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全脂、脫脂、低脂 牛奶該怎麼選?
牛奶到底該喝全脂或脫脂、低脂?專家表示,因國人飲食攝取偏油,像是炒飯、燴飯、義大利麵等,容易吃進過多的油鹽,對於經常外食或愛吃餅乾、糕點等民眾,仍建議喝低脂牛奶,至於少油飲食者,則建議每天喝1.5杯全脂牛奶,約360cc。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脫脂或低脂牛奶,除了脂肪減少,同時也少了脂溶性維生素A、E、D、K;不過,一般建議脂肪應占總熱量的30%以下,國人脂肪平均占總熱量35%,已經太高,所以才會建議喝脫脂或低脂牛奶。
國人外食多,飲食油膩,偏好炒麵、炒飯、義大利麵等油鹽較高的食物,許惠玉說,如果平常習慣食用這類食物,或愛吃糕點、可頌麵包等,則建議喝低脂牛奶,避免攝取過多脂肪;若本身有血脂高、脂肪肝等則應喝脫脂牛奶,雖然少了部分營養素,但從其他蔬菜攝取,一樣可以補充。
許惠玉說,飲食攝取上,豆魚肉蛋類一天建議四到六份(每份約1兩、蛋1份1顆),飲食能做到少油原則的人,則每天可喝1.5杯全脂牛奶。
全脂鮮乳比較好?美國研議更新飲食建議脂南;乳品專家表示,鮮奶中的脂肪含量多寡,取決於鮮乳製造的過程,乳脂肪高低是否影響民眾健康,見仁見智;一般來說,全脂鮮乳最好,最適合老人小孩、生病的民眾。
農委會畜牧處家畜生產科科長陳中興表示,乳牛生產的生乳,送到乳廠調製、殺菌,生乳的乳脂肪含量會依照牛的身體狀況、氣候、或者養殖技術而略有差別,如夏季天氣很熱,乳牛吃不下、乳量少,乳脂肪含量偏低;冬天天冷,乳牛吃的多、熱量高,乳脂肪含量較高。
詳全文
素食者免擔心!大口吃豆類不會痛風
長期吃豆類及其製品不會增加痛風的風險,更不是造成痛風的主因,只要尿酸指數控制得宜,痛風患者可以跟一般人一樣吃豆乾、喝豆漿。
自古以來,許多中西古籍都將痛風命名為「帝王病」、「富貴病」,這是因為病人多以衣食無憂、生活無慮的達官貴人、高官顯要為主。時至今日,痛風不再只局限於有錢人家,其好發族群常見於肥胖、葷食者,尤其又以大魚大肉、大口喝酒、肥胖等人最為多見。這時就延伸出一個問題:「很多人都說痛風患者不能吃豆類及其製品,那為什麼素食者患痛風風險並不高?到底痛風患者能不能吃豆類呢?」
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指出,從門診觀察來說,吃葷食者比吃素的人罹患痛風的比例高出許多,臨床上少見素食者有痛風的困擾。豆類及其製品是素食者獲取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也是餐桌上經常可見的食材之一,食物化學分析結果顯示,乾黃豆的普林較高,但製成豆乾、豆漿等豆製品後,普林已降低許多,與其他如內臟、小魚乾等比起來並不算高。
因此,痛風患者大可放心,長期吃豆類及其製品不會增加罹患痛風的風險,更不是造成痛風的主要原因,患者不必忌諱食用豆類及其製品,只要尿酸指數控制得宜,痛風患者可以跟一般人一樣吃豆乾、喝豆漿。
人體除了會自行合成普林(Purine)外,吃入的食物也會在消化分解過程中產生普林,並經肝臟代謝形成「尿酸」。正常狀況下,尿酸可以藉由腎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
但不論是因為應酬使然,或是嘴饞而餐餐酒肉不忌,體內血液中的尿酸無法即時排出,導致尿酸越積越多,超出體內能夠負荷的正常量,長期以往,就會形成高尿酸血症,當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囊導致關節急性發炎、疼痛,就是一般常說的痛風。
李信興提醒,要預防痛風發作,遵從醫囑、長期服藥非常重要,尤其是基因所致尿酸代謝不佳的先天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風治療的目標是將尿酸控制在6mg/dL以下,如果已出現全身性關節發炎、疼痛症狀以及併發腎結石、痛風石者,更須將尿酸降低到 5mg/dL以下。
門診中經常看到痛風復發的病人,他們多是因為沒有按時服藥,在吃 1~2個月降尿酸藥,眼看症狀改善、尿酸控制也不錯後,就自行停藥;再加上生活與飲食故態復萌,就很容易導致痛風再次發作。
一般來說,除非是先天性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必須長期治療,無法根治,不然初期輕微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不一定要藉由藥物控制,可透過飲食調整與生活改變來達到降低尿酸的效果;但如果生活控制仍無法降低尿酸,就必須加上降尿酸藥物雙管齊下地治療,這時高尿酸血症就如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都是慢性病,長期服藥有其必要性。
詳全文
拒糖 挑食 多動 遠離肥胖
世界肥胖聯盟將10/11訂為為首屆世界肥胖日,並指出以現在趨勢,全球的過重人口數在10年後將增加7億,達到27億人,國民健康署表示,肥胖對健康影響不但造成體能衰退,也會衍生各種疾病,建議落實拒糖、挑食、多動3原則,身體力行才能遠離肥胖。
國健署自100年發動「健康體重管理計畫」後,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率從1993到 1996年的 33.2%及 2005到 2008年的 43.5%,已於 2013到 2014年下降至 43.0%,顯示目前國人肥胖盛行率已領先國際,同時正推動國民營養、健康飲食促進法立法,並將草案納入「國民營養支持環境」及「健康飲食教育」 2專章,期培養國民選擇健康飲食能力,使國人養成健康飲食行為。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民眾可從世界肥胖日開始做起,將肥胖防治化為行動,建議「拒糖」,因糖與酒精同樣具成癮可能性,且攝取糖會誘導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生,並加速身體老化。減糖從生活細節做起,攜帶環保水壺,避免喝含糖飲料;拒絕隨餐贈送含糖飲料;以水果及適量無調味堅果種子取代糕餅零食。
「挑食」,建議民眾飲食要精挑細選,選擇天然食材避免加工品,選擇少油烹調方式,並減量8分飽,另每天皆應攝取適量未精製全穀雜糧、堅果種子及低脂乳品,並達天天五蔬果。
「多動」,有機會就要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 6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成人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
詳全文
嬰幼兒健康:
掌握7大應對技巧 輕鬆度過寶寶厭奶期
寶寶不吃,通常是媽媽最頭痛的問題之一,深怕孩子缺乏某些營養素長不高、長不壯,其實,只要是非病理性的厭奶行為,通常都是暫時性的生理反應,原因可能與寶寶注意力被轉移或環境有關,建議媽媽先不急著擔心,並改以嘗試用調整環境或改變餵食習慣的方法來因應這個過渡時期。
<技巧1>單純的飲食環境
建議媽咪可以從寶寶出生後,讓他習慣在固定的位置安靜喝奶,避免多餘干擾,一方面有利於減少寶寶分心的機會,另一方面則可以培養他定點飲食的好習慣,以避免日後若開始學習吃飯,發生需追著寶寶餵食的情況。
<技巧2>順勢添加或變化副食品
寶寶4~6個月或約1歲時,剛好都是面臨轉換食物的階段(從流質食物到半流質食物、從半流質食物到固體食物),此時建議媽咪可以順勢為寶寶添加副食品或在副食品的變化上,給予更多的菜色選擇,以引起寶寶的食欲。
<技巧3>少量多餐\r
在寶寶年紀還小時,讓寶寶喜歡吃飯、樂於進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因為孩子不吃而對他發脾氣,讓他對飲食情境有不愉快的體驗或聯想,以後可能會讓他對吃飯這件事心生抗拒,因此,當孩子不吃時,家長須避免強迫或高壓餵食,改採少量多餐的方式,反而較容易提高寶寶的接受度。
<技巧4>愉快的用餐氣氛
若媽媽在餵食時,情緒常常處於低氣壓,寶寶就會覺得喝ㄋㄟㄋㄟ或吃飯不好玩,因而排斥這樣的餵食,建議家長在餵寶寶喝奶或吃飯時,用心營造愉快的用餐氣氛,讓孩子在好心情的影響下,對食物有比較多的接納。
<技巧5>更換不同的奶嘴
當寶寶越來越大時,原本小圓孔的奶嘴孔,可能因為流速太慢讓寶寶不耐煩、不願多吸,此時媽咪可嘗試替換十字孔的奶嘴,不但孔徑較大,也比較能配合寶寶不同的吸吮節奏。
<技巧6>為寶寶按摩
按摩對嬰兒有許多的好處,不但能提供安撫,還能藉由觸覺刺激,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寶寶若因為長牙出現厭食行為,媽媽可以為他進行口腔按摩,以紗布巾溫柔按摩牙床或以乾淨雙手輕輕按壓口腔外部,可以舒緩孩子長牙的不適;腹部的按摩,也可以幫助食物的順利消化,讓寶寶較明顯因為感覺飢餓而更願意進食。
<技巧7>把握半睡半醒時間
吸吮能力是嬰兒與生俱來的能力,當寶寶出現厭食行為時,建議父母可以把握在孩子半睡半醒的時間餵食,寶寶比較不會有太多的抗拒。
詳全文
四大寶寶口腔壞習慣 當心長大有一副亂牙
美國兒童牙科協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Dentistry, AAPD)指出,嬰幼兒時期的口腔健康,會影響寶寶一生的健康狀態。而寶寶的不良口腔習慣,只要醫師與家長加以注意,並針對寶寶不同的不良行為來導正就可以改善。
美國兒童牙科協會列舉出幾項不良口腔行為,如過度使用安撫奶嘴、吮咬唇、咬指甲、磨牙、以口呼吸、吐舌以及自殘行為,並提出改善方法:
吸吮行為(例如吮指和使用安撫奶嘴):在嬰幼兒時期是正常的,這通常是為了滿足嬰幼兒接觸外界的欲望。可是,長期保持吸吮習慣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健康問題。牙醫師陳學甫表示,寶寶過度吸允,可能會導致日後恆牙的生長、牙槽骨異常與咬合問題。醫師建議,2歲以上的兒童如果還有過度吸吮行為,應該及時就醫,由牙醫給予專業建議,糾正習慣。
磨牙行為:不論是夜晚還是白天磨牙,是口腔咀嚼系統的異常運動,可能是寶寶情緒緊張或是口腔的咬合不正問題。但陳學甫醫師說,寶寶磨牙可能會引起牙齒過度磨耗、顳下頜關節疼痛。一般而言,會給孩子具保護功能的牙套,讓孩子睡眠即使磨牙也不傷害牙齒。此外,也有研究指出,嬰幼兒時期磨牙不須緊張,不會持續到青少年時期,但父母若發現孩子磨牙行為並無改善,應盡快就醫。
喜歡吐舌、以口呼吸:有這兩種行為的寶寶,可能會有所謂的暴牙、兩顆門牙間的牙縫過大問題,或是排列不整,這些看起來是「牙齒問題」,但可能會讓寶寶口吃。醫師說,這些行為是可被矯正的,有些孩子可透過正確的吞嚥、使用正確的肌肉來改善,有些則需要戴矯正器或外科手術來治療。
自殘行為:美國兒童牙科協會指出,長期且反復的自殘行為多在智力發展較緩慢、精神狀態異常等發育性缺陷的孩子身上,常常會有咬傷舌頭等情況出現,應透過藥物治療、行為矯正等方法來矯正,而口腔則可使用口腔保護墊來阻止孩子傷害自己。
陳學甫醫師說,許多不良的口腔習慣都是長期且持續性的傷害健康,可能會引起牙齒咬合、排列問題,若一直無改善,則會影響牙齒美觀,建議父母,口腔要健康,不應只侷限於清潔,更應該維持寶寶的正確生活習慣。
詳全文
老人健康:
台灣失智症人口知多少? 衛福部:至2020年銀髮族20人中恐有一人失智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會同台灣失智症協會於9日舉行「2015台灣國際失智症研討會」,邀請各國專家分享相關照護經驗。衛福部表示,預估台灣65歲以上人口,到了2020年時,20人中將有1人罹患失智症,衛福部也將強化照護功能及相關政策,以因應逐漸攀升的患病人數。
失智症(Dementia)與一般正常老化不同,臺大醫院吳玲娟主任表示,失智症患者對於智能損壞程度會越來越嚴重,一般健康的老年人,記憶的退化是可回溯的,當他們忘記了某事物,過了一會兒又再想起;然而失智症病患會將過去的經驗忘的一乾二淨,因此會一再的要求吃中餐,或反覆洗澡。
失智症的另一項特徵是判斷能力上的困難,患者會無法依照心裡所想的事物,做出正確的敘述,例如想要吃麵,講出來的話卻變成想要吃飯,失智症病患無法運用邏輯思考,對於身處的環境也常感到混淆不清。
失智症主要分成退化性及血管性兩大類,退化性失智症患者大部分罹患的為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阿茲海默症病患常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為不可逆性的神經退化疾病。血管性失智症則是因為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中血液循環不良,智力因而減退。
阿茲海默症對於智能退化是不可逆的,患者的腦部也會有相當性的萎縮。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2015年最新全球失智症報告,全球共新增990萬名病例,等於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該病症。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鄧素文表示,全台因應失智症患者的照護資源明顯不足,依照2014年的調查,專門照護該疾病的服務員全台僅有2萬6千人,然而實際需求可能達3萬人。
鄧素文說,照顧失智症的相關機構十分短缺,因此衛福部在2013年開始制定失智症防治照顧政策綱領,當時全台僅有70間日間照顧機構,經過衛福部及民間團體的努力,今年已增加至191家,希望藉由持續增加機構數量並招募照護人員,來因應未來龐大的失智人口。
詳全文
心理健康:
春天帶來希望? 研究:是自殺高峰期
「下雨天讓我好憂鬱!」這是我們常和朋友抱怨的對話。科學家證實,天氣對人的情緒確實有影響,但方式及程度卻往往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研究指出,夏天因天氣熱,比冬天更容易引發負面情緒,而自殺的高峰期卻是在一般認為充滿希望的春天,此外,容易被什麼樣的天氣影響,取決於一個人的「天氣人格」。
根據科學家丹尼森等人研究發現,一般而言,天氣對人造成的影響多是負面的,較高的溫度容易催化人低落的情緒。此外,研究也指出,較高的溫度容易提升人類的侵略性,隨著氣溫的上升,研究人員指出,人際間衝突會上升14%,而暴力行為也上升4%。
科學家也證實,下雨亦會引發負面情緒,瑪麗‧康諾利的研究比較雨量多寡與婦女生活滿意度的差異。結果顯示,在溫度較低、雨量較小的日子,相同受試者的生活滿意度較高。
此外,春天雖然總被譽為「希望的季節」,但事實上,對憂鬱的人們來說,春天卻是最沒有希望的時候。研究指出,戶外工作者在春天自殺的比例比在冬天高出許多,而室內工作者的自殺高峰則出現在夏季。這個現象在南北半球都一致。
我們的情緒為何會受到天氣的影響?克里斯卓的研究發現,我們受天氣的方式及程度,往往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天氣人格」。他指出,約有17%的人是「夏季愛好者」,夏天時感到更快樂、較少的恐懼,因為陽光激勵他們心情,並讓他們更能平靜沉澱。
但還有另外27%的人是「夏季厭惡者」,在夏天他們容易因高溫而感到焦慮和憤怒,而隨著降雨量增加他們的心情會越來越趨於平靜。相反地,有9%的「雨天厭惡者」則容易對陰天感到憤怒和憂鬱。另外則有48%的人情緒並不受天氣的影響。
不過,科學家柯諾利也指出,我們受天氣的影響並不是「必然的」。他表示,男人通常受天氣的影響較低,是因為他們對計劃的改變較為彈性:「突然下雨了?男人會想,那就留在家裡吧。突然很熱?那就去海邊吧。」相反地,女人卻往往容易因計畫受阻而不開心。柯諾利建議,保持對計畫的彈性,能讓自己免於過度被老天爺的陰晴不定所操控。
詳全文
預防憂鬱 從情緒篩檢開始
根據董氏基金會2015年針對18歲以上成人進行之調查結果顯示,覺得自己非常不快樂及不太快樂受訪者佔17.1%,依內政部資料人口資料換算,約330萬民眾不快樂。分析快樂及不快樂者之憂鬱程度,近五成「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提醒,今年的憂鬱症篩檢日的主題是「健康生活,始於『觀』心」,提醒民眾預防重於治療,培養良好生活習慣與養成定期檢視情緒的重要性。根據美國心理衛生基金會(WHA)資料,做憂鬱情緒篩檢是取得幫助的第一步,也是能了解自己是否需專業協助的最快方法,藉由情緒篩檢,及「台灣人憂鬱症量表」,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取得應有的協助。
調查中同時指出,讓民眾感到非常快樂的前三名生活事件為「身旁的人平安健康」、「能做自己想做/喜愛的事情」、「外出旅遊」。數據顯示:快樂、非常快樂者,有近三成有定時定期運動半年以上或本來有運動,但目前中斷;不快樂、非常不快樂者有近六成每週運動一次或更少,甚至沒有運動。葉雅馨建議,增進自己的快樂感受,可多從事令自己愉快、有正向影響力的事,例如多做自己想做及喜歡的事情;和家人互動;或幫助他人。適時關心旁人,提供他們情緒篩檢的資訊或工具。
詳全文
生活健康:
調查:2成孩子吃飯配手機 父母也在滑
父母跟孩子一起「吃飯配手機」,真的不誇張!根據一項網路調查表示,逾2成的家庭親子共餐時,有2成小孩在使用3C產品,甚至大人小孩都在使用3C電子產品占14.4%,也就是吃飯配手機,雖然全家人回家吃晚飯,但是,可惜人在心不在!
現代家長工作忙碌、三餐不規律,生活壓力大,以致於經常疏忽對孩子的照顧,根據一項線上「國小學童家長健康概念與生活習慣調查」發現,雖然多數家長有健康概念,但是在生活或兒童教養方面無法充份反應,可能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管理,而使得孩子不但變胖,而且情緒容易失控。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專任主治醫師張璽表示,孩子迷戀3C,可能帶來健康與情緒的影響,例如眼睛接觸藍光時間太久,於是可能發生白內障,還有因為不運動而變胖;至於因為無法玩3C產品,而導致情緒不佳的孩子,則需要父母溝通障礙。家長應該留意孩子使用3C產品的時間與用途,父母更應該以身作則放下3C產品,建立良好家庭規範,建議適度多多到戶外運動,轉移專注於3C產品的注意力。
在調查中還發現,逾4成的雙薪家庭開伙天數每週少於3天,選擇多以購買自助餐、小吃攤解決。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國人十大死因當中無論是癌症或糖尿病等疾病,引發原因除了與基因、環境有關之外,有一半更是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詳全文
黃斑部病變未治療恐失明 眼科醫學會籲護眼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區域,是感光細胞最密集處,負責視覺最重要的中心視力。黃斑部初期的病變,病人會產生視力模糊、中心視野看不清楚等症狀。隨著病程的進展,黃斑部開始產生新生血管,導致視網膜下積水、黃斑部水腫,造成影像扭曲變形,如果新生血管開始出血或產生滲出物、甚至變成黃斑部結疤,中心的視力就會遭到破壞,嚴重會導致失明。
林耿弘醫師指出,眼睛是靈魂之窗,接受外界光線的刺激進而產生視覺,民眾平時就應注意眼睛保護,如:白天出門時應盡量配鏡太陽眼鏡,不要長時間使用電腦或3C產品,飲食上也要適當補充營養品。林耿弘建議,太陽眼鏡鏡片顏色明暗的選擇,應以配戴後旁人無法透過鏡片看到配戴者的眼睛為原則,才足以保護眼睛,鏡片顏色應避免選用藍色鏡片,因為藍色鏡片反而只會讓有害的藍光通過,是最不適宜挑選的顏色,強光下應戴棕褐色太陽眼鏡才能保護雙眼。
李昆憲醫師則提醒,如果看東西時影像的中心會變暗,模糊不清,尤其是在近距離看東西時出現盲點,都是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徵兆。民眾可以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自行初步篩檢。而遺傳、吸菸、二手菸、高血壓、高血脂症及長時間日光照射,皆可能造成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平時攝取維他命、不要抽煙、避色陽光的曝曬以及早期診斷、持續治療,是對付「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不二法門。
台灣眼科防盲教育研究醫學會呼籲, 由於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屬於十分普遍的退化性疾病,不及早防治恐會造成視力喪失,篩檢及追蹤老年性黃斑部退化患者,需要由眼科醫師進行詳盡的眼底檢查,50歲以上的民眾,更需每半年做一次散瞳檢查,保護眼睛健康。
詳全文
運動健康:
怕傷膝不敢動 醫師:不動傷才大
有些民眾因怕傷到關節而不運動。醫師說,其實這樣更傷,健走是中年最佳運動入門方式,提出健走三原則「保骨固關節」,就是動態暖身、腳跟著地、運動後喝高鈣牛奶。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說,不少中老齡民眾因擔心磨損關節而「不敢動」,但是卻忽略重要的觀念是「不運動除了會減損骨密度外,同樣也會傷害關節」。
她說,人體的骨骼與關節在30-40歲開始進入損耗期,其實運動可啟動骨重塑機制、增加骨密度以外,還能使關節滑膜層受壓分泌組織液,進入軟骨組織提供養分,若長期不運動,恐讓骨骼關節兩敗俱傷。
「動對了反而更健康」陳芳萍提出「保骨固關節」健走三原則,包括動態暖身、腳跟著地、運動後喝高鈣牛奶。
原則一是「動態暖身比靜態好,強化肌腱韌帶更護關節」,暖身其實有分動、靜態,健走前光做靜態暖身還不夠,加做動態暖身更能強化肌腱長度與韌帶組織的彈性。
原則二是「別用跑步方式健走,謹記腳跟著地避傷害」,健走與跑步不同,慢跑時腳尖先著地能幫助減緩碰撞產生的衝擊,而健走著地時須用腳跟,並依循腳跟-腳掌-腳趾的順序踏步,才能讓腳踝和膝蓋均勻地承受身體重量,民眾在健走時應該特別留意。
原則三是「運動後喝高鈣牛奶,延緩71%關節退化」 ,鈣質與維生素D在骨骼保健上缺一不可,國健署建議,31歲以上成人一天需攝取1000mg的鈣,鈣不足也會影響維生素D攝取不足。
陳芳萍說,維生素D是幫助鈣質吸收的重要元素,但維生素D難透過日常飲食足量攝取,建議每日攝取2杯250cc高鈣牛奶,以達到日常標準,幫助維持骨骼與關節的健康。
配合國際骨鬆學會所訂定的「世界骨鬆日」,為讓民眾了解骨質疏鬆症以及保骨固關節的重要,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10月17日將在台北市公館自來水園區舉辦健走活動。
詳全文
人生不該只會一種運動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最新指引:一個健康成年人,除每週15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還應加上至少2天的肌力訓練與伸展運動。相較早期只強調有氧運動的好處,如今已經訂出清楚原則,換句話說,從事一種以上的運動,已從呼籲變成必須立刻實踐的事了。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運動治療師徐緯珍說,心肺功能、肌力、肌耐力與柔軟度是影響體能健康的重要因子,但沒有一種運動能夠同時達成所有的訓練。
「有氧運動以心肺耐力訓練為主,使用肌群較固定,如果只做這種運動,很多肌肉會訓練不到,」徐緯珍說明。好比平常只有游泳習慣的人,上肢可能較下肢有力,但如果突然要去爬山,就可能較容易雙腿無力。
即使做多種有氧運動也不夠。因為有氧運動多半是四肢肌群為主的活動,不易運用到比較深層的核心與背、胸、臀部的肌群。因此得靠肌力訓練專門加強這些地方。
事實上,包括《2008年美國體能活動諮詢委員會報告》、《英國醫學期刊》等刊載的研究也發現,肌力、肌耐力表現愈好,死亡率愈低。而且在男性身上尤其顯著。而肌力訓練也可強化瘦肌組織(lean body mass)活性,幫助體內葡萄糖代謝。尤其現代人多長時間久坐,腹、背肌群通常都很弱,10多年前醫學界就證實,規律做肌力訓練能有效預防下背痛。
肌力訓練已經不只是年輕人的事了。而且不要以為肌力訓練是年輕人的事,老人家更得要做。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對國內65歲以上老人長達9年的追蹤調查,BMI小於22的偏瘦者死亡率最高,甚至勝過體重過重和肥胖的組別。進一步分析發現,肌肉量最低的老人,死亡率比其他人高了將近1倍。
但好消息是,若規律從事肌力訓練,就能減緩肌肉與肌耐力的流失,而只做有氧運動的人就無法獲得這樣的效果。而且肌肉承重時,會刺激骨質生成,減緩中年以上的骨質流失,預防骨質疏鬆症。
而不少健康體適能專家也認為,老年人口日益增加,各種跟預防跌倒、維持活動力的肌力訓練活動勢必愈來愈被重視。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健康與體適能期刊》調查,「2015全球體適能趨勢排行榜」的第一名,就是單靠身體重量就可以完成的徒手肌力訓練(body weight training)。
除了肌力訓練,平時也應該規律做包括靜態與動態的伸展,增加關節活動的範圍、放鬆收縮的肌肉纖維,避免突然動作時拉傷肌腱或肌肉。肌力訓練後的伸展,能加速血液循環排除乳酸與廢物,減少運動後的痠痛。
65歲以上的老年人,還必須再加入一項:平衡運動。因為60歲後,神經系統與骨骼、肌肉的退化會使平衡功能下降,得加強本體感覺跟下肢的肌耐力。像是利用不斷交換左右重心、瞬間移動身體方向,且能運用到下肢、足底的動作,幫助增加身體的穩定度與協調反應。
詳全文
戒菸健康:
女性初戒菸 用藥輔助戒得快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女性在戒菸時,剛開始若使用「伐崙克林」(Varenicline)戒菸輔助藥物,效果比男性使用藥物來得好,一年之後,無論男女,用藥效果都一樣好。
上述研究成果已於昨(七)日發表於《尼古丁與香菸研究》國際期刊(Nicotine and Tobacco Research)。
美國耶魯大學專科研究中心研究員、精神病學教授雪莉‧麥可基表示,不少研究顯示,女性戒菸雖然對心血管健康、呼吸道健康更有好處,但女性戒菸往往也更為困難。這是首次綜合性研究發現,戒菸藥物效果會因用藥者性別不同而產生差異。往後女性戒菸時,就可以做出更好決定,可以提升戒菸成功率。研究顯示,使用安慰劑時,女性戒菸會比男性更為困難,戒菸成功率較低。
女性使用尼古丁替代藥物、安非他酮類戒菸輔助藥物時,戒菸成功率比男性低。研究團隊分析六千七百一十名戒菸者數據,結果發現,女性使用「伐崙克林」戒菸輔助藥物三個月後,戒菸效果提升百分之四十六,六個月後,完全戒菸效果增加百分之三十。研究人員認為,兩性使用戒菸藥物時,藥物效果之所以不太一樣,主要原因可能在於大腦尼古丁受體系統差異。
研究作者表示,從研究結果來看,女性戒菸時,如果考慮短期戒菸效果,使用「伐崙克林」藥物的效果會比男性來得好,但一年後,男女用藥效果不相上下。這類藥物或可縮短兩性戒菸成功率落差。
詳全文
電子菸無助戒菸 恐吸入更多毒素
電子菸向來以輕鬆戒菸為商人的廣告手法,廠商甚至宣稱,已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贊同,在日前被打臉,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指出,WHO已公開譴責廠商的宣傳為「假造、未經驗證且不正確!」同時也提出警告,「由於電子煙未經嚴格科學測試,加上產品中有數種化學添加物,毒性可能非常高!」藉此呼籲民眾不要被誤導。
南投縣衛生局表示,電子菸通常以不鏽鋼製造,裡面的儲存槽可以放置不同濃度的液態尼古丁,抽電子菸就像一般吸菸一樣,不過少了點火的步驟,會產生細微溫熱的尼古丁煙霧,吸入人體的肺部,其中尼古丁的成分具成癮性,不但無法擺脫菸癮可能吸入更多的化學毒素。
除此之外,曾發生過好幾件因吸食電子菸而爆炸的事件,導致臉部、眼角膜、胸口及手灼傷、脖子與手指骨折、上顎炸出硬幣大小的洞、下排牙齒受損、上顎一顆牙齒被強大衝力推進牙床裡,甚至一度需要插管幫助呼吸,至目前仍採流質食物進食,電子菸的危害比預期的還多。
衛生局呼籲想戒菸的民眾,建議選擇正規的方式,勿輕信偏方,落入不肖業者的圈套,可以撥打免費戒菸專線,由具備心理輔導、諮商、社會工作等專業人員,透過電話的便利及私密性,從心理層面剖析,陪伴吸菸者渡過戒菸過程的困難,遠離菸害,成功戒菸。
詳全文
藥品健康:
成人藥品 病童勿用
有些家長擔心,如果不慎拿到成人藥品給子女服用,會不會造成不良影響?藥師林佳霖表示,幼兒剛出生的時候,肝臟代謝藥物功能大約僅有成人二至四成,同時腎臟功能也低於成年人,所以專為成人治療所設計的藥品,其實不適合用來治療兒童。兒童不是縮小版大人,使用藥品應以「兒童專用」作為優先考量。
藥師指出,兒童成長過程當中,體內水分分布、消化道蠕動速度,都會隨著年齡變化而影響藥物吸收比率,而且服用藥物之後代謝速度也與成人不一樣。因此,兒科醫師開立處方的時候,計算劑量過程相對較成人處方還要複雜許多,每一種藥物都必須依照兒童年齡、體重精確調整劑量,然後根據建議劑量進行換算。
所以兒童用藥應以兒童專用為主,然而,很多家長不知如何分辨藥品是不是兒童專用?藥師指出,家長可以主動確認把關,主動向醫師、藥師確認藥品是否為兒童專用,同時詢問完整使用資訊、保存注意事項。
詳全文
疾病健康:
不寧腿患中風、心臟病發生率較高
不寧腿症候群患者躺下睡覺時,腳常會不受控制亂動。醫師、民眾常認為不寧腿症候群是神經、睡眠或運動障礙。患者常輾轉難眠或焦慮到起床走來走去,這很可能會縮短壽命,讓人苦不堪言。美國一項退伍軍人研究顯示,不寧腿症候群出現中風、心臟病、腎臟病風險,以及提早死亡風險比一般人來得高。
美國孟菲斯退伍軍人醫學中心、田納西大學健康科學中心與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研究團隊近日在線上版《睡眠研究期刊》發表上述研究。
研究發現,不寧腿患者的中風、心臟病發生率較高,出現腎臟病比率也比一般人多出三倍左右,兩組人的整體死亡率差距較小,即使如此,有不寧腿症候群的退伍軍人,死亡風險還是比其他人多出百分之八十八。
研究結果並沒有證明就是不寧腿症候群帶來這些嚴重問題,研究只證明不寧腿症候群與心臟病、腎臟病等有關連性。研究作者認為,不寧腿症候群可能代表患者已有潛在疾病,不寧腿症候群可能是潛在疾病所造成的結果。或者也可能是家族、特殊基因等因素同時影響不寧腿症候群、心臟病、腎臟病病情。
研究作者建議,不寧腿症候群患者可以透過飲食、營養補充品、運動、按摩、熱敷、冰敷等治療幫助改善症狀,藥物也有幫助。不過就算不寧腿症候群症狀受到控制,患者還是要多注意心臟病、腎臟病威脅。
詳全文
婦癌日增42人 慢跑快走有助防癌
慢跑防癌!癌症希望基金會表示,國內平均一天新增42位女性癌症病友,美國癌症醫學會建議,每周激烈運動75分鐘,可降低罹癌風險。養成慢跑的習慣,不僅有助控制體重、維持心肺功能,還能減少卵巢癌風險、避免乳癌復發,好處非常多。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在所有的癌症中,以女性為主的癌症共4種,包含乳癌、子宮體癌、子宮頸癌與卵巢癌。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過去10年間,女性罹癌人數增加1.7倍,婦女要重視自己健康,除定期檢查,更要適度運動。
女性癌症好發於40至60歲,王正旭指出,由於女性經常身兼家中母親的角色,一旦罹癌,對整個家庭影響非常深,因此預防保健、避免癌症復發都是重要觀念。美國癌症醫學會建議,一般民眾每周激烈運動75分鐘,可能降低罹癌風險。而癌友每天運動30分鐘、每周5次,也可保持身體機能,更能面對抗癌治療。
王正旭說,研究顯示,跑步可降低30%罹患卵巢癌的風險,40%乳癌復發、死亡風險。民眾如果不愛慢跑,快走至微喘也是非常好的運動。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