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10月份 健康新聞集錦

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美食外送夯!食藥署提醒三大原則不要忘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840期 2021/10/22

近年來各大美食外送平台興起,民眾隨時隨地、不用出門就可以在App或網頁直接訂購飲料及美食,大大提升享用美食的便利性,而餐飲業者們也紛紛加入外送及外帶服務,讓民眾能接觸更多元的美食。不過下單前⋯⋯修但幾勒!要看清楚網頁資訊喔!食藥署在此提供給民眾「聰明點,安心吃」的三大原則:

(1)店家資訊透明,表示負責 
   建議消費者選用清楚揭露營業地址、連絡電話及產品資訊的店家,因為店家願意自我揭露資訊,相對也較願意為自己的餐飲產品品質負責。 
(2)參考網路評價,謹慎下單 
   各美食外送平台都有評分機制,於下單前可參考評價及仔細閱覽訂餐頁面所載資訊。 
(3)仔細確認品質,食在安心 
   餐飲業者、外送員應自主管理,確保食品製作及運送過程之衛生安全無虞,消費者在取餐後、享用餐點前,也要留心餐點品質、顏色或氣味是否異常。 
   食藥署提醒民眾:若想不出門也能享受美食,千萬別忘記前述原則,既享受外送的方便,也保障用餐的安全!民眾若有任何消費上的疑難雜症或爭議申訴,可撥打1919轉3,將轉接至各地方政府消費者保護服務中心,由專人提供服務。

詳全文

 

用藥健康

管制藥品是什麼?您我都可能遇到!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838期 2021/10/08

 不少民眾在藥局領藥時,看著藥品上的說明可能會產生疑問,「為什麼我的藥品中有第四級管制藥品?這是什麼?」「為什麼我要在這張處方箋上簽名?」等各種疑問。 
   究竟「管制藥品」是什麼?所謂管制藥品,是指成癮性麻醉藥品、影響精神藥品以及有加強管理必要之藥品,且這些管制藥品僅限醫藥及科學上使用。 
管制藥品,限供醫藥及科學之需用 
   目前我國的管制藥品依習慣性、依賴性、濫用性及社會危害性的程度,共分為四級管理,第一級、大部分的第二級及少部分的第三級為麻醉性止痛藥品,如嗎啡(Morphine)、吩坦尼(Fentanyl);大部分的第三級及第四級管制藥品為鎮靜安眠藥,如氟硝西泮(Flunitrazepam,俗稱FM2)、佐沛眠(Zolpidem)。 
   醫藥上使用管制藥品,例如:開刀麻醉、治療焦慮症、失眠時使用的抗焦慮劑、鎮靜安眠藥等。民眾經醫師看診後,需憑醫師開立之處方箋至藥局領藥,若領取的是第一級至第三級管制藥品,則須另憑身分證明簽名領受。此外,如因醫藥教育研究試驗使用管制藥品時,應先向食藥署申請核准後始得使用。

自行停藥,恐造成戒斷症候群 
   食藥署叮嚀:使用前應看清藥袋標示,瞭解用法、劑量與服藥時間,不可自行增減藥量;如欲停用管制藥品,務必與醫師討論,否則容易產生戒斷症候群或反彈性失眠。 
   管制藥品具有成癮性及濫用性,在使用與管理上比一般藥品嚴謹。若在非法情況下不正當使用,不僅會對健康造成傷害,還會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民眾切勿以身試法。

詳全文

 

嬰幼兒健康

小兒用藥四大疑惑!藥師為您解答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837期 2021/10/01

孩子是爸媽心中的寶貝,若是小孩不舒服或生病,家長與其他照顧者一定會很擔憂!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陳巧丹藥師針對兒童用藥安全常見疑慮一一解惑。 
(1)兒童用藥一定要選擇兒童製劑嗎?可以用大人的藥丸錠劑磨成粉、或剝一半給小孩吃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兒童用藥安全報告指出,兒童用藥錯誤的發生率為成人的三倍,主要與劑量錯誤有關。「兒童不是縮小的大人」,由於兒童器官發育尚未成熟,代謝藥品的能力與成人不同,因此,用藥劑量需依照體重或年齡精算,且應優先使用易於依照年齡或體重進行劑量調整的「兒童專用製劑」。 
   所謂的「兒童專用製劑」,多為兒童親善口味,劑型設計方便兒童吞服,且常搭配量具或餵藥器來輔助給藥,協助家長在餵藥上更便利、更容易掌握劑量。若醫師處方每次服用½或¼錠時,建議購買切藥器,並於服藥前將藥品切割,取得正確劑量。給藥時,可以用湯匙將切割後的藥錠壓碎,再泡溫水服用。 
 (2)小孩這次生病的藥沒吃完,下回還可以吃嗎? 
   開封後的藥品隨著保存環境不同,可能會影響效期,進而影響藥效,尤其是藥品磨粉後,安定性會變差,因此,未用完的藥品不建議下次再服用。此外,每次的病情不一定相同,若服用上次沒吃完的藥品,不僅無法對症下藥,還可能延誤病情,甚至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 
(3)小孩把藥吐出來了,我應該再餵他一次嗎? 
   孩子吐藥時有所聞,若服藥後馬上嘔吐,原則上可立即補服相同藥品;若是服藥後半小時以上才嘔吐,則不需再補服。假如不確定是否應該補服藥品,可致電諮詢醫師或藥師。 
(4)藥品可以混入牛奶或果汁中,再給小朋友吃嗎? 
   除非有特別指示,口服藥品應以常溫開水服用,以免產生食品和藥品間的交互作用。藥品磨粉確實比較苦,必要時可嘗試加少許糖漿掩蓋味道。若是服藥的順從性不佳,可請教醫師能否開立兒童專用製劑,減少小朋友排斥服藥。 
   食藥署提醒:通常藥師交付藥品時會提供正確的藥品資訊與用藥指導,家長若不清楚藥品使用方式,可立即向藥師諮詢,確認正確使用方法。服用前也應核對藥袋上的資訊,隨時注意孩子服藥後的身體狀況,才能共創更安全的兒童用藥環境。

詳全文

食安健康

仙人掌桿菌食品中毒 食藥署:當心三大可能原因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837期 2021/10/01

臺灣夏秋天氣普遍高溫,各級學校在剛開學、迎來新學年的這段期間裡,如果提供師生的餐點在製作過程稍有不慎,可能發生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引起的校園食品中毒案件。 
常見於米飯類與肉製品 
   仙人掌桿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容易經由灰塵及昆蟲傳播污染食品,可由細菌本身或由細菌產生的毒素而導致食品中毒,引起的症狀分為嘔吐型及腹瀉型兩類,常見於米飯等澱粉類製品及香腸、肉汁等肉類產品。 
   仙人掌桿菌為了生存,在缺乏養分的惡劣環境下,會形成耐熱孢子,等到了適合生存的環境,孢子才會萌發並開始繁殖。因此,造成食品中毒的可能原因,與「環境衛生不佳」、「食品未澈底加熱」及「餐點製備後於室溫下貯存過久」等情形有關。當供應學校的餐點製作完畢後,未熱藏保存在60℃以上;或路途遙遠、運送時放置在室溫的時間過久;或是餐點沒有儘速享用時,其若含有仙人掌桿菌孢子便可能萌發,使細菌生長並產生毒素,被吃下肚後很可能會造成嘔吐及腹瀉等不適症狀。 
 

牢記預防食品中毒的五要原則 
   食藥署也叮嚀,為了預防食品中毒,學校及業者除了要隨時注意環境清潔與衛生,避免食品受到灰塵或病媒等污染之外,也要注意食品是否有澈底加熱煮熟,且在餐點製備完畢後,儘速食用,避免放置在室溫下太久。 
   師生在學校飲食或課程中自行烹調時,應注意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澈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

詳全文

生活健康

認識失眠

詳全文

疾病健康

慢性腎臟病患者飲食禁忌多,是不是少吃點就不會有問題?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發布日:2021/10/14

一、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而言,除遵照醫囑積極配合治療與用藥外,在飲食及營養介入方面,亦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特別是腎臟病晚期及洗腎患者,每日攝取總熱量多寡與均衡的飲食格外重要,若僅僅是少吃,又沒有遵守以下飲食原則,很可能會導致腎功能加速惡化的風險。
(一)應遵守「低蛋白飲食原則」,蛋白質攝取量應為0.6-0.8g/每人每公斤體重,並以優質的蛋白質作為主要首選,如雞肉、魚肉及黃豆製品等。
(二)需避免食用高磷且營養價值較低的食物,如加工食品、內臟類、汽水、乳製品等、在飲食方面,則需減少食用烹煮的湯汁及高磷高鹽醬料的使用。
(三)由於腎功能下降導致排鉀能力的減弱,為避免高血鉀的風險,需注意避免食用高鉀食物,常見如香蕉、番茄、楊桃及火龍果等水果,蔬菜建議川燙後油炒或油拌,避免生食,也需減少食用湯汁、菜湯及低鈉鹽調味料。
二、慢性腎臟病患者在飲食上有相關疑慮,謹記勿聽信偏方,建議可與主責醫師、營養師諮詢與討論,以掌握您腎病照護,確保健康。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