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紅肉危害心血管腸道菌是幫兇
醫界、營養學界向來認為,紅肉中的飽和脂肪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不過美國最新動物研究發現,紅肉中的飽和脂肪可能不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唯一兇手,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細胞新陳代謝」期刊(Cell Metabolism)。研究顯示,有些腸道細菌會將紅肉中的「肉鹼」轉化成一些化合物,而這些化合物會加速動脈血管壁硬化,讓動脈血管壁增厚,這可能也是心血管疾病背後原因。
研究作者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米勒家庭心臟與血管研究所研究員史丹利‧哈森表示,身體中每個細胞都需要肉鹼,在脂肪轉化成能量過程,肉鹼扮演重要角色。
過去很多研究證據顯示,紅肉攝取量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息息相關,不過紅肉中的膽固醇、脂肪量似乎不足以讓疾病風險明顯增加,因此還有脂肪以外因素會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人員運用老鼠實驗而有上述發現。研究人員解釋,腸道中居住著許多微生物,其中以細菌為主,細菌種類、數量因飲食、基因因素而有不同;吃東西時,這些微生物也跟著吃下這些東西。
當人們吃進較多肉鹼時,腸道細菌生態就會出現變化,產生更多幫助消化肉鹼的細菌,細菌會將肉鹼轉化為一些化合物,而這些化合物很容易危害心臟健康,促使動脈血管壁變硬、變厚。
詳全文
別把外食風險都放同個籃子 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營養師陳怡靜︰喜歡的餐點別天天吃
外食族總體檢 4大隱憂讓人心驚驚
根據調查顯示,台灣上班族一星期外食5天以上的比例高達八成左右,一日三餐中就可能有兩餐在外,但方便快速的便當、便利商店、速食店、自助餐、小吃攤等卻隱藏了以下的食安危機︰
1. 食材來源的不確定性
由於外食族無法掌控食材來源的安全性,不該出現的毒素無意間吃下肚,可能會造成肝腎負擔過高、過敏,嚴重甚至可能致癌。
2. 衛生安全無法掌握
店家的環境清潔、烹調衛生與否是外食族群的一大隱憂,尤其當餐廳廚房環境不透明化,業者是否替消費者的飲食衛生與安全嚴格把關,端看良心。
3. 食物烹調溫度過高
外食中常見的燒烤、高溫油炸等方式,除了高溫烹調本來就會讓食物營養流失之外,油品的好壞、是否適合高溫也有疑慮,「1百度以上就算是高溫了,而且即使使用適合油炸的食用油,油在持續的高溫之下容易變壞、產生自由基,甚至劣變產生致癌物質。」長期使用下來容易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引發過敏惡化、心血管疾病增加、甚至罹患癌症。根據調查,九成以上的慢性病其實都是跟身體發炎有關,而壞油或高溫烹調的食物就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4. 飲食比例嚴重失衡
外食族通常認為吃飽就好,不注重飲食比例,經常一碗麵、一盤炒飯就解決一餐,整天下來,通常澱粉量攝取過多,蔬菜水果卻少得可憐。
飲食比例的嚴重失衡,讓外食族普遍落入多肉、高油、高澱粉、高糖、重鹽、少纖維質、缺維生素的不良飲食習性中,影響健康。
除了上述的外食危機,陳怡靜強調飲食的時間與份量也很重要,而外食族最容易有以下的飲食壞習慣︰
1.誤餐或沒吃
工作忙碌的外食族,用餐時間不固定,還可能向後延,2、3點才吃中餐的結果,就是更晚吃晚餐,或變成吃宵夜,造成血糖不穩,而身體長期處在害怕飢餓(不知道何時會供給熱量)的狀況下,自然容易囤積脂肪,造成肥胖。
2.吃太快或邊吃邊工作
看起來三餐定時,但狼吞虎嚥不僅會影響吸收與消化,還可能會因為中樞神經尚未接受到「吃飽了」的訊號,導致吃太多。
3.攝取太多額外的點心和零食
上班族除了愛團購美食,也經常在辦公桌準備餅乾、蜜餞等零食,容易過度攝取熱量。另外,手搖飲料也是健康殺手,含糖量高、食品添加物多,喝太多也容易讓人沒有空間攝取足夠的白開水。
詳全文
現榨果汁好健康?營養師:只是在喝「糖水」
愛喝果汁要注意 當心喝下的全都是熱量
國泰健康管理李宜芳營養師表示,現榨果汁的優點在於能幫助外食及挑食的民眾,補充少數營養,但缺點是會喝下熱量、糖份及減少膳食纖維的攝取,且它的潛在危機與影響也會在喝下的過程中慢慢累積。對此,營養師整理出2點容易忽略的果汁問題,希望民眾飲用的頻率能減少,且盡量以食用水果原樣來取代果汁。
1)果糖攝取過量/水果本身含有豐富果糖,但有多數店家仍會添加果糖,一旦果糖攝取過量,在體內無法完全在消化掉,就會轉換成脂肪,儲存在細胞內,不僅如此,也會造成三酸甘油脂過高,膽固醇、脂質等存在血管中,進而引起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
2)營養素受到破壞,喝下大多是糖分/水果在榨汁的過程中,接觸到的面積大,容易產生氧化反應,進而破壞維生素、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等成分,使得民眾從中攝取到的營養素少之又少,喝下的大多都是糖份。
製作過程不乾淨 恐引起急性腸胃炎
果汁除了在營養攝取上會造成營養不足、熱量攝取過多等問題,就連在製作的衛生環境上,若未整理乾淨,也會讓民眾喝下許多細菌。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顏宗海醫師則表示,市售現榨果汁容易有水果放久、杯子受到環境汙染、製作過程受到汙染的危機,一旦受到汙染,就會出現金黃色葡萄菌、鏈球菌、大腸桿菌3種常見的細菌,若民眾不小心吃下肚,輕者會引起急性腸胃炎,包括噁心、嘔吐等,嚴重者則會發燒,但對於老人、嬰幼兒及抵抗力差的人而言,則有引起敗血症的疑慮。
最後,營養師提醒民眾,直接攝取水果本身,不僅可補充到最完整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等,更能增加飽足感,且不同水果中也有著不一樣的植化素,若能多元攝取,則可保護身體對抗外界汙染。
詳全文
嬰幼兒健康:
季節交替 過敏比例增3成!醫師:寶寶喝母乳可預防過敏
馬偕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過敏免疫科朱斯鴻在兒科多年的觀察,特別提醒新手爸媽,就算孩子現在沒有過敏的跡象,也別失去防備之心。隨著寶寶成長,接觸的環境變多,長期累積之下,發生過敏的機會也就相對增加,一旦出現過敏症狀,就很難控制了。他建議父母,可透過內在飲食來調整小朋友的體質,也務必掌握3歲前預防過敏的關鍵期。
朱斯鴻進一步說明,在寶寶過敏預防的方法中,內在體質的調養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應從寶寶的飲食下手。正因為母乳是寶寶最佳營養來源,所以建議媽媽們應盡可能哺餵母乳,因為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及抗發炎因子可對抗進入體內的過敏原,給寶寶最好的保護。
朱斯鴻也提到,寶寶一歲後銜接母乳,可採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它經過水解技術將牛奶中的大分子蛋白質轉化成小分子蛋白質,並切斷蛋白質中的誘發分子,可進而調整體質,讓寶寶體內產生防護力。醫學研究也證實,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的營養價值相當好,能讓寶寶健康成長發育。
詳全文
老人健康:
常做伸展操 預防肌少、骨鬆
年長者肌肉、骨質易流失,需靠運動補強。林口長庚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指出,美、澳、港研究都證實,保持運動習慣,可增加脊椎骨、大腿骨及頸骨等部位骨質密度,並大幅降低因跌倒而骨折的風險。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楊俊毓表示,運動能增加神經系統與肌肉組織間的連結,並強化肌力及肌耐力,延緩年長者因肌肉流失導致肌少症的狀況。
「每天做『上、下、轉、彎』等4組簡單動作,就可預防『肌少、骨鬆、骨折』發生。」楊俊毓解釋,上肢訓練動作類似單、雙手舉啞鈴及上臂開合,只要利用簡單的礦泉水瓶,就能加強肩、肘關節及手、胸部肌肉。下肢訓練包括坐姿抬腿及類似「金雞獨立」的站立抬腳、伸展腳背,可加強柔軟度與平衡感。轉體類似上半身向後轉、彎體類似側面肢體伸展,有助強化手臂、肩膀、腰部與背部肌肉。
高醫體育中心主任陳昭彥強調,年長或骨鬆者在家自己做上述運動時,應量力逐步增加訓練量,並採背部靠牆或手扶穩固家具的姿勢進行,以防失去平衡或因肌力不足而跌倒。
詳全文
倒吃甘蔗! 5L提升銀髮族生活品質
根據臺中市老人憂鬱篩檢分析顯示,憂鬱指數較高者有以下特點,包括女性、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疾病、較少或無運動習慣及社交活動者等,其中約有1.6%的長者,需要心理關懷資源。臺中市府結合心理諮商治療所,成立了「社區心理健康聯盟」,提供長者心理諮詢的管道,有一對一的心理師到宅諮詢服務,解決長者核心的心理問題,協助回歸正常生活。
此外,臺中市也首創5L課程,包括「看」(Looking)觀察情緒;「聽」(Listening)有效聆聽;「轉」(Learning)信念轉換;「牽」(Loving)資源連結;「走」(Living)重設目標等。以學科、術科和老人服務回饋的方式,帶領長者用正向的信念和技巧,面對和解決問題,來提升生活品質,達到幸福世代、成功老化的目標。
臺中市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希望老年生活能像倒吃甘蔗,「在家老化」、「在地老化」,進而完成「心理社會的成功老化」、「超越老化」。衛生局會繼續培訓心理健康帶領人,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同時也提供許多心理健康服務,民眾可多加利用。
詳全文
心理健康:
研究:「被愛感」 可消除恐懼
國艾斯特大學團隊發表於《社會認知暨情緒神經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受試者看到表達愛情、親情、友情或人類彼此照顧的圖片後,即便受到恐怖圖片或威脅性文字等刺激,其負面情緒較不易被挑起。
研究人員透過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術,分析受試者觀看充滿感情的圖片後,接受威脅等刺激時大腦運作的情形,結果發現腦部與情緒反應有關的「杏仁核」部位出現類似「當機」的狀況,使受試者不易產生負面情緒。
「過去研究顯示,觀看充滿感情的圖片,可緩解生理上的疼痛。」艾斯特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安琪卡爾分析,心理創傷往往需仰賴周遭親友給予情感支持來平復,若能透過影像喚起「愛的感覺」,對部分有焦慮傾向者,或有緩和不安情緒的效果。
詳全文
生活健康:
三高患者進補 吃肉去皮不喝湯
醫師提醒,進補因人而異,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三高」患者應該適當攝取,掌握「吃肉不喝湯」、「啃肉不吃皮」、「多點鮮蔬果」等原則,才能吃得健康,不對身體造成過多負荷。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腎臟科醫師李宗育指出,糖尿病患者不能食用過多含醣類食材;冬令進補的湯汁多富含普林質,高尿酸患者盡量不要喝湯汁;燉補湯汁裡若用薑熬煮,會釋放很多鉀離子,慢性腎臟病患者要注意,別喝湯汁。
李宗育建議三高和其他慢性病患者,冬令進補可吃肉,別吃皮,湯的營養價值相較於肉來得低,吃一份肉品就可,避免喝湯。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科主任張春美也提醒,飲食要多元,特別是蔬菜、水果和五穀雜糧等高纖維食物要同時攝取。
詳全文
防腎結石 要多喝水
美國內科醫師學會發表最新腎結石預防指引,認為每天喝足兩千西西的水、少吃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對結石高風險族群有幫助。少部分不適合喝較多水的民眾,如洗腎、嚴重心臟病患者,還是應諮詢醫師,了解適當的飲水量。
紐約勒諾克斯山醫院泌尿科醫師指出,喝水是最方便的的腎結石預防法,可以沖刷掉一些泌尿系統內的小結晶,減少形成結石的機率。他提醒,一些含磷酸高的飲品也要少喝,汽水、甜飲大都屬於此類。巧克力、堅果等則屬於高草酸食物,須節制食用。
預防泌尿系統結石,醫師建議,避免憋尿及減少草酸鈣、高鹽、高普林類食物的攝取,同時盡量多活動。憋尿除了增加結石的風險,也會導致局部細菌增加,增加感染機會,若免疫力無法撲滅細菌,便會引發急性感染。有些泌尿系統結石患者會感到腰部劇痛,醫師指出,病人腰痛並不是絕對的診斷標準,不一定每個患者都會有劇痛感。
而具體診斷則必須參照抽血與驗尿報告,並量測體溫,若有發燒、畏寒,忽冷忽熱,及尿液檢查發現血白球過多、並有蛋白尿、血尿、潛血等,須立即採抗生素治療。
詳全文
運動健康:
新4好運動,血管跟你一起變年輕
有高血壓也不用怕,把血管保護好,一樣能過有品質的生活,試試看以下方法:
一次運動持續10分鐘
血管老化在所難免,但運動可以讓它延緩發生。美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70~75歲的人血管會自然老化變硬,但有運動習慣的人能延後發生。
而且,運動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物理治療長黃心怡提到,只要持續10分鐘中等強度的全身性運動,每週150分鐘就能達到運動效果。
把運動融入生活中,騎腳踏車去買菜、下班提前兩站下車走路回家,低度的運動只要超過10分鐘,仍能達到運動效果。以影響血壓的波動來看,快走比騎車、慢跑好,不會讓血壓一下往上衝,或者慢慢騎也不錯,這些較緩和的運動也適合高血壓的人
詳全文
每天健走十五分鐘 就能減少罹慢性病風險
國健署表示,根據研究指出,每天健走15分鐘,能夠改善各項身體機能,而運動時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
長期維持每天運動15分鐘的習慣,更可控制體重並延年益壽。對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健走」是很好的入門運動,不需特殊裝備,只要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並記得「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健走小口訣,於上下班時間、通勤途中走路到下一站上車、或提早一站下車,或於晚飯後外出散步,就可以把健走融入生活之中。
以下為《優活》於過去所列出的健走與慢跑的好處比較,發現對於運動初學者來說,健走的確比起各種較為激烈的運動好上許多:
1)健走比較輕鬆,所以可以持之以恆,持續下去,再接再厲,與肥肉進行長期對抗戰。
2)民眾若平時無運動習慣,突然的發憤立志要慢跑減重,得到的反效果,很可能是換來隔天全身性的痠痛,進而催促著意志力消磨殆盡。
3)慢跑,的確比較容易造成運動傷害,一旦造成運動傷害,未來要繼續靠運動減重,就顯得困難許多。
4)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健走則比慢跑好上許多。
詳全文
戒菸健康:
研究:吸入二手煙 恐使你體重增加
根據美國楊百翰大學的最新一項研究指出,吸菸不僅無法幫助減重,反而會使人變胖,尤其是二手菸更會使體重增加,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生理學、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期刊。
出現胰島素阻抗 體內會產生更多脂肪
研究團隊想了解吸菸者為何容易出現胰島素阻抗性,特別將老鼠暴露於二手菸中,之後在追蹤分析牠們的新陳代謝變化,結果發現,曝露在二手菸下的老鼠體重明顯增加,主要是因為香菸會促使一種微小脂質「神經醯胺」,導致細胞粒線體受到干擾,破壞正常功能,進而抑制胰島素的反應力。
對此研究人員解釋,吸菸會改變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一旦身體出現胰島素阻抗,就需要更多的胰島素,然而隨著胰島素需求增加,體內就很容易產生更多脂肪,所以,若想減輕吸菸的傷害,可從抑制神經醯胺下手,但最好的避免方法,仍是請周遭的親朋好友趕快戒菸,才是能永久受到保護。
詳全文
研究:慢性腰痠背痛 恐來自吸菸
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團隊發表於《人腦圖譜》期刊的研究指出,吸菸者出現慢性背部疼痛症狀的風險,是不吸菸者的3倍。而好消息則是,戒菸可使背痛的機率減掉一大半。
「吸菸易導致慢性背痛的原因,是大腦功能被改變。」西北大學醫學院技士波丹派崔解釋,長期吸菸會造成大腦對痛覺的感受異於常人。研究人員運用核磁共振造影技術,分析近2百位背痛患者的大腦運作情形,結果發現,吸菸者腦部「伏隔核」與「中前額葉皮質」等2個部位間的神經細胞連結特別活躍。
派崔分析,伏隔核與中前額葉皮質都與產生「滿足感」的大腦「回饋機制」及成癮作用有關,伏隔核更被稱作「快感中樞」;而這2個部位彼此連結愈強,「亞急性」背痛患者,也就是背痛僅持續4至12週者,惡化為纏綿5年以上的慢性背痛機率愈高。
「吸菸者背痛發作時服用消炎藥,雖然有助緩解疼痛,卻無法改變大腦運作。」派崔強調,這代表吸菸者的背痛極易復發,因此治本之道還是早日戒菸為宜。
詳全文
疾病健康:
控制三高防中風 牢記「FAST」口訣
根據調查顯示,高血糖、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三高患者,未來5年中風機率較非三高民眾高,有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者,分別高出2.8、2.9和2.4倍。國民健康署表示,要預防中風,應注意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不吸菸和掌握三高關鍵控制數字等,若出現中風症狀,可以「FAST」口訣來辨別中風,把握急性中風的黃金3小時搶救時間。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要避免中風找上身,最好把握四項重點,注意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不吸菸和掌握三高關鍵控制數字等。尤其是已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民眾,應留意保持血壓<140/90mmHg、糖化血色素<7%,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mg/dl,並且遵照醫師指示定期服藥及回診,積極控制以確保健康。
若民眾出現中風症狀,可以「FAST」口訣來辨別中風,把握急性中風的黃金3小時搶救時間。F指的是FACE,以微笑觀察兩邊是否對稱;A是ARM,雙手抬高平舉,確認是否一隻手無力而下垂;S是SPEECH,讀句是否清晰;T是TIME,記下以上三種症狀發作時間,並立即送醫。
詳全文
腎臟病患秋冬進補 醫籲遵守三原則
慢性腎臟病患進補第一部分是注意蛋白質的攝取量,例如奶、蛋、豆、魚及肉類,民眾經常攝取的進補湯類,通常都是以肉類為主,攝取過多會造成腎臟負擔,建議進補時吃一塊肉就好了,避免食用皮。第二部分是注意鹽分的攝取,例如加工湯品、火鍋料、豆瓣醬、甜辣醬等,通常鹽分較高,慢性腎臟病換攝取過多鹽分時,可能會造成水分滯留、水腫以及難控制的高血壓,甚至造成肝臟功能惡化。
第三部分是要注意湯品的攝取,李宗育說,燉補湯類或是火鍋湯底通常含有高濃度普林、鉀離子與磷離子,喝進補湯品時容易造成水腫的情形,對慢性腎臟病患而言,會造成痛風以及腎臟衰竭,特別是燉補食材中常出現的中草藥、當歸以及薑湯等,通常含較高的鉀離子,高鉀飲食會造成慢性腎臟病患心律不整甚至死亡,非常危險。
針對三高病患,新北市聯合醫院營養科張春美主任提供補冬指南,建議以零負擔的湯品為主,除了要同時攝取蔬菜水果和五穀雜糧等高纖維質食物,烹煮時要注意少油、少鹽、少糖的原則,如果要做補湯,建議選擇當歸、黃耆、枸杞子與紅棗等中藥材,利用多元化食材補得健康又養生。
詳全文
尿酸過高 恐造成腎臟結石壞死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腎臟內科劉文勝醫師表示,尿酸本身是一個刺激血管收縮的物質,也是人體代謝後的產物,也就是所謂的普林。由於尿酸本身會讓血管收縮而產生高血壓,若是腎功能代謝不好,身體就容易積一堆尿酸。
香菇、筍子、動物的內臟、深海魚類、優格、酵母菌,以及啤酒等都是屬於高普林的食物,高普林的食物容易產生尿酸過高的問題。劉文勝醫師指出,尿酸若是沉積在關節就容易形成痛風;沉積在腎臟裡就會形成腎結石,若不處理,就會變得很嚴重。同時因為吃得越多,人體就越需要代謝,代謝較差的人,若食用較鹹的食物,易產生脫水的現象,一旦水喝的少,身體就不容易代謝而形成結石。
劉文勝醫師說,臨床上曾經碰過一個長期痛風的人,身上有很多關節有痛風的問題,最後導致腎臟也隨之壞掉。建議民眾,平時飲食上,要盡量少吃含大量普林的食物,例如海鮮,以及肉製品等,同時要少喝酒,少吃過鹹的食物,並多喝水。本身代謝不好或是愛吃高尿酸食物的人,要定期檢查身體,以免尿酸過高,造成腎臟的傷害,嚴重恐導致腎臟壞死。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