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1月份 健康新聞集錦

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一男童喝豆漿竟中毒身亡,專家:「沒煮熟」的最危險

| 日期:2019-01-21| 責任編輯:林宏軒 | 分類:生活防毒

每日健康/元氣網 元氣網 ╱即時報導
豆漿是常見的養生飲品,有些人為了省錢或食安考量,會買黃豆在家自己煮,但是自製豆漿要特別注意煮熟了沒,若是喝下沒煮沸的豆漿,可能危及生命。

綜合陸媒報導,王媽媽平常有自己在家煮豆漿的習慣,有一天兒子早上趕著去上學,王婦急急忙忙煮了碗豆漿給他喝,孩子到學校後卻出現呼吸困難、胃脹嘔吐的症狀,症狀急遽惡化,沒多久進入休克狀態。

老師趕緊把男童送醫,但是他到院沒多久就被醫師宣告死亡,媽媽無法理解為什麼早上還活蹦亂跳的孩子,突然就離世了。醫院解剖遺體釐清男童的死因,發現疑似是媽媽早上煮的豆漿未徹底煮沸所致。

健康微信公眾號「三甲傳真」指出,未煮熟的豆漿對人體有害,豆漿裡有一種叫「皂素」的成分,會讓人產生腹瀉、腹痛、嘔吐等症狀,大量的皂素會讓人失明,嚴重甚至致死。另外生豆漿裡含抗胰蛋白酶,會降低胃液消化蛋白質的能力,只有豆漿完全煮沸到100度,才能消除這些有害元素。

豆漿中毒潛伏期短,中毒30分鐘就會發作,早期症狀和腹瀉類似,尤其兒童中毒症狀更會快速惡化,如果早期沒即時搶救,就會導致孩童死亡。

如何判別豆漿煮沸沒?

很多人會用「水煮開」的標準來判斷豆漿,當豆漿出現泡沫就以為是沸騰,但這其實是「假沸」,當豆漿加熱到80~90度,皂素會受熱膨脹產生大量泡沫,如果這時以為已煮沸,但這時豆漿已含有大量的皂素。

如果平常在家自製豆漿,煮到沸騰後轉小火繼續煮沸5分鐘,才是完全煮熟;如果是用豆漿機,最好在煮沸後倒到鍋裡再煮上幾分鐘,這樣比較保險。

適量的皂素具抗疲勞、抗衰老的功效,但同時也是一種溶血劑,會刺激胃腸黏膜,引起噁心嘔吐、頭暈腹脹等症狀,還會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原文出處,更多文章請上《元氣網》及《元氣網粉絲團》】詳全文
---------------------------------------------------------------------------------------------------------------

藥品健康:
正確服用助眠藥,安眠真的很重要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96期 2019/01/18

根據睡眠醫學學會統計顯示,國人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不佳及早醒的盛行率為20.2%,平均每5個人就有1人有睡眠障礙。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邀請三軍總醫院精神部楊聰財醫師,為大家說明如何正確使用助眠用藥。
治療睡眠障礙需要同時考慮生理、心理、環境等多面向因素,醫師會評估,衡量失眠症狀對身心、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影響,有些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藥物治療。



第一代抗組織胺常用於感冒症狀與抗過敏,有強烈鎮靜效果,可暫時緩解入睡困難問題,但因其鎮靜作用有時會延遲至白天,可能影響患者的精神與工作品質,所以較少用於慢性失眠。而低劑量且鎮靜作用強的抗憂鬱劑,會用於某些因情感性精神疾病,或情緒因素造成的失眠患者,使用期間要注意是否出現心臟毒性、暈眩及姿勢性低血壓等副作用。
目前食藥署核可用於助眠之藥物,可分為苯二酚類(benzodiazepines;BZDs)與非苯二酚類(non-Benzodiazepines;non-BZDs)兩大類。BZDs臨床上可用於抗焦慮、情緒安定、鎮靜與肌肉鬆弛等,藥物選擇依病人年齡、症狀、藥物作用時間而定:入睡困難者可選用短效型;淺眠或早醒病人可用中效型;長效型則對白天合併有焦慮症的病患較有幫助。雖然BZDs安全性高,但高劑量、長期使用下,仍要注意是否發生認知行為損傷、記憶力減退、反彈性失眠(半衰期較短之藥物)、耐藥性、心理依賴等副作用。
non-BZDs因為具有藥效快、助睡效果佳的優點,漸漸取代BZDs,成為治療失眠常用的藥物;此類藥物幾乎無肌肉鬆弛及抗癲癇作用,較BZDs不易在白天出現殘餘作用而影響工作。但是根據衛生福利部相關單位統計,non-BZDs藥物濫用案例逐年上升,許多人有過量使用、使用時間過長,或在多家醫療院所重複領藥的情況。健保署目前對於non-BZDs成分助眠藥物(zaleplon、zolpidem及zopiclone等「Z」型成分藥品)給付條件相當嚴格,請民眾務必要配合醫師開立的處方劑量使用,否則單獨地、且自行加量使用助眠藥物,一來很容易產生藥物依賴,以及長期使用造成失憶、失智的風險提升。
詳全文

---------------------------------------------------------------------------------------------------------------

疾病健康:
乳癌肝轉移腫瘤大如手掌  CDK4/6抑制劑助縮30%

2019-01-21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

「孩子才6歲,我該怎麼辦?」36歲的洪女士3年前就醫時被診斷為荷爾蒙陽性的乳癌型態,以為手術後就可放心地陪伴孩子成長,無奈術後不到一年就復發,家庭陷入愁雲慘霧。

洪女士乳癌復發並面臨肝臟轉移,腫瘤11.4公分大,幾乎占據肝臟的1/5,初始化療使用2種藥物,但對於治療反應不佳,十分絕望,不僅是身體的病痛,也讓她心理壓力極大。直到今年6月開始使用CDK4/6抑制劑,7月回診時即發現洪女士的腫瘤明顯縮小30%,有效穩定病情,讓她心情輕鬆不少,能繼續陪伴家人,生活品質也明顯提升。

乳癌復發婦女的哀愁 與年幼孩子別離的痛

收治該名患者的台中榮總乳房腫瘤外科主任洪志強表示,數年來看診經驗中,20-40歲婦女面對乳癌復發的狀況,最難調適心理壓力,除了經濟問題,同時更可能須承受與丈夫、年幼孩子別離的痛苦,因此能看到病人病情有效獲得控制,對於在第一線照護病人的醫護人員是一股激勵的力量。

CDK4/6助腫瘤明顯縮小 患者可穩定控制病情

女性乳癌中佔比最多的類型是荷爾蒙受體呈陽性,這群患者的乳癌生長跟荷爾蒙的刺激有密切關聯,是預後相對較好的一群,但卻仍有乳癌復發及轉移的風險。

所幸近年來乳癌治療選擇多元,洪志強主任提到,CDK4/6抑制劑即是針對乳癌晚期復發的標靶藥物,其作用機轉為抑制細胞週期,因細胞週期中斷可使癌症細胞無法生長,達到抑制癌細胞擴散的效果。目前研究顯示,使用第8周時有高達8成病人腫瘤即明顯縮小,更可平均穩定控制病情2年以上,並有效降低疼痛感,爭取患者與親友共享天倫之樂的時間。

術後服用抗賀爾蒙藥物 降低乳癌復發機率

洪志強主任表示,乳癌復發常見轉移器官除了肝臟,還有肺臟以及骨轉移,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忽略,因此洪志強主任也呼籲乳癌患者術後,至少半年回診一次檢查,並且持續服用抗荷爾蒙藥物,乳癌復發早期治療對於控制病情有較大的幫助。
詳全文

---------------------------------------------------------------------------------------------------------------


生活健康:
年節飲食不節制 膽結石「比生孩子痛」

2019-01-21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小琪因年節大吃大喝,突然上腹部疼痛,身體無法動彈,伴隨著噁心嘔吐,台北慈濟醫院發現她膽囊發炎,腹部超音波顯示膽囊中有一些結石。一般外科醫師張健輝施行腹腔鏡做膽囊全切除手術,解除被患者形容為「比生孩子還痛」的疼痛危機。

飲食吃太油 結石引起膽囊炎

膽結石的成分包含膽紅素、膽固醇及鈣。張健輝表示,病人因膽汁平衡功能不佳,若加上攝取過多油脂及膽固醇,膽汁中膽固醇含量升高,造成膽汁濃度增加,與膽囊中的膽泥、膽砂及膽鹽等物質融合,漸漸形成結石。當結石阻塞膽囊出口,造成膽囊炎,疼痛伴隨而來,嚴重甚至膽囊破裂,引發腹膜炎。

膽結石發生率高,在台灣每10人就有1人罹患膽結石,好發於40-50歲女性。張健輝指出,醫學文獻顯示,女性、肥胖(BMI值超過24)、40歲以上、生產多胎婦女,以及三餐不定時、不吃早餐、攝取高油高脂食物、節食等,都是引發膽結石因子。當上腹部疼痛、胃悶、胃脹氣、噁心、飯後胃痛、半夜睡眠中胃痛等症狀,可能是膽結石引起。

膽囊全切除 無膽囊仍良好生活

膽囊全切除是膽結石的典型治療方式,其優點是幾乎不再復發,且預後良好。膽結石常合併膽囊壞死或穿孔等嚴重後遺症,不切除恐危及生命。張健輝強調,膽結石與腎結石成分不同,排出途徑也不同,若用震碎方式,必須長期服用膽汁酸溶解劑,一旦停藥,復發率極高。

膽囊切除後影響身體功能?他解釋,當膽囊切除,膽汁從肝臟分泌後直接進入總膽管,由總膽管取代部分膽囊的功能,直接將膽汁引入十二指腸,因此沒有膽囊對生理功能不會有太大影響;約有三分之一切除膽囊的患者,在術後1月內有排油便狀況,大都不影響生活。

過年大魚大肉 膽結石急診多

臨床經驗顯示,年節期間因膽結石而到急診就醫的比例是平日2-3倍。張健輝提醒,膽結石症狀不明顯,常與胃發炎或胃潰瘍混淆;當生活型態改變,如年節期間飲食過量、攝取高油高脂食物,可能因而引發急性膽結石,造成嚴重身體不適,並須緊急手術治療。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