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5月份 健康新聞集錦

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解析生酮飲食─並非人人都適合的極端減重法
ILSI Taiwan 專欄
2018年第3期 作者 / 呂紹俊
「生酮飲食」可說是時下最熱門的飲食方式之一了!從報章雜誌中時常可見不少明星、網路紅人藉此飲食法瘦身成功;然而也有民眾因執行不當,不僅減重不成,反倒賠上健康。

究竟透過「生酮飲食」減重的生理機制為何?其減重效果真的有比傳統的低脂飲食更好嗎?對於生酮飲食躍躍欲試卻又不敢貿然嘗試的民眾,又應該注意那些事項與考量那些潛在風險?本期的ILSI Taiwan專欄邀請台灣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呂紹俊副教授撰文,為你解析生酮飲食熱潮背後的真實樣貌。
「生酮」是什麼?酮體的形成機制
  生酮飲食在最近是個熱門話題,有些民眾用它來減重或是調節血糖。「生酮」指的就是產生酮體,當血液中缺少葡萄糖或胰島素時,會促使脂肪組織分解三酸甘油酯(triacylglycerol)釋放出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游離脂肪酸經由血液運送至肝臟;肝臟大量氧化(β-oxidation)脂肪酸,除了產生乙醯輔酶A(acetyl-CoA)也會產生酮體(ketone bodies)─包括乙醯乙酸酯(acetoacetate)、β-羥基丁酸(β-hydroxybutyrate)及丙酮(acetone)。這種情形通常發生於血糖控制不良(胰島素不足或是胰島素阻抗)的糖尿病患者,因為缺少胰島素造成大量游離脂肪酸送入肝臟氧化,使血液中的酮體明顯提高。

  一般人長時間不進食或是刻意採取無醣飲食,導致身體缺少葡萄糖提供能量,而改以脂質來提供代謝所需的能量,也會引起酮體明顯升高。由肝臟產生的酮體經由血液運送到其他器官氧化產生能量,是一種替代能源。大多數的酮體則會經由尿液排出體外,長期如此可能會造成血液酸化稱為酮酸症(ketoacidosis)。此外,丙酮也會在呼吸時排出體外,呼出的氣體會有丙酮的味道。
生酮飲食能抑制癲癇與癌細胞生長?尚待更多研究釐清
  生酮飲食在臨床上主要用於兒童的困難控制型癲癇,能緩和癲癇的頻繁發作,但是其作用機轉不明。由於可能引起酮酸症、低血糖、胃腸窘迫、脫水、昏睡及血脂異常等副作用,因此需要在醫師及營養師的指導下實施。此外,生酮飲食也被考慮當作癌症治療的輔助性療法,因為多數癌細胞主要是以分解葡萄糖來獲取能量,而且有些癌細胞代謝酮體產生能量的能力較差。因此藉由生酮飲食來降低血糖、胰島素及類胰島素生長因子,這些因子有促進癌細胞生長的作用,或許可以壓抑癌細胞的生長。一些臨床研究發現,生酮飲食有抗腫瘤的效果,尤其是在一些腦瘤,這個消息對不少癌症病患而言可說是燃起一線希望,但千萬別因此不接受適當治療,貿然以生酮飲食來對抗癌症!由於癌症既多樣又多變,也有研究顯示生酮飲食有促進腫瘤的作用,現有的證據仍不足以支持生酮飲食能夠作為癌症治療的輔助性療法,期待未來有更多具規模的臨床研究釐清疑慮。

生酮飲食的特色與臨床減重效果
  一般均衡飲食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約佔每日攝取熱量的55%、蛋白質與脂肪分別各佔約15%與30%,然而在數十年來推行低脂飲食的風潮下,肥胖及代謝症候群人口仍持續增加。因此像是生酮飲食這樣不同概念的飲食策略,也被認為是值得嘗試的方法。生酮飲食主張由脂肪提供每日約70~75%的熱量、蛋白質提供約20%、碳水化合物則提供約5%~10%,且每日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低於50公克(如下圖),可說是顛覆了數十年來的低脂飲食觀念!


目前已經有一些減重的臨床研究顯示,生酮飲食在短期間比低脂飲食有較好的減重效果,而且在第二型糖尿病患也有改善血糖的作用。學者推測生酮飲食於短期間的減重效果較明顯,可能是因為減掉了較多的水份以及抑制食慾所導致。在長達一年的飲食介入研究後,雖然也顯示生酮飲食比起低脂飲食有較佳的減重效果,但也僅相差約1~2公斤。也就是在相同的能量攝取情況下,長期下來生酮飲食與低脂飲食對體重的影響差距並不大。此外,在停止實驗後追蹤後續兩年內受試者體重的變化,發現攝取兩種飲食的體重都會回升,且彼此間的差距已經不顯著。

執行生酮飲食之前你不可不知的風險與注意事項
  上述這些生酮飲食的研究是在醫師及營養專家的監控下所進行,以確保能提供足夠的各種必需營養素。民眾自行執行生酮飲食減重其實並不容易做到正確,尤其是對外食族而言。當避免醣類攝取時,市售常見的米飯、麵食、麵包、餅乾、甜點、含糖飲料等醣類為主的食物都要避開,民眾對食物的選擇也會因此減少很多。尤其要將油脂提供的熱量提高到超過70%、蛋白質控制在20%內,同時仍要維持各種必需營養素的攝取,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更不是件容易的事。建議應事先諮詢醫師、營養師等醫事人員,經過健康狀況評估後,再決定是否實行,並應定期追蹤血液酸鹼值、血脂、血壓、血糖等的變化。

  若要長期執行生酮飲食,最大的風險考量是可能引起酮酸症及營養不均衡。先不考慮長期可能造成的安全問題,若要採用生酮飲食,建議要有一段適應期逐漸進入,以減輕類似流感的生酮不適(Keto Flu)症狀,如:倦怠、虛弱、眩暈、頭痛、噁心等。此外,還要注意食物的多樣性,避免攝取過多飽和脂肪。某些特定疾病患者也要特別留意,例如使用降血糖藥物的糖尿病人若要使用生酮飲食,務必事先告知醫師,以避免在降血糖藥及生酮飲食雙重作用下造成低血糖症(hypoglycemia);腎臟病人採取生酮飲食則應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以免增加腎臟的負擔。雖然目前有不少人反對生酮飲食,但不可否認在一些臨床實驗中,採取生酮飲食有呈現一些正面結果。最近的研究顯示,酮體裡的β-羥基丁酸具有抑制發炎體(inflammasome)活化的作用,這或許是一些人認為生酮飲食具有抗發炎作用的原因。

若不想貿然嘗試生酮飲食的減重者,還可以把握哪些基本原則?
推崇生酮飲食的人或許認為碳水化合物不是必需營養素,且有礙健康,能避免就盡量避免,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醣」都是一樣不好的。葡萄糖除了提供能量,也參與其他新陳代謝,如提供合成遺傳物質DNA和RNA所需的五碳糖與產生NADPH促進麩胱甘肽抗氧化循環運轉等,長期採取生酮飲食是否會對這些重要的生理運轉造成影響,目前仍並不清楚。

  如果不想嘗試生酮飲食,又想做一些改變的人,其實可以攝取不同的「醣」,盡量避免吃 「糖 (simple sugar)」 以及含精製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白麵包、白米、麵條、甜點蛋糕、糖果、含糖飲料等;改選擇未精製富含膳食纖維的全穀類、多樣化的蔬菜及水果類,這些都是富含 「醣」的原態食物。此外,也要避免在餐與餐之間攝食甜點蛋糕、糖果、含糖飲料等。這些甜食會使剛回落的血糖及胰島素又被拉高,也會因此攝入多餘的熱量,對減重並沒有幫助。當然若考慮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的概念,讓自己有些幸福感,偶爾吃點甜食也不需要太有罪惡感。
是否能成功減重,其實「決心」是最大的關鍵,若能增加活動量減少熱量攝取,相信不論是生酮飲食或是低脂飲食,長期下來都會有減重效果。當攝取的熱量高於消耗量,體重會增加;反之,當攝取的熱量低於消耗量,體重就會減少,這是最簡單的道理,也是最沒有爭議的。


老人健康:
不失智要多動!WHO要全球照做
康健雜誌
2019/05/15 作者 / 張淑芬 編譯 · 出處 / Web only
世界衛生組織首度公佈「減少失智症風險」的建議做法,包括多運動、以蔬食為主的地中海飲食、以及減少攝取不必要的保健食品。這些放諸四海的通則,簡單而容易施行。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恆,能延緩失智症報到的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的建議做法如下:
1. 規律的運動
2. 及時治療病症:如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
3. 杜絕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酗酒、暴飲暴食等。
4. 以蔬食為主、少量肉類、使用橄欖油等油品的飲食。
5. 維持人際活動。
6.
世界衛生組織同時也提醒,除非有醫療需求,並不建議攝取維他命B或E、魚油等營養補給品。

WHO建議:從食物攝取天然營養素,有助減少失智風險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些營養品可以減少認知退化、和失智症的風險。我們也知道,高劑量的營養品,對身體是有害的。」世界衛生組織的精神科醫生查德莉(Neerja Chowdhary)博士的說法,美國阿茲海默學會的首席專家卡瑞蘿(Maria Carrillo)表達贊同:「人體應該經由食物攝取營養,而不是依賴這些補充品。」
失智症是腦部退化的疾病,腦容量是其中一項指標。波士頓大學的史帕塔諾博士(Nicole L. Spartano) 4月份發表在《JAMA》期刊的研究就指出,人保持日常活動,就能減少腦容量的萎縮,延緩腦部退化。

走路、爬樓梯、家務,可延緩腦部退化

史帕塔諾的研究追蹤2354人的核磁共振影像以及活動數據,發現每天增加1小時的輕度活動(如做家事、爬樓梯、走路等),腦容量可增加0.22%,相當於延緩大腦退化1年的時間。以走路為例,每天日行1萬步,大腦退化的速度,會比日行少於5千步者慢0.35%,相當於1.75年。
至於老年人可透過遊戲,訓練並提升認知能力的說法,世界衛生組織則指出,這對於腦部正常和輕微受損的成年人,有部份成效;但是否可以降低失智的風險?「機率很低。」
失智症也稱痴呆症,是腦傷或疾病所導致的漸進式認知功能退化,阿茲海默症是其中一種,約占6成。其他包括中風、頭部外傷顱內出血、腦部缺氧引起的血管型失智症,以及可治療性失智症,如腦瘤、正常腦壓水腦症、維他命B12過低、甲狀腺功能異常、腦部感染、腦膜炎,是第三期神經性梅毒等。
失智症相關症狀並非同時發生,若不曾特別留意生活的小小異常行為,常會誤以為是一般的老化,進而延誤就醫。目前醫界還沒有針對失智症研發出有效療法,頂多只能減緩病情惡化的速度。

早期發現症狀進行篩檢,延緩失智對腦部損傷
失智症的早期診斷和預防,主要是在大腦尚未嚴重受損前,就能提早接受治療。澳洲老年醫學教授、前國際失智症協會主席博答緹(HenryBrodaty)以阿茲海默症為例,若發作時間能延緩兩年,盛行率就會降低至少20%;延緩5年,則會降低50%。
要知道是否已經出現失智症狀,台灣醫院一般使用「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和「簡易心智狀態問卷調查表SPMSQ」進行檢測。台灣本土體系研發的「台灣腦適能測驗BHT」對於高危險的三高族群,具有一定的信效度,也常為醫院所使用。
以AD-8為例,檢測總分若超過2分,建議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

詳全文

生活健康:
喝酒臉紅是基因有缺陷!台灣酒精不耐症比例全球之冠
康健雜誌
2019/05/13 作者 / 謝懿安 · 出處 / Web only
喝酒臉紅不是代謝好,是有基因缺陷,不能喝啊!」飯桌上,愈來愈常聽到喝酒非好事的觀念,打破過去台灣人的飲酒刻板印象。背後的推動者,是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資深研究員陳哲宏。

從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實驗室發現關鍵基因,陳哲宏轉身回到台灣社會推動飲酒衛教,2018年成立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是全球第一個針對酒精不耐症議題及衛教的非營利團體。今年5月9日首度喊出《台灣無酒日》,盼喚起民眾意識酒精對健康的危害。

由陳哲宏與學生命名的「酒精不耐症」是什麼?這是一種先天的基因缺陷,導致人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2),無法正常代謝酒精轉化成的乙醛。乙醛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一級致癌物,若累積體內將大幅提高罹癌風險,特別是口腔癌、食道癌、乳癌、胃癌等。

根據估計,全球共有5億6千萬亞洲人帶有酒精不耐症,台灣就有45%的人有酒精不耐症,比例為全球之冠。如何喚起社會重視,是當今重要公衛課題。

根據最新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酒精和健康年報(WHO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Alcohol and Health),全球每年超過300萬人因喝酒而死亡,平均每6分鐘就有1人因酒精使用而死亡。其中,酒精產生的乙醛是導致口腔癌、食道癌的重要因子。

很多人不知道,台灣壯年男性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是世界第一,每年全國有3000人死於此癌。中國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葛應欽199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喝酒罹患口腔癌的風險機率增加10倍,抽菸18倍,嚼檳榔28倍,3個習慣都有則是增加123倍。

「目前針對危險因子如檳榔、香菸都有宣導與政策,唯獨酒精被忽視,導致人數仍不斷攀升。我認為口腔癌的防治,應該要把酒精一併納入。」——陳哲宏
不只口腔癌,早在90年代的日本,醫生就觀察到很多食道癌病人都有喝酒習慣,且喝酒會臉紅,但還不了解之中的機轉。

我和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在2008年美國《科學(Science)》期刋發表的文章中報導乙醛去氫酶這個基因,在心肌梗塞時自我保護扮演重要角色。當心臟在缺氧狀況會產生醛類,就需要乙醛去氫酶分解,來保護心臟。

而缺乏乙醛去氫酶,同樣不能代謝酒精產生的乙醛,我們命名為「酒精不耐症」。估計全球中缺乏這型基因的人,以亞洲地區為多,台灣人有的比例是全球之冠,高達45%,勝於新加坡40%、日本30%、韓國25%。

當時有機會回到台灣,很驚訝竟然沒有人知道這件事。坐計程車和司機聊天,問為什麼喝酒會臉紅,很多人都回「是因為代謝比較好,肝比較好阿!」不少專家也會鼓勵小酌兩杯,有助健康。

東方文化的中國、日本普遍都有這樣的錯誤觀念,上一代教下一代,這讓我決定應該要有人出來宣導正確觀念。

自身就有「酒精不耐症」了解喝酒痛苦 改變飲酒文化是重點
我念遺傳學博士,在做相關研究前,我有酒精不耐症卻不自知。只要喝半瓶啤酒就會臉紅、心跳加速;喝一杯以上,若沒配水會頭痛、想吐;喝到兩杯啤酒就感覺要昏倒。

慶幸的是,我的環境不用喝酒應酬,但很多文化並非如此。職場上司、同儕,逢年過節聚會壓力,即便喝酒嘔吐,還會說多訓練就好。

(台灣人近半都有酒精不耐症,如何改變應酬、聚會的飲酒文化,是重要的健康議題。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可是會有不舒服的反應,代表身體告訴你不能再喝,若是勉強飲酒,反而更傷身。這樣的飲酒文化應該要改變,不喝酒不應該代表生意作不了,今年國健署也出來呼籲,尾牙、春酒、家庭聚餐,不建議再用「不醉不歸」來勸酒,避免拼酒式的情緒勒索。

盼盡快建立飲酒完整指引 供亞洲各國借鏡
國際上,我們有跨國專家建立國際乙醛去氫酶缺乏症研究聯盟;在台灣,則和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主任陳益乾等醫師、公衛學生等共同成立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辦研討會、活動,到企業、醫院宣導,今年首次在5月9日提出《台灣無酒日》,鼓勵大家一起減酒、戒酒、不飲酒。

從2014年到現在,雖然觀念有比較普及,但我估計不到10%的人知道。現在預計從國小、國中、高中時的健康教育就推廣。在醫療端,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來了解自己是否有基因缺陷。若有酒精不耐症,同時又習慣喝酒、抽菸,就要特別追蹤口腔狀況,不要等到罹癌時才治療。
詳全文

食安健康:
黑糖含丙烯醯胺 吃了會致癌?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2019/05/17
日前媒體報導「黑糖、咖啡含有丙烯醯胺會致癌」等新聞,引起民眾恐慌,但丙烯醯胺真的會致癌嗎?吃什麼都要擔心怎麼辦?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地邀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安義,為大家解答疑惑。

丙烯醯胺哪裡來?
葉安義表示,一般丙烯醯胺(acrylamide)最容易在澱粉類食品中生成,當胺基酸與還原醣在超過120°C溫度環境下進行烹煮時,就可能生成丙烯醯胺,不管是澱粉類(如馬鈴薯、麵包)還是富含蛋白質(肉類)的食材,只要經過高溫加工,都可能含有丙烯醯胺,而生成量的多寡,會根據食材的組成與調理溫度而有差異。

致癌性未經證實
自1994年起,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丙烯醯胺列為2A致癌物,意為經過動物檢測後發現對動物有致癌性的證據,但在流行病學研究中,尚不足以證明為人類的致癌物質。日前新聞媒體報導「黑糖」含有丙烯醯胺,造成消費者恐慌,其實很少有人每天大量食用黑糖,民眾無須擔心。


多樣飲食較健康!
食品中除了洋芋片、薯條、餅乾、麵包、堅果類,都是常見且含有丙烯醯胺的食品。由於「高溫」是丙烯醯胺生成的重要因子,不論是油炸或燒烤食品,都有機會出現丙烯醯胺,要注意攝食量的多寡,並非只要吃到此類食物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根據統計顯示,含有丙烯醯胺的食物超過7000種,目前尚無丙烯醯胺對人類致癌性的實際證據,只要注意多樣化飲食、以蒸煮的方式烹飪食材、減少食用油炸及烘烤類的食品,平時不要一下吃進大量的洋芋片、薯條等食品,並避免吃烹煮到深棕色或焦黑的食物即可。
詳全文

運動健康:
3種錯誤觀念,當心運動傷害不減反增!
康健雜誌
2019/05/22 作者 / 廣告企劃製作 · 出處 / 廣告企劃製作
運動後的疼痛真的只代表「有運動到」?小心可能是身體正發送求救警訊。
我們知道若身體長久不動,便容易像零件生鏽一樣慢慢失去功能。但其實,過於高強度的鍛鍊對肌肉與關節也會同樣造成巨大的傷害,有時候你所認為的「有效運動」,也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變成長久病痛的罪魁禍首。

(1)痠痛就是有運動到?運動後的痠痛,到底有沒有需要治療?
許多人總認為運動就是要做到腰酸背痛,做得「有感」才是真的讓身體動起來,甚至進行了很多身體也吃不消的高強度高頻率運動,接著忍受好幾天的痠痛。運動過度,心態逞強是大忌,尤其很久沒運動,在突然運動之下就更容易受傷,復健科醫師侯鐘堡醫師便分享,一般的運動過度造成的遲發性肌肉痠痛,在運動後的兩到三天發生,最長一個禮拜便會自然消除,疼痛超過七天就是運動傷害了,若是同個部位反覆性地疼痛,便不該排除該部位或關節受傷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運動訓練更著重在持之以恆,頻率約一週三次更勝於單次地激烈運動,讓身體控制在肌肉有點痠痛甚至不痠即可,絕不要因這禮拜少做一次,就在第二次加強運動強度「補回來」,強迫自己運動過度。

(2)「不痛」就沒事了?只消除疼痛感,卻沒有從根本改善病痛
單純以疼痛做為評估標準其實是不準確的。對於慢性退化的受傷而言,服用止痛藥雖能緩和疼痛但並非長久之計,甚至只能說是揚湯止沸的作法。
正確的方式應該要找到確切的傷痛位置,並進行「緩解、治療、治癒」的過程,而非一味地止痛消炎,掩蓋目前所見的問題。

(3)治療後就藥到病除?其實你能做的比醫生更多
那麼在傷害發生後,找診所打了針、服過藥、開完刀就真的好了嗎?
其實並不然,侯鐘堡醫師表示復健科醫師治療時,不疼痛只是基本。受傷地方的「功能」還未恢復之下就貿然回去激烈運動,受傷的機會就會高許多。
因此在治療的中後期加入功能性訓練也是相當重要的,畢竟唯有在運動時適度控制強度,受傷後透過PLT或PRP補足受傷組織養分,以及治療後鍛鍊周邊肌肉以防範未然,才能避免反覆受傷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侯鐘堡醫師就曾遇過一名患者,打羽毛球後膝蓋不舒服,在冰敷和吃止痛藥消腫後,膝蓋一直有卡卡怪怪的感覺,還會發出喀喀聲響,後來診療後才發現是膝蓋前十字韌帶撕裂傷,最後透過增生注射治療以及適度的復健,重拾繼續跑步、運動打球的樂趣。

運動傷害治療效果不佳,只是還未找到適合的療法
許多愛運動的朋友,在運動傷害造成後,難免會遇上服藥或復健效果皆有限,幾次療程下來令人心灰意冷的情況,但醫師強調治療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現在也有許多新型療法可供選擇。
因此若患者不希望開刀,而單純靠復健效果又不滿意,有比較先進的治療也可多方詢問,不用太過灰心,最主要的還是找出病灶點,請醫師判斷傷勢並積極治療,而非盲目地長期吃止痛藥、嘗試偏方或民俗療法整骨等拖延病情,如此一來才能真正享受運動帶來的益處,免除後顧之憂。
詳全文

疾病健康:
糖友忙到忘記服藥!當心併發心血管疾病少活12年

早安健康
2019-05-02 新聞中心蔡菲麗


一名50歲男性,因工作長期日夜顛倒,也沒有運動習慣,體態漸寬,來到診間時,發現已罹糖尿病,且糖化血色素超過8.5%。剛開始治療時,因為工作忙碌,有一搭沒一搭的服藥,雖有再加上其他單方藥物降糖,但血糖控制仍不見起色。後來經醫師建議轉換使用有健保給付的口服複方新藥,一天只需服用一次,對於忙於工作的患者來說,較方便且不易忘記,這名糖友在按時服藥、運動與飲食的積極管控下,糖化血色素目前已降到6%。

「糖友控糖不佳與服藥遵從性有關!」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王舒儀醫師表示,若糖友長期糖化血色素數值高於7%,就要小心可能就會出現慢性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等小血管病變,甚至衍生心血管疾病。一旦併發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平均約減少12年壽命;也就是說,如原本可活至70歲,但因控糖不佳併發心血管問題,可能在58歲就會提早離開,而這個年齡本該是要退休享福的。

王舒儀醫師提到,以前面提到的診間案例為例,當糖友的糖化血色素超過8.5%時,已超過衛福部健保署的控糖建議(糖化血色素在7%以下),此類糖友心腎器官病變的風險較高,而現在已有通過健保給付的複方口服藥物,若與第一線降糖藥物併用,是目前可改善最多種糖尿病致病因子的藥物;另外這類藥物一天一顆且顆粒小,能幫助提升服藥便利性,建議可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藥物處方。

糖尿病在照護上需顧及許多面向,如血糖、血脂、血壓再加上體重等,王舒儀醫師特為糖友設計一套「控糖攻略」-「吃」、「藥」、「動」,便於糖友在平日治療或者是放假期間,仍可自我提醒,持續控糖。吃-民以食為天,糖友不是不能「吃」,而是要聰明選,參考三少一多的飲食準則,少糖、少油、少鹽,高纖維飲食,能避免血糖過度波動。持續用「藥」不能停,連假時節,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記得備妥藥量,定時定量服用藥物,不得自行增減或間斷。健康「動」起來,秉持能動就不要站,能站就不要坐原則,多動能穩定血糖,同時控制體重。複雜的糖尿病照護問題就能獲得改善。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