳站立持續超過20秒者,不論是否有自覺症狀,腦部深處的微血管可能有阻塞之無症狀性小間隙梗塞(lacunar infarction),或是非常微小的腦血管病變。同時進行的認知功能檢查也證實單腳站立時,無法取得平衡的人,患有包含失智症等腦部疾病的風險較高。

詳全文

生活健康:
睡好就會瘦!按按手腕助好眠,平衡3大瘦身荷爾蒙

隨著小腹逐漸隆起,每年衣褲尺碼越換越大,周遭是否總傳來「少吃一點」、「要多運動」的關切,讓你覺得好冤枉,明明食量已經很少了、也努力上健身房,卻有著頑固的易胖體質,完全瘦不下來?

睡眠不足對健康有極大的危害,會讓癌症、糖尿病、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提高,也會造成高血壓、血脂異常等等問題,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睡眠不足與肥胖有著極大的關聯。例如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和睡滿7~9小時的人相比,只睡5小時的人肥胖率高出五成,而每天睡不滿4小時的人,有高達73%的比例容易發胖。

睡好就能燃燒更多脂肪!平衡3大荷爾蒙自然瘦
為什麼睡不好容易胖呢?這是因為睡眠不僅是讓身體獲得休息的時間,同時也是讓大腦恢復活力,並且讓荷爾蒙平衡的關鍵!《一本讀懂內分泌運作機制》一書中指出,凌晨12點~早上8點是所有荷爾蒙的主要分泌時間,規律的作息和睡眠能讓內分泌系統正常運作。

而影響到肥胖與否的,主要有三種荷爾蒙

1.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是由腦下垂體分泌的荷爾蒙,從名字聽起來像是發育期的小朋友才需要,事實上,生長激素還會修復受損細胞、生成肌肉,對於成人來說也相當重要。生長激素還被稱為「最強的分解脂肪荷爾蒙」,具有燃燒脂肪的功效,然而,70%的生長激素是在睡眠中分泌,因此如果長期睡不好,就容易有肥胖問題。

2.瘦體素
瘦體素是由脂肪細胞分泌的蛋白質,負責增加熱量消耗以及抑制食慾。如果瘦體素運作良好,進食後會對神經發出滿足了的訊號,讓我們停止繼續進食,然而睡眠不足的人,體內瘦體素會減少20%,讓人不容易有飽足感,結果就不自覺吃進了比平時更多的食物和熱量。

3.飢餓素
如果晚上沒睡好,隔天是不是特別容易暴飲暴食?飢餓素是從胃細胞分泌的荷爾蒙,有增加食慾的作用,睡不好抑制食慾的瘦體素減少之外,還會讓飢餓素大量分泌。不但讓人食慾大增,和平常相同的飲食份量卻感覺不到滿足,怎麼吃都吃不飽,口味也會轉變,想吃油膩、口味重的食物,分泌過剩的狀態下,會讓人特別想吃甜食、碳水化合物,對於零食、泡麵等等的高熱量食品沒有抵抗力。

《安神穴道.神門》
神門穴位於手腕處,掌心朝向自己時,在小指向下延伸、手腕關節的橫紋,骨頭之間的凹陷處。

BOX:
緩和焦慮:神門穴有鎮靜安神、緩和焦慮,以及調節自律神經等功用。按壓10秒後休息5秒,左右手各按壓五分鐘,每天早、中、晚各按摩一次。
改善失眠:失眠問題和心、脾氣血不足有關,而神門穴具有補益心氣、安心養神的功效。每次按壓3~5秒、左右手交替按壓各循環10次,也有助改善心火旺造成的失眠。

詳全文

運動健康:
拚命運動不忌口 減肥最常見迷思

為了減肥,很多人拚命運動卻不忌口,醫師指出,這是減肥最常見迷思,強調「飲食永遠是主角,運動是不可或缺的配角」,只要少吃、多動、有恆心,每月就能瘦下1到4公斤。

根據「台灣女性減重食品迷思調查」結果顯示,有6成對於減重成果表示不滿意,有5成使用後感到身體不適。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醫師表示,減重食品功效有限不能單靠減重食品,呼籲民眾,減重應到減重門診,挑選減重食品應注意安全、有效、經濟性。

調查發現,有31.6%女性曾使用減重食品,但62.6%對於減重成果感到「不滿意」,認為毫無減重功效,5成甚至使用減重食品後,曾一次以上有拉肚子、心悸、失眠、口乾等身體不適的症狀。

許多女性因工作忙碌,無暇運動也做不到飲食控制,想追求快速減重的方式,透過親友介紹或網路口耳相傳而自行購買減重食品,調查也顯示,46.5%女性在使用減重食品前,不會事先蒐集功效、副作用、注意事項、及人體臨床試驗有無等相關資訊,使用減重食品有可能傷身卻不自知。

減重食品不是完全不能使用,但在減重過程中只能作為輔助品,建議挑選減重食品時應注意是否具有三要素: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且應有人體實驗數據。

「少吃,多動,有恆心」減重以飲食控制為主,運動為輔,運動是維持減重成果的重要關鍵。醫師建議,每天要量體重,不吃白色澱粉,遵從75210指標:每天睡足7小時;天天5蔬果;每天電視、電腦、電玩<2小時;每天運動1小時(建議快走運動);只喝零糖飲料2000毫升。

詳全文

嬰幼兒建康
想懷孕怎麼吃? 營養師的三大建議
現代人壓力大、生活步調快、作息不正常,加上外食等多重因素都容易導致健康失調,也增加了受孕的困難度。其實,想要自然受孕的先決條件就是健康的身體,因此,定時定量、均衡飲食自然是不可少的!此外,資深營養師袁毓瑩提醒,懷孕前也可適量補充葉酸、鐵、鈣、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以提供日後胎兒成長發育所需之營養。跟著健談圖文認識備孕期的關鍵營養成分。
詳全文

寶寶不能喝植物奶嗎?醫師:均衡營養才能幫助發展
您身邊有茹素的媽咪嗎?吃素在全球掀起風潮,或許基於宗教、環保、健康理由不吃葷食,但先前在比利時有一對茹素的父母,讓自己3個月大的寶寶以植物奶取代母乳,同時未額外提供補充寶寶成長所需的營養素,而造成嬰兒營養不良、嚴重脫水死亡。這則新聞引發了許多媽咪間的討論,究竟是不是真的不能給寶寶喝植物奶?

中山醫院小兒科張敬文醫師表示,比利時寶寶因僅食用植物奶致死的憾事,凸顯新手父母並不了解營養與熱量的差異。報導中餵食嬰兒的「植物奶」,成分是玉米汁、米糊、燕麥、只能算是副食品,不能當做餵養嬰兒的營養品與主食,也不適合餵哺新生嬰兒,若寶寶以此為主食,很容易造成營養不均,生長發育因此受限。

然而從孕期到寶寶3歲,是包括大腦等身體各重大器官快速發展的時期,因此這段時間所攝取的營養將對寶寶一生的發展至為關鍵。張敬文醫師指出,在眾多支持新生兒成長發育的營養素當中,除了幫助寶寶最基本發展所需的鐵、鈣、蛋白質、維生素等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幫助寶寶大腦發展的DHA、葉黃素與膽素。DHA是開發寶寶視力與智力的主要推手,是母乳中極為關鍵的營養成分,或蘊含深海魚類與藻類之中,醫學證實自母親孕期、寶寶出生後至3歲前補充DHA,可有效幫助寶寶的腦細胞發展、促進學習。
除了DHA外,張敬文醫師也提到,膽素及葉黃素的攝取亦不能忽略。原因在於膽素能夠增強腦內神經的傳導、幫助記憶組成;而葉黃素是護眼的要素,能夠避免眼睛受到藍光侵害,鞏固寶寶視力以接收視覺刺激、融會貫通各種知識進而對大腦發展產生正面影響。這三個營養素對大腦發展的重大幫助也在近年的科學研究中被證實,2015年美國學術研究指出DHA、膽素、葉黃素三者同時攝取時,能藉由彼此交互作用,幫助寶寶不論是在認知能力或記憶力上,有更好的表現,因此有「三大學習因子」之稱。

張敬文醫師呼籲,較大的嬰幼兒喝植物奶當副食品沒有問題,但是父母還必須注意其他飲食營養的攝取,讓寶寶在生長的各階段攝取到所需的均衡營養,並且應把握3歲前寶寶各器官最主要的發育階段,針對特定營養加強補充。

張敬文醫師強調,寶寶的營養最佳來源是母乳,如媽媽有足夠奶水就應盡可能的延長餵哺的時間。但若因奶水不足或外在因素無法持續餵哺母乳,也可以選擇含有豐富維生素、蛋白質、DHA、葉黃素與膽素等營養素的配方產品,或在寶寶滿六個月後以副食品替代。才能從小替不論是寶寶基本發展,或大腦發育奠定下良好的基礎,讓他能健康、聰明的長大。

詳全文

藥品健康:
豆漿、咖啡配藥吃行嗎?食藥署這麼說
一時手邊找不到開水,暫時以豆漿、咖啡搭配服用藥品,可以嗎?食藥署提醒,恐怕會破壞藥性,嚴重者還會增加副作用風險。

部分藥品會與豆漿中的鈣、鎂、鐵等元素結合而形成不溶性鹽類,導致吸收不良,影響療效。另外腸衣錠類的藥品若與豆漿併用,可能會導致腸衣錠溶解及作用的位置產生偏差,藥效降低。

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會與多種藥品產生交互作用,可能導致藥效降低或增強,或是影響咖啡因的正常代謝,增加副作用的風險。

雖然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促進腎上腺素分泌及胃酸分泌,增加食慾,並刺激心肌收縮,使心跳加速,使人體呈現興奮狀態,具有提神的效果,但並不是藥品的好搭檔。

食藥署提醒,吃藥時應配適量溫開水(約250~300ml)一起服用,吞食後可分數次補充水分,確保藥物進入腸胃道,發揮藥品的療效,避免以其他飲料服用藥品。

詳全文

高血壓不吃藥 胸痛3個月險致死
一位50歲男性某天睡覺睡到一半,突然覺得喘不過氣,伴侶發現他雙眼上吊失去意識,急忙打119求救,家人為其進行心肺復甦術。患者送醫後,醫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做了緊急心導管手術打通了阻塞的心臟血管後,生命徵象慢慢穩定。

菸齡長達30年、有高血壓 沒有規律服藥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內科醫師柯宗佑表示,這名患者菸齡長達30年,加上有高血壓症狀,又因為沒有規則服藥,在最近3個月來,走路活動時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原本不以為意,直到此次失去意識才提高警覺。

心臟血管疾病早已經是國人最流行的疾病之一,長期佔據十大死因前十名。其中最嚴重並且變化最迅速的就是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可能在發病前都安好無異狀,突然劇烈胸口疼痛,嚴重的病人可能引發休克或是致命性心律不整,最嚴重的情況是引發猝死,甚至連傳統心肺復甦術都無效。

有胸痛、冒冷汗、心悸又喘一定要就醫

柯宗佑醫師提醒民眾,心肌梗塞的病情變化都很突然,往往前一刻還在跟家屬講話,下一秒鐘就失去意識。因此,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戒菸、多加注意飲食管控及適度運動,定期檢查及追蹤,一旦有胸悶、胸痛、冒冷汗、心悸、頭暈、喘等症狀時一定要立即就醫。

柯宗佑醫師指出,在過去沒有心導管手術的技術跟葉克膜支持的時代,心肌梗塞的病人一定是沒有搶救的機會,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與普及,這些以往猝死的病人,在醫師全力積極搶救的情況下,甚至有機會可以成功。

詳全文


疾病健康:
腎臟營養學之父來台 引領「心腎糖」飲食觀念
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2016 年報公佈最新的全球尿毒症排行,台灣洗腎病患盛行率與每年發生率均居世界之冠。為此,全球知名腎臟營養學之父喬.庫伯(Joel D. Kopple)教授受台灣腎臟病醫學會邀請來台,與國內專家學者交流國際營養新知。會中專家呼籲,心腎糖患者營養首重低糖、優脂、優蛋白。

根據臺灣腎臟醫學會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飲食調查,台灣約有四到五成糖尿病患合併患有慢性腎臟病,總計全台目前約有4萬名糖尿病腎病患者。台灣腎臟病醫學會理事長盧國城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因血糖過高,容易導致微血管與大血管病變,影響腎臟的血流量,進而讓腎功能下降,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而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的重要併發症之一,嚴重將導致病人死亡。

該調查顯示,台灣有八成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的飲食控制未達標。盧國城說明,老年人的慢性疾病皆有可能演變為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甚至到腎臟功能都有問題的共病關係,也就是所謂的「心腎糖」病友,而共病患者的飲食限制多,患者經常不知如何管理飲食,糖尿病患者若攝取過量蛋白質,或攝取讓血糖不穩定的高升糖食物,都可能加重腎臟負擔。

喬.庫伯指出,大部分第二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會被建議採取高蛋白飲食管理,藉此提高胰島素分泌、幫助調節血糖,還能有助於控制醣管理,不過一旦過量攝取,尤其是動物性蛋白會被轉換為含氮廢物,需經由腎臟排出體外,進而引響腎功能,可能導致腎衰竭,甚至需提早洗腎。因此,在患者良好的配合下,有計畫的低蛋白飲食,其實可以減低含氮廢物及代謝酸的堆積,同時維持適當的營養狀態。

一位62歲楊先生是高血壓、糖尿病洗腎患者,一年前因中風而無法言語,心情沮喪導致食慾不佳,更不願意插鼻胃管進食,腎臟功能每況愈下,一周需洗腎三次,但因營養不足全身水腫,一翻身便疼痛得哇哇大叫。在醫師介紹下,開始接觸具有不同口味選擇的營養補充品,逐漸成為楊先生每天唯一願意進食的東西,3個月後,營養狀況變好,楊先生也重拾了精神與體力,大大減輕了家人的負擔。

王雅玲營養師表示,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建議糖尿病患蛋白質攝取量應在16至18%的熱量佔比,若患者已有腎功能問題時,蛋白質攝取量需降到10%熱量比;若是已必須洗腎維持生命時,由於洗腎過程中蛋白質會流失,則需要將蛋白質攝取量增加到18%熱量比。正確的計算方法是每日蛋白質份數=理想體重(22×身高×身高÷10,000)×0.8~1.0÷7。

詳全文

10歲女童 每天打胰島素控糖
罹患第1型糖尿病的10歲女童珈馨,每天自己打4次胰島素控制血糖,三餐飯前加睡前,她堅強又樂觀,貼心到讓媽媽心疼又欣慰;不過,有兩次上學忘了帶打針的東西,沒打胰島素也不敢講,造成高血糖導致酮酸中毒幾近昏迷,而送加護病房兩次,現在的她一定每天打胰島素,全家出門旅遊也不例外。

忘打胰島素 上學昏迷

暑假期間,小朋友與家人出遊機會大增,高醫與蔡瑞熊健康關懷文教基金會12日舉辦第1型糖尿病宣導活動,提醒「別讓暑假成為控糖漏洞」,珈馨由媽媽陪同參加,分享自身注射胰島素控糖的心得。

珈馨4歲時診斷出罹患第1型糖尿病,當時媽媽發現她精神不濟,兩眼無神,且吃多、喝多,體重卻下降,就診時已酮酸中毒。

今年將升小4的珈馨現在已經能獨立測血糖、施打胰島素,堅毅表現更獲得蔡瑞熊基金會頒發「最佳獨立獎」。

珈馨的媽媽說,因為女兒的堅強及樂觀讓她接受女兒是糖尿病友的事實,女兒曾兩度因沒注射胰島素而掛急診;也曾因出遊時忘記攜帶試紙而自行斟酌注射劑量,導致血糖波動危機。

高醫小兒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陳百薰說,第1型糖尿病是先天疾病,自體免疫抗體破壞胰島素,病友都是小孩就發病,台灣每年以千分之4增加第1型糖尿病友,患者必須每天打胰島素。

出遊迷思 控糖沒假期

陳百薰還公布常遇到病童出遊照護的3大錯誤迷思,包括「不量血糖,晚點打胰島素也沒關係?」、「擔心低血糖昏倒,不敢運動」及「難得出來玩跟大家一起吃喝無所謂?」;提醒病友「控糖沒有假期」,暑假出遊,一定要充分行前準備、注意飲食控制及積極自我照護。

詳全文

高齡糖尿病患三餐吃粥配燙青菜 肌少症上身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這個問題不可忽視!全台65歲以上老年人口族群約有310萬人,其中高達近20%、約62萬高齡族罹患糖尿病,占糖友總人數3成以上。高齡糖尿病族群除了要面對血糖控制、糖尿病併發症等問題之外,還要當心因為飲食迷思、飲食不均導致的「肌少症」,一旦肌少症上身,將造成持續肌肉的流失與體能的下降,加速衰老,正確的飲食觀念及治療方式非常重要。



76歲的陳伯伯,10年前確診罹患糖尿病,當時因無明顯症狀,加上對糖尿病認識不完善,並無積極治療,不知不覺出現牙齦萎縮、刷牙出血,甚至牙齒鬆動、掉牙等現象。再加上當時只建議糖尿病患者採用一般三高病患的飲食原則,也就是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等,並無提供針對熟齡糖友的飲食規劃,陳伯伯每天吃粥搭配無任何調味的蔬菜做飲食控制,後來出現「視茫茫而髮蒼蒼,齒牙動搖」的肌少症問題。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熟齡族群常罹患的肌少症,除了年紀大肌肉量減低外,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密不可分,根據研究,將近15%的第二型糖尿病糖友有肌少症的問題。



杜思德指出,以往糖友為了做好體重控制,常本末倒置,使用不正確的節食方法,反影響生活品質,肌少症可能會造成患者骨骼肌質量與強度逐漸的流失,若缺乏適當處理,身體功能只會愈來愈差,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甚至會因增加跌倒、失能風險而進入不良健康惡性循環,建議第二型糖尿病的熟齡糖友,把如何預防肌少症列為重要治療指標之一。



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紋慧也指出,常有糖友為控制體重使用不正確方式節食,卻因此加劇肌肉的流失,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以為「此生再也不能吃美食」,這是錯誤的觀念,只要經由適度的飲食調配和料理,糖尿病並非與美食絕緣。

陳紋慧表示,人體的肌肉與新陳代謝如血糖調控、蛋白質儲存等生理作用息息相關,為了減緩熟齡糖友的肌少症發生,建議糖友可藉由飲食調整,其中,六大類食物需均衡攝取,可選擇以全穀根莖類為主食,攝取足量蛋白質食物以建造肌肉,也需補充鈣質強化骨骼,避免肌少症上身。
詳全文

糖尿病衛教之父林瑞祥教授 推廣糖尿病共享門診
糖尿病衛教之父林瑞祥教授,近幾年來,推廣糖尿病共享門診不遺餘力,他認為,糖尿病共享門診可以為糖友帶來很多好處。

林瑞祥教授表示,所謂糖尿病共享門診是指門診當中,醫師同時看8到10多名患者,病友可以一起討論、分享經驗,病友們也可以透過彼此碰到的問題,學習相關衛教知識。

林瑞祥教授也提醒,糖尿病病友想要控制病情,除了按照醫囑用藥,飲食、運動也是非常重要。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