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愛吃水果,錯了嗎?吃水果NG1 吃錯份量,愈吃愈糟
水果吃起來比蔬菜甜,風味也較好,所以,有許多不吃菜的人卻很願意吃水果,蔬菜1份25大卡,含糖量為5公克,但1份水果的含糖量則為15公克,如果少吃蔬菜就以多吃水果來彌補,容易造成糖分攝取過高的問題,進入人體後會轉化成三酸甘油酯,造成血脂過高的現象。
營養師提醒,喝果汁第一要點是不要去渣,保留水果的纖維;第二要點是控制食用量,不要為了好喝,繼續添加了過量的水果,否則,攝取的熱量也會跟著增加。像水果攤常販售的柳丁汁,約4~5顆柳丁才榨成1杯250c.c.的柳丁汁,這樣1杯很容易就一飲而盡,但其隱含水果份量(4~5顆柳丁)卻已經超過成年女性的1日所需了,而且只喝果汁也無法攝取到水果的纖維,所以還是吃新鮮的水果最好
營養師小叮嚀:
蔬果579 意指
12歲以內兒童每日至少要吃到 5 份蔬果(蔬菜 3 份、水果 2 份)
12歲以上女性每日 7 份蔬果(蔬菜 4 份、水果 3 份)
12歲以上男性每日 9 份蔬果(蔬菜 5份、水果 4 份)
詳全文
膠原蛋白食物大集合
動物性的膠原蛋白食材多半富含脂肪,有時補得不恰當,反而是吃進一堆熱量。而民眾若想補充體內的膠原蛋白,多樣化的攝取脂肪含量較低的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牛奶、蛋、豆類等蛋白質食物,一樣可以取得體內自行合成膠原蛋白的胺基酸原料。而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成年人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理想體重1公克左右,相當於每人每天吃3~8份的肉、魚、豆、蛋類(魚或去皮雞、鴨肉、牛肉約30克,或是豆腐1塊、無糖豆漿1杯或蛋1顆為1份)。
民眾在補充膠原蛋白的同時,也不要忽略最好同步攝取維生素C。張斯蘭指出,維生素C是合成膠原蛋白的重要輔酶,如果缺乏維生素C,吃進體內的蛋白質,就無法順利分解、合成為膠原蛋白。
詳全文
《吃出健康》減肥不能忽視代謝率 慢食、輕食是法則
根據國際營養學界的看法,至少80%的心血管疾病和40%的癌症,是可以透過正確的飲食達到預防目的,健康的飲食習慣應從小培養。營養師建議,盡量採用均衡營養的飲食,維持適當體重。其次,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取,如水果、蔬菜、全穀類及乾豆類。再來,多攝食含維生素A或胡蘿蔔素豐富的食物,如深綠色、深黃色之蔬菜、水果;避免高脂肪飲食,油脂避免高溫油炸及反覆多次使用。
慢食比節食有意義。營養師指出,減肥若用錯方法,不但瘦不下來,還影響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後遺症。惡性減肥的結果多半是代謝率驟降,造成有高達三分之二患者復胖,甚至衍生疾病,不妨以慢食、輕食取代傳統的減肥方式。
詳全文
嬰幼兒健康:
孕期體重學問大 依循3階段補充營養素
「一人吃,兩人補」許多懷孕媽媽都把重點放在寶寶的大小,卻忽略了自己的體重變化,造成孕期體重大幅增加而影響生產狀況。一般而言,孕期大約會增加10~14公斤。
懷孕3期營養需求大不同,正確攝取避免體重增加太快
1)懷孕初期/建議媽媽,除了應注意營養均衡之外,更需要著重鐵質、維生素B群、葉酸及鋅、天然維生素A(β-胡蘿蔔素)的攝取,如:胡蘿蔔、木瓜,牛奶等,除了可以預防貧血的現象發生,還可幫助胎兒神經系統的發展,減緩孕吐的不適。
2)懷孕中期/4~6個月胎兒正快速發育,可補充一些鋅、鈣、維生素D以及鐵質。此外,深海魚類像鱈魚、鮭魚等,含有DHA、胺基酸、卵磷脂、鉀、鋅、鈣等營養,有助於胎兒發育,特別是腦部神經系統。
3)懷孕後期/建議媽媽在懷孕後期,除了需持續均衡攝取營養之外,也需要特別注意鐵質的補充,為分娩做準備。含鐵質食物的來源像:紅肉類、肝臟類、深色蔬菜等。
營養師小叮嚀:懷孕期間媽媽飲食以天然均衡食物為佳,建議媽媽若想額外補充綜合維生素或魚油等營養補充品,可先與醫師或營養師等討論需補充之劑量。
詳全文
小孩也有BMI 當心米其林寶寶
許多父母會有孩子「小時胖不是胖」的迷思,這樣的錯誤觀念不僅讓家長們無意間成了孩子肥胖的幫兇,也帶給孩童健康莫大的威脅。
體重百分位超過97,寶寶健康亮紅燈!
透過衛福部所發的「兒童健康手冊」新版兒童曲線圖來看,一般而言,嬰幼兒的體重百分位如果落在50屬於標準平均值,3以下為過輕,97以上為體重過重,其實超過85就是一個警訊。不過,必須同時將寶寶的身長一起列入考量,另如體重百分位落在90到97的範圍,頭圍、身高落點卻低於50,那麼寶寶就相對過重。
詳全文
老人健康:
更年期婦女腰痠背痛 小心骨質疏鬆已上身
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更年期婦女停經後,骨質疏鬆會明顯增加,每4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也指出,全球約有2億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並且女性過了更年期後,每3位就有1位可能因骨質疏鬆症而骨折。
更年期來臨的婦女到底該如何補鈣呢?停經前的婦女一天應補充500mg鈣質,而停經後婦女一天則應補充1500mg;而且不要大量飲用茶與咖啡,以減少鈣質流失。另外,要想預防骨質疏鬆還得要多運動,以快走為宜,不要跑步,以免容易漏尿,而且不要提重物,也是預防泌尿道漏尿的重要原則。運動可讓身體流汗,不但可使肌肉有力量,還可增加新陳代謝,減少更年期症狀。
詳全文
生活健康:
腸病毒高峰期 謹記9點防感染
每年4~9月為腸病毒感染高峰期,隨著天氣逐漸升溫,腸病毒日趨活躍,以致於感染人數也日趨增加,對此,基隆市衛生局呼籲家長與幼童們,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勤洗手的正確觀念。且在生病期間,遵照醫師建議在家休息,以儘快恢復健康,此外,也要與其他人適度區隔,以避免將病毒傳播給他人。
謹記簡單9要點 降低感染率
1)勤洗手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詳全文
《飲酒問題多》酒精助眠效短 代謝反彈更睡不著
酒精雖然有暫時幫助入睡的效果,但在身體代謝之後反而有中斷睡眠的反彈效用。以酒助眠長期來看不僅無效,還往往讓人愈喝愈多,引發酒精性神經炎或酒精性神經肌肉炎,全身無力。此外,酒精會麻痺大腦神經作用,讓反應、思考、與專注能力都下降,無法有效掌控身體行為,例如酒後駕車。
酒精濃度越高,從嘴巴喝入後,會一路不斷刺激食道與胃部,很容易引起輕微發炎;另外,酒精攝常會引起嘔吐,不但胃酸與酒精導致多次傷害外,若腹部施力太強烈,很可能造成食道與胃交界處撕裂傷。
酒精需要肝臟代謝,過量攝取會造成負擔,因此慢性肝炎患者必須遠離酒精,不然會加重肝臟傷害,造成肝硬化或肝癌;醫師建議,男性飲酒量一天不超過三十公克,約是二罐啤酒,女性則是十五公克,約是一罐啤酒,將意外與疾病風險降到最低。
詳全文
想瘦身先喝「水」!否則免談減重
每日喝2000~3000c.c的水,除了補充一日身體所須的水分之外,更能幫助身體排除多餘的毒素與增加代謝能力,而肥胖族群,減重首要,就是要增加代謝能力,以及把日常生活累積的毒素排出,才能夠瘦的健康。
減重的喝水方式「53535」要訣,即是三餐前三十分鐘喝500c.c的常溫水,餐與餐之間,即早午餐之間和午晚餐之間,各喝300c.c的水,如此加起一天共喝足2100c.c的水,有助於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等效果。因此你還在試盡各種方法減重嗎?每天先喝足2000c.c的水分,拿到減重門檻的首張門票,才能瘦的健康又輕鬆!
詳全文
運動健康:
減重必備持續力 愛上運動7方法
愛上運動的七大方法
①與愛運動的朋友相約 ②用享受的心態運動
③預先規劃好每週運動時間表 ④刻意規劃多樣性運動
⑤運動「遊戲化」 ⑥參加運動比賽 ⑦買教練課程
詳全文
藥品健康:
美:無心血管病史 不需服阿斯匹靈
國食品藥物管理局(AFDA)日前宣布,不建議沒有心血管病史的民眾服用阿斯匹靈以預防中風及心肌梗塞。
根據美國醫療照護研究及品質機構統計,該國有2成民眾每天或每隔1天就會服用阿斯匹靈以預防心血管疾病,AFDA指出,若僅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高風險因子而未曾發病者,目前無臨床報告證實阿斯匹靈具預防效果。
詳全文
疾病健康:
護肝 多穀類蔬果、溫和運動
保護肝臟,營養師林雅恩今天建議飲食採「粗細搭配」原則,以粗糙纖維的多穀類當主食,搭配蔬果為輔,與每天進行溫和運動。
「粗」是指以具有粗糙纖維的多穀類當主食。「細」是指各類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種營養素及膳食纖維。粗細搭配飲食原則可提供足夠的維生素和纖維質,支援肝臟代謝需要營養素,協助荷爾蒙調節及腸胃道代謝;此外,規律運動、多喝水、不過度飲酒、避免吃含添加物加工食品及日常作息也很重要。
詳全文
謹記減鹽4招 遠離中風、胃癌
大部份的加工食品,普遍含鈉量較高,如罐裝食物、速食麵以及香腸等醃製品,唯獨少數的天然食物含鈉量普遍較低,然而,衛生署及世界衛生組織對成人的「鈉」建議攝取量為每日不超過2400毫克,大約為6公克食鹽。
調味料含鹽應少用 美味不減又健康
基隆市衛生局提供4個方法,幫助民眾減少鹽分攝取少用鹽,美味不減少,食之有味:
1)利用蔬菜本身的強烈風味
2)酸可減鹽
3)採用易保持食物原味烹調方法
4)外食族少吃醃製品、少喝湯、少吃泡麵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