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07月份 健康新聞集錦

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聽說吃蛋對心血管健康有害,所以最好不要吃?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發布日:2021/07/22 

       雞蛋對健康有益還是有害?全球專家已辯論多年,癥結點在於「蛋黃」中有大量的膽固醇,可能對心血管患者有潛藏風險。惟營養與健康的研究受很多因素影響,判斷蛋的攝取量時,應同時考慮個人的健康與代謝情形。

       雞蛋不是只有膽固醇,還有高品質的蛋白質,大量的微量營養素如鎂、鉀、鈣、銅、鐵、錳、鋅、膽鹼等,及大量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A、E和K以及抗氧化劑如葉黃素。另雞蛋營養成分可減少氧化自由基生成,有保護心血管效果。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約75%由肝臟生成,約25%則由飲食中而來。其實食物中的膽固醇主要含在動物性來源的食品,如豬肉、雞肉、牛肉等,尤其以內臟類如雞心、豬心、豬腰子、豬腸、豬腦等及吻仔魚、小魚乾與蛋黃、蟹黃、魚卵等含量較高。

       建議均衡飲食、適量攝取及健康烹調方法(如水煮蛋、蒸蛋、蛋花湯)以減少攝取過多的油脂,並依飲食指南建議,每日攝取足夠的3份蔬菜與2份水果,搭配規律運動,無需特別限制食材的種類,以免造成相關營養素的缺乏。若有飲食上的疑問,可尋求營養師提供專業協助,就能吃的更健康、更有品質。

資料來源: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aspx?nodeID=178 

詳全文

 

老人健康

銀髮族養生夯 食藥署:誇大廣告要當心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826期 2021/07/16

       隨高齡人口攀升,以銀髮族為目標客群的保健食品也蓬勃發展。食藥署在109年針對各類電子媒體廣告販賣的各式食品進行調查,發現許多針對高齡者的行銷手法,例如:「…白藜蘆醇多酚可活化細胞,快速修復老化狀態…」、「…針對2萬名45~70歲的肥胖患者臨床試驗,成功改善30種肥胖原因,特別是更年期肥胖、代謝症候群肥胖、無法運動造成肥胖、老年鬆垮肥,100%有效…」等,宣稱具有預防或治療效果,可能使長者因誤信而購買,輕則傷財、達不到效果,重則可能延誤就醫、錯失黃金治療期。

違規廣告,處以罰鍰

       為維護國人健康及消費權益,針對違規業者,食藥署已請衛生局依法查辦。根據統計,109年度全國裁處違規食品廣告共3,083件,罰鍰達新臺幣1億1,132萬元,廣告違規率已由99年的13.9%降至109年的4.77%。民眾可至到食藥署「違規食品、藥物、化粧品廣告民眾查詢系統」(網址:http://pmds.fda.gov.tw/illegalad/)及「食藥膨風廣告專區」(網址:http://www.fda.gov.tw/TC/news.aspx?cid=5085)查詢,做為日後選購產品的參考。

       食藥署呼籲:食品主要提供人體營養素及熱量,並不具醫療效能,切勿輕信過於神奇、吸引人的廣告。若有不適,應尋求正規醫療管道就醫,並配合用藥、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才是維持健康的根本之道。

詳全文

 

生活健康

防疫清潔專用酒精&藥用酒精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826期 2021/07/16

詳全文

 

用藥健康

吃藥能配飲料嗎?您不能不知的服藥禁忌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826期 2021/07/16

 

      「吃藥要記得配溫開水喔!」這是藥師在發藥時常說的小叮嚀。所謂的溫水,大約是從室溫25℃到不超過體溫的37℃之間。但民眾常會忘記或求一時方便,直接以茶、果汁等飲品服藥。這不僅會影響療效,還可能提高不良反應發生的機率。食藥署提醒民眾,除非藥品有特別標示,否則服藥時仍應配服溫開水為主

服藥時,不能不知的藥品交互作用

        日常飲食中,很容易因一時不慎發生藥品交互作用,食藥署叮嚀民眾在服藥時應多加注意且避免以下情形 :

一、酒精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因為酒精除了可能影響藥效,還可能增加副作用。例如:酒精會增加胰島素降血糖作用,導致低血糖的風險、增加止痛藥acetaminophen肝毒性風險、增強安眠藥中樞神經抑制作用,更會與抗生素、血壓藥等產生交互作用,甚至可能因嚴重低血壓、低血糖而導致休克。

二、葡萄柚或柚子

       葡萄柚或柚子中含有抑制肝臟代謝酵素的成分,可能影響某些藥品的代謝,使其在血中濃度增加,提高不良反應發生率,甚至產生嚴重副作用。可能影響的藥品包括 : statin類降血脂藥、免疫抑制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這類降血壓藥等,若正在服用上述藥品,應避免食用。

三、紅麴、納豆

       紅麴和納豆具少量降血脂功能的成分,在服用降血脂藥品時若大量攝取,可能會使藥品在血中濃度增加而導致副作用產生,像是橫紋肌溶解,嚴重甚至會導致腎衰竭,應避免併用。

四、含咖啡因的飲品

       咖啡、可樂、茶等含有咖啡因,會增加氣管擴張劑的作用,且降低安眠藥的效果。當服用某些種類的抗生素、避孕藥、降血壓藥或抗心律不整的藥品,會降低咖啡因的代謝,使體內咖啡因濃度增加,進而提高咖啡因副作用的發生機率。

       食藥署呼籲:若是不知道自己的飲食是否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除了在領藥的當下可詢問藥師,也可利用住家附近的社區藥局進一步詢問,藥師都會給予最適切的諮詢和用藥指導。

詳全文

 

疾病健康

肝病免緊張如果沒有明顯症狀,就不需要接受檢查及治療?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21/07/16 

一、國內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約13,000人,肝癌更是高居癌症死因第二位。且大部分肝病並沒有明顯症狀,民眾容易因警覺性不夠而延誤就醫。感染B、C型肝炎後每4人有1人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是造成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目前C肝口服新藥之治療成功率達98%,早期發現並接受適當治療,可避免演變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三、國民健康署於去(109)年9月28日起擴大放寬年滿45至79歲民眾(原住民提前至40歲),都可接受終身一次的B、C型肝炎篩檢服務,以早期發現、提供適當治療。如果不符前述年齡資格,且尚未做過B、C型肝炎篩檢者,則可利用健康署提供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進行肝功能之GPT、GOT等項目檢查,檢查結果肝功能異常者,則可依醫師建議,接受健保給付必要的病毒性肝炎檢驗、追蹤及治療。

四、目前全國有6千家醫療院所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符合資格民眾可至醫療院所接

受檢查,如為原住民身分,請攜帶戶口名簿,院所名單可至國民健康署網站查詢【連結路徑:首頁>健康主題>預防保健之公費健檢>成人預防保健>提供服務院所查詢,請於該頁面項目「8.預防保健」點選「成人預防保健」】,並請事先向醫療院所洽詢服務時間及掛號費等事宜。

資料來源:本署官網

詳全文

 

食安健康

芋頭還是姑婆芋?不明植物不採不食!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825期 2021/07/09

       食藥署近年接獲數起姑婆芋食品中毒案件通報,103年及106年皆曾發生民眾在自家菜園將姑婆芋誤認為芋頭煮製餐點,食用後出現口腔麻痺、喉嚨痛等症狀,而109年則發生民眾至便當店外帶餐點食用後,出現喉嚨痛等症狀,該食品檢體經檢驗後確認為姑婆芋。姑婆芋分布於台灣全島海拔兩千公尺以下的山區林下、河邊或陰濕之地,春天會結紅色小漿果,全株之汁液及塊莖有毒,其葉子為愛心形,葉脈較明顯,水珠於葉片上無法凝結,地下莖細長,且偏黃色;而一般芋頭葉片為盾形,葉脈較不明顯,水在葉面上會形成一顆顆小水滴,其地下莖具有紫色斑點。姑婆芋與芋頭外觀相似,兩者在野外不容易辨識,不慎便可能造成誤食。

       部分有毒植物,即使經驗豐富的專家也難以辨識,且植物的外表亦可能具有毒成分,在摘採過程中容易誤觸毒液,民眾應避免自行採摘或食用來路不明的植物,餐飲業者供餐時,要先確認該食材的來源。不同種類有毒植物所引起的中毒症狀不盡相同,輕則腸胃不適,重則傷害中樞神經系統。若民眾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時,應第一時間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另外,芋頭中的不溶性草酸鈣、水溶性蛋白質及鹼溶性酚類等成分會產生交互作用,使皮膚劇癢,且食用未煮熟的芋頭可能出現嘴麻的現象,因此芋頭料理務必要澈底加熱後再享用。

        更多預防食品中毒相關資訊,歡迎至食藥署網站之「防治食品中毒專區」(http://www.fda.gov.tw/TC/site.aspx?sid=1816)查詢;亦可追蹤臉書粉絲團「食用玩家」及食藥署官方LINE,獲得正確的食品中毒防治訊息。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