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05月份 健康新聞集錦

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為什麼保久乳可久存?專家:殺菌是關鍵!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922期 2023/05/19

牛奶是國人非常喜愛的飲品之一,但同樣是牛奶,為何鮮乳必須冷藏保存,且效期只有幾星期,而保久乳卻可以在室溫中放好幾個月呢?關於這個疑惑,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陳明汝教授為大家解開保久乳的秘密! 
乳品能「保久」,殺菌步驟是關鍵 
陳明汝教授說明,鮮乳跟保久乳的原料同樣是乳牛分泌的生乳,但製作過程不同。鮮乳是使用「巴氏殺菌(巴斯德殺菌)」的方式將牛奶殺菌,此殺菌方法的加熱溫度較低,只可殺死讓人致病的壞菌,但其他微生物仍可存活,因此鮮乳需要冷藏且保存期限短。而保久乳在製作時,會將牛乳中的微生物與孢子全部殺滅,使微生物無法繼續生長,因此可以長期存放。 
玻璃瓶裝保久乳是將巴氏殺菌後的鮮乳裝瓶,再以高溫高壓滅菌,過程中有較長時間的高溫,會讓牛奶產生「褐變反應」,使顏色變得較深、也會產生一些風味物質,這也是為什麼鮮乳與玻璃瓶裝保久乳喝起來的味道不一樣。鋁箔包裝的保久乳,則是直接將生乳以攝氏135度以上的高溫滅菌,並在無菌環境下充填包裝,這種方式殺菌加熱時間較短、褐變反應較輕微,因此喝起來的味道也和鮮乳較相似。

陳明汝教授提醒,保久乳可以存放長達半年以上,但光照、高溫都可能加速保久乳的變質,建議保久乳需儲存於陰涼處,避免陽光曝曬與高溫環境,才能保持穩定的質性,喝得更安心!
詳全文

食安健康

包裝食品過敏原警語 不漏看安心吃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923期 2023/05/26

詳全文

生活健康

勤洗手、避生食,有效對抗諾羅病毒!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920期 2023/05/05

諾羅病毒,可說是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之一!它的傳染力與傳播力快速且廣泛,僅約1至10個病毒顆粒就可能致病。諾羅病毒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例如接觸患者污染的水或食品、與患者密切接觸,或吸入患者嘔吐物產生之飛沫而感染。另外,若生蠔或文蛤等貝類水產品遭諾羅病毒污染其生長水域,民眾又生食或未澈底加熱,就可能發生嘔吐、水樣腹瀉、肌肉酸痛、倦怠等食品中毒症狀。 
小心食用貝類,澈底加熱最安全 
特別注意的是,酒精無法殺死諾羅病毒,因此,在製備及烹調食材之前,務必先用肥皂確實洗手,才是預防諾羅病毒感染的不二法門。 
此外,應慎選食材來源,並將生、熟食分開處理,避免交叉污染,食品也要充分加熱後再食用,尤其是貝類,應避免生食,煮到殼開後、滾一會兒再享用,才能有效預防諾羅病毒食品中毒。 
若有疑似症狀,先用漂白水消毒環境
不論是製備食品的餐飲從業人員,或自行在家烹調的民眾,應注意自己的健康管理,並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若已感染諾羅病毒或出現疑似症狀,建議使用0.1%漂白水消毒環境,被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環境建議使用0.5%漂白水消毒,也應在身體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之後,才可以從事接觸食品的工作。

食藥署提醒,預防食品中毒,記得「洗鮮分熱存」五要: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澈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與二不:不要飲用山泉水、不要食用不明的動植物。如此才能在大啖美食之餘,吃得安心又放心。
詳全文

疾病健康

治療失眠,藥物不是唯一!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921期 2023/05/21

臨床上治療失眠,安眠藥並非唯一的治療方式!謝懷德醫師表示,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例如:膀胱過動、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造成睡眠干擾或中斷而導致失眠。因此,醫師在治療失眠時,需同時瞭解與治療導致失眠的原因,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睡眠認知行為治療,找出根本原因 
目前失眠症的治療指引中,首先會建議原發性失眠症患者先進行非藥物的「睡眠認知行為治療」,找到引發失眠的內在與外在原因,並透過睡眠衛教、調整睡眠環境、放鬆訓練、記錄睡眠日記等方法,改變對睡眠的認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建立良好的環境來改善睡眠問題。 
研究發現,睡眠認知行為治療的效果會比單用藥物治療有效,而且效果可以延續更久,並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助眠藥物則建議用於第二線治療,當失眠問題持續無法改善時再使用。 
食藥署叮嚀,當有失眠問題時,應就醫尋求專業治療,若醫師開立佐沛眠等助眠藥物時,務必遵照醫囑的劑量與建議時間使用,才能避免產生藥物依賴、過量使用藥物等情形,以確保您的健康與安全。
詳全文

運動健康

太早練肌肉、從事肌力訓練會長不高嗎?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發布日:2023/05/02

國中到高中時期是孩子長高的黃金期,很多家長都會希望孩子高人一等!但是也有人說太早練肌肉會限制身高發展,會長不高,其實只要運動得正確,適量的肌力訓練是可以幫助孩子生長板的發育。

建議青少年從事肌耐力訓練,如跑、跳、蹲、吊單槓或攀爬等動作,避免過重的肌力訓練,建議訓練達肌肉疲勞前的60%即可,如果孩子能從事某種活動最多5次,建議訓練不超過3次,過重的重量對於青少年的發育與成長,就有可能會發生負面的影響。另外,也可運用如彈力帶及啞鈴等器材,對抗自己體重的動作也是很好的運動方式。最後,除了運動影響外,良好的飲食和充足睡眠也是影響身高的關鍵因素。
資料來源:全民身體活動指引
詳全文

用藥健康

口服降血糖藥,三大重點要掌握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920期 2023/05/05

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病友。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不容小覷,若血糖控制不當,可能導致血脂異常、心肌梗塞、腎病變等併發症。因此,如何正確使用降血糖治療用藥十分重要。 
口服降血糖藥由於服用方便,無需忍受皮肉之痛,因此成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療用藥。食藥署提醒口服降血糖藥的三大注意事項,確保民眾安心用藥,穩定血糖不飆升: 
一、遵照醫囑服用藥品: 
使用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Meglitinide類等降血糖藥品,以飯前 30分鐘服用效果佳,服用後要特別注意發生低血糖的副作用;雙胍類藥品(Biguanides)建議於餐後立即服用,以減少腸胃道不適;甲型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藥品(α-glucosidase inhibitor)的最佳服用時機則是與碳水化合物同時服用。服藥前應按照醫師或藥師指示,或依照藥品說明使用,包括服藥時間、劑量與服用方法等。 
二、注意藥品副作用 : 
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未進食,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副作用,一旦有低血糖症狀(如冒汗、心悸、頭暈、無力、發抖等),應立即服用2塊方糖或喝半杯(約120 c.c.)含糖飲料,每10分鐘一次,直到症狀改善,如未改善,則須立即就醫。少數服用口服降血糖藥者,會有胃部不適或皮膚疹等相關副作用,應儘快回診,與醫師討論用藥方式。
三、不聽謠言、不吃來路不明的藥品 : 
坊間流傳「長期服藥容易傷腎」「吃久了,藥量會不斷增加」等說法,導致患者有錯誤觀念,在血糖控制穩定後,擅自將藥品減量或停藥。如此可能造成血糖控制不穩,易引起併發症、甚至使病情惡化。此外,不少長輩聽信旁人介紹購買來源不明的偏方藥品,都可能延誤病情與傷身。 
食藥署提醒,糖尿病病人應遵照醫師醫囑服用藥品,並注意服用時間,隨時留意血糖變化。別忘了,控制糖尿病有賴於飲食、運動和藥品三者配合,也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民眾也可上食藥署「藥博士,正藥說FB粉絲團」,強化用藥正確認知!若有任何用藥問題,也可諮詢專業藥事人員,讓用藥安全獲得更大保障。
詳全文

嬰幼兒健康

劇烈搖晃嬰兒是種虐待! 照顧寶寶小錦囊 「3不2要」放心上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發布日:2023/05/29

新聞報導時有所聞,家長或照顧者為了安撫哭鬧不停的嬰幼兒,選擇握壓住嬰幼兒手腳、肩膀或胸廓,甚至以劇烈搖晃方式,或是放在大腿上劇烈晃動,造成寶寶嘔吐、意識不清等情事。根據統計,這種劇烈搖晃導致的嬰兒受虐性腦傷死亡率達25%,而存活者有80%可能有失明、癱瘓、學習或語言障礙等終身失能的情況。國民健康署提醒,當寶寶哭鬧時,應採取正確的作法安撫,牢記「3不2要」原則,可以避免憾事的發生。 

「嬰兒搖晃症」改名為「受虐性腦傷」  避免民眾對於「搖晃」定義過與不及 
依據臺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劇烈搖晃嬰兒是一種嚴重的身體虐待,常發生於未滿3歲兒童,尤其以2-4個月嬰兒最常見。如果在正常照顧下或與寶寶玩耍,而晃動到嬰幼兒頭部,並不會造成寶寶腦部受傷,家長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為避免家長或照顧者的誤解,於2009年美國醫學會與臺灣兒科醫學會正式將嬰兒搖晃症改名為「受虐性腦傷」,目的是要修正民眾對於搖晃的觀念,通常都是非常劇烈的搖晃,才會造成腦部的傷害。 

寶寶照顧錦囊 「3不2要」預防腦傷   
寶寶哭鬧不安,有可能是肚子餓、脹氣、腸絞痛或尿布濕等原因所造成的情緒反應,照顧者在安撫時,請不要用力搖晃嬰兒,國民健康署提醒照顧者在安撫寶寶時,遵守「3不2要」原則: 
不亂晃: 勿雙手抓住寶寶的腋下或把嬰幼童放在大腿上劇烈晃動。 
不拋接: 勿上下拋接嬰兒,或將寶寶直接大力地丟到床上。 
不撞擊: 勿掌摑寶寶臉部或頭部。 
要支撐: 抱起嬰兒時,注意保護嬰兒頭頸部。 
要耐心: 耐心緩和寶寶的情緒,若照顧者因寶寶持續哭鬧,而無法短時間安撫,可尋找其他照顧者替代照顧或以寶寶喜歡的玩具、音樂等用品,轉移嬰兒不安的情緒等技巧。 
兒童健康手冊中的「新生兒照顧錦囊」以及爸爸孕產育兒衛教手冊,提供了更多安撫寶寶的技巧,另外歡迎點選健康九九+網站的影片(https://reurl.cc/lop1Lv)連結,學習如何防治嬰兒受虐性腦傷。

兒童健康手冊
爸爸衛教手冊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