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12月份健康新聞集錦

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高脂飲食 大腦偷懶不工作
許多人都知道,常吃高油脂食物會變胖,事實上,高油脂食物對身體的傷害不只於此,美國一項動物實驗發現,高油脂食物會讓大腦免疫細胞停滯原地、偷懶不工作,並促使大腦免疫細胞狂吃大腦神經元聯結組織,認知能力就會受到損害。
不過也有好消息,研究結果顯示,老鼠改回低脂飲食只要兩個月時間,不但體重恢復正常,大腦認知功能也逐漸復原。
美國喬治亞攝政大學神經科學與再生醫學系專家艾莉克希絲‧史爵納漢表示,研究發現,當一個人常吃高油脂食物而產生肥胖,免疫細胞微膠細胞就會跑去吃神經突觸,使神經突觸數量大減,進而引起認知功能缺損。這很嚇人,但這種情況可以逆轉,這代表只要恢復低脂飲食,就能讓大腦細胞恢復正常、維持正常認知功能,就算沒完全擺脫肥胖,大腦一樣可獲得好處。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大腦、行為與免疫》期刊。
當攝取過多脂肪,身體就會開始產生發炎反應,而發炎反應會刺激微膠細胞,促使微膠細胞產生自體免疫反應。微膠細胞與巨噬細胞一樣都屬於免疫細胞,因為細胞內部呈現高酸性,因此可以吞食、消化大腦中的垃圾、感染物質,這有助維持大腦神經元健康,讓大腦神經元正常運作。一旦老鼠出現肥胖問題,微膠細胞就開始亂吃。
史爵納漢解釋,正常情況下,微膠細胞會不斷移動,如果出現肥胖現象,微膠細胞就會停滯不動、不再工作,此時微膠細胞就只是待在原地,開始吞食神經突觸,微膠細胞一開始吞食神經突觸,老鼠學習能力便大為衰退。若老鼠不斷吃高脂食物、越來越胖,身體發炎反應就會加劇,神經突觸數量也就越來越少。
詳全文


吃綠花椰抗腸癌 蘿蔔硫素是關鍵
綠花椰一直是防癌、抗癌的明星蔬菜,相關研究不勝枚舉。最近,國外又有一項研究發現,包含綠花椰在內的十字花科蔬菜,因為含有蘿蔔硫素,有助對抗大腸癌。此外,其他研究還顯示,蘿蔔硫素可以改變人體基因,提高防癌能力。
蘿蔔硫素不只防癌 還有抗癌潛力
美國德州農工健康科學中心(Texas A&M Health Science Center)的研究顯示,綠花椰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花椰、高麗菜、羽衣甘藍)中的成分「蘿蔔硫素」,不但可以防癌,還能幫助對抗大腸癌(colon cancer)。
蘿蔔硫素含量最豐富的是綠花椰菜芽,研究員使用富含蘿蔔硫素的「綠花椰菜芽萃取物」(broccoli sprout extract; BSE)做實驗,發現有防癌和抗癌作用。研究員提醒,BSE不能取代傳統化療或放療,不過研究顯示,這種營養補充品有助提升癌症藥物的療效,並且在第一時間預防疾病發生。
蘿蔔硫素是關鍵 提升人體防癌力
另外,研究員還做了一個研究,他們募集了28名50歲以上、定期做大腸鏡檢查(colonoscopy)的受試者,先調查他們平常吃十字花科蔬菜的飲食習慣,之後再檢查他們大腸中的腫瘤抑制基因「p16」的表現。
結果發現,吃較多十字花科蔬菜的人,p16基因的表現比較高,而且即使他們沒有天天吃十字花科蔬菜,p16基因的表現還是很高。研究員認為,這是因為十字花科蔬菜中的蘿蔔硫素能改變人體基因,使身體更有能力預防腫瘤生長。此項研究已經刊登於《臨床表觀遺傳學》(Clinical Epigenetics)期刊。
詳全文


逾半國人缺碘 食藥署提高鹽含碘量
衛福部調查,逾半國人缺碘,由於碘是維持甲狀腺功能的必須營養素,食藥署今天預告提高食鹽添碘量,預計明年上路,新規定並未強制業者遵守,但若食鹽加碘則需符合限量規定。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預告修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將食鹽碘化鉀量由16-27毫克/公斤(mg/kg)提高到20-33毫克/公斤;食鹽碘酸鉀量由20-35毫克/公斤改為20-33毫克/公斤。
食藥署簡技曾素香指出,此預告有60天公告期,待正式公告,預計明年可上路,但不具強制性,業者添加碘則要達限量標準。
國民健康署「2010-2013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之尿液碘濃度分析計畫」分析結果,民國102年台灣6歲以上人口的尿液「碘」濃度平均是96微克/升,有51.9%國人尿液碘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碘濃度下限100微克/升。
國健署指出,台灣早期鹽品專賣制,實施全面食鹽加碘政策,但自93年鹽品開放自由貿易後,現今市面上所售國產及進口食鹽並非全部是碘鹽,推測民眾可能因為長期未食用加碘的鹽,又少食用含碘食物,而有碘營養不足的情形。
國健署表示,碘是維持甲狀腺功能的必須營養素,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可促進身體代謝及組織生長,缺乏時容易覺得疲倦、怕冷、甲狀腺腫大及造成心智功能障礙,也會因為代謝變慢容易變胖。
國健署提到,長期缺碘者若突然攝取大量碘,可能會有誘發甲狀腺腫副作用,建議最好是養成均衡飲食習慣慢慢補充。
國健署同時表示,碘鹽雖然是民眾最方便攝取碘的來源,不過食鹽本身也是鈉的攝取來源,飲食中的鈉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世衛建議,食用碘鹽補碘要與減鹽的健康生活習慣併行,故成人每日食鹽總攝取量仍不宜超過6公克。
詳全文


嬰幼兒健康:
寶寶喝母乳 過胖風險降3倍
寶寶胖胖的才可愛?許多研究都證實,寶寶體重過重,不僅成長發育落後一般人,未來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增。醫師建議,母親最好哺餵母乳,其中富含的母乳蛋白,有助維持胰島素正常分泌,最新研究發現,可降低寶寶3倍以上的過胖風險。
寶寶喝母乳不易胖
《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針對0至2歲寶寶,共1000多名,進行母乳對寶寶生長發展研究,結果發現,母乳蛋白是打造健康腸道環境,降低腹瀉、幫助標準身高、體重發育的關鍵營養素,尤其寶寶喝母乳可降低3倍以上的過胖風險。
母乳蛋白是關鍵
亞東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陳家駿表示,母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中母乳蛋白有均衡的胺基酸組合,不僅可提供寶寶生長發育的養分,更有助體內胰島素正常作用,維持標準身高;體重,讓寶寶長得結實不虛胖。
寶寶過重易 慢性病風險增
「蛋白質只是單純長肌肉,」陳家駿強調,母乳是幼兒最佳的營養來源,愈來愈多研究發現,蛋白質與體格生長密不可分,若寶寶攝取的蛋白質中胺基酸組成不平衡,有可能刺激胰島素的大量分泌,進而讓體重快速增加;一旦寶寶2歲前,體重增加過快,日後超重的機會也會相對提升,甚至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詳全文


孕婦長期使用清潔劑 男嬰恐雌性化
孕婦少使用清潔劑。國內研究發現,日常生活的清潔劑遇水,會分解成親脂性的壬基酚(NP),進而透過胎盤、哺乳傳遞給胎兒,尤其北部孕婦曝露濃度較日本、馬來西亞、德國及義大利等國家都高。醫師指出,可能造成男嬰雌性化、女嬰卵巢萎縮。
追蹤孕婦清潔劑暴露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醫學部與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從101年開始進行孕婦及胎兒產前與產後NP暴露研究,分析所有孕婦產前靜脈血、胎兒臍帶血、胎盤、第1個月及第3個月母乳等生物檢體樣本的NP濃度。
北部孕婦NP暴露濃度高
結果發現,孕婦產前與產後NP暴露除可能透過胎盤傳遞給胎兒,在產後哺乳過程新生兒也會因餵食母乳而暴露NP,且台灣北部地區的孕婦,靜脈血與胎兒帶血的NP暴露濃度明顯高於馬來西亞,但較中國上海為低,而母乳中NP濃度也高於德國、日本及義大利等國家。
清潔劑普遍添加界面活性劑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治醫師王培瑋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清潔劑,如洗衣劑、洗碗精、沐浴乳、去汙劑,普遍添加壬基酚聚乙氧基醇類(NPEO),是環境荷爾蒙的一種,作為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可以幫助發泡、去除衣物、鍋碗等器皿表面的髒汙,但會經由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成親脂性的壬基酚(NP)。
男嬰恐雌性化
NP的結構式近似於雌激素,被認定具有雌激素效應,根據動物實驗證實,可與動情素接受器結合,進而導致雄性動物雌性化,以及雌性動物卵巢萎縮。
詳全文


老人健康:
負面看老化 記憶、聽力差
加拿大多倫多一項研究發現,年長者若對老化有負面觀感,很容易對自己的聽力、記憶力失去自信,且聽力、記憶力也會比較差。
研究計畫主持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艾莉森‧查斯汀表示,一個人對老化的觀感會影響其感官、認知功能,而這些觀感常深根於一些刻板印象,因此需要更進一步了解這些因素如何影響年長者日常生活。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心理學與老化》期刊(Psychology and Aging)。
研究當中,共有三百零一名五十六歲到九十六歲成年人參與研究計畫,研究人員深入了解這些人對老化有何正面、負面感覺,以及對自己聽力、記憶力的好壞認知,並測試他們真正的聽力、記憶力能力。
查斯汀表示,研究顯示,對老化有負面觀感的人往往認為自己聽力、記憶力面臨許多挑戰,實際測試發現,這些人的聽力、記憶力表現的確不是很理想。
查斯汀解釋,這並不是說,所有聽力、記憶力較差的人都對老化現象持負面觀感,研究也沒有證實對老化現象持負面觀感會造成聽力、記憶力變差。研究只是單純指出,兩者有關聯性,對老化持有負面觀感會影響一個人的自信,導致這人對自己能力產生懷疑。
查斯汀認為,應該要多鼓勵年長者規律運動,這樣就能提升認知、生理表現,並想辦法幫助年長者破除有關老化的刻板印象,讓年長者了解自己可以擁有更好的人生體驗,若了解年長者對自己的觀感、感覺,或許可以幫助他們改善聽力、記憶力,進而找到方法、提升生活品質。
詳全文


失智不失志 十警訊預防大腦老化
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根據統計,從每4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已提高到每3秒就有一人確診。台北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表示,老齡化社會所帶來的問題不只經濟、政治等問題,更值得探討的還有長照問題,老年人口多,首要衝擊的就是失智人口的增加,目前台灣失智人口約有24萬人,已經超過彰化市的總人口數。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共同舉辦「失智症預防暨延緩自我管理」記者會,藉由動畫,讓許多民眾了解精深難懂的醫學議題。蔡佳芬醫師指出,失智症問題嚴重,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相對提高,而要做好自我管理,就得了解失智症的預防與前期徵兆。
失智症十大警訊為:
(1 )忘東忘西、重複發問。(2)無法完成原本熟悉的事物。(3)言語表達出現問題。(4)喪失對時間、地點、方向的概念。(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6)抽象思考困難。(7)東西擺放位置改變。(8)行為、情緒改變巨大,甚至有妄想、幻覺。(9)個性改變、易怒。(10)喪失活動力。
而平時對於慢性病的預防,也可有效避免失智症上身,如三高、肥胖、憂鬱症、糖尿病、抽煙,都是失智高危險群。蔡佳芬醫師說,除了預防慢性病,平時可採「地中海飲食」多吃全穀類食物、多蔬果、橄欖油,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與失智症,多嘗試新鮮事物,別抗拒學習,保持樂觀,多運動、多與人接觸,而家屬應多陪伴、傾聽、溝通、關懷家中長輩,都可以讓長者的「大腦」保持年輕。
詳全文


心理健康:
冬季好憂鬱! 4類症狀要注意
冬季是憂鬱症好發的季節,然而,憂鬱症在不同年齡、性別、社會階層都可能會以不同的樣貌呈現,讓人難以判斷。新光醫院臨床心理師林晏瑄表示,許多人都害怕被貼上「精神病」的標籤,很少病患願意承認自己有精神相關的疾病;其實,正確認識憂鬱症,勇於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就能盡快走出低潮,重展笑顏。健談圖文提醒您,若家人出現情緒困擾超過兩週以上,建議可主動尋求專業醫師與心理師的協助,就能重拾快樂的人生。
根據門診觀察,高達75%求診者都有情緒困擾,以憂鬱及焦慮問題居多,但大部份症狀都算輕微,僅12%至15%需要接受治療。憂鬱症常見的症狀包括:情緒憂鬱、負面思考、認知失常、生活失序等。以下各種症狀需至少符合5項,且症狀出現超過2週以上,同時已經影響到當事者日常生活功能、工作或學習能力等,便可能是憂鬱症發作。
1. 情緒憂鬱:心情低落或煩躁、易怒、容易落淚。
2. 負面思考:感到無助、絕望、沒有價值、罪惡感,甚至有自殺的企圖或念頭。
3. 認知失常:反應遲緩(或混亂)、無法專心、記性差、工作能力減退。
4. 生活失序:疲倦、食慾不振(或過盛)、失眠(或嗜睡)、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
憂鬱症的患者,也常常會出現明顯的焦慮症狀,如莫名的恐慌、心悸、頭暈、全身疼痛不適等。大多數人在遇到壓力事件時多半或出現負面情緒,適當的抒發負面情緒其實有助於心理健康,但若情緒困擾時間超過兩週以上,建議主動尋求專業醫師與心理師的協助,正確認識憂鬱症,就能重拾快樂的人生。
詳全文


生活健康:
每天睡不到6小時?研究:恐增心血管死亡率
英國華威大學的醫師們對瑞典、英國、日本等8個國家進行的15項研究進行了分析, 將「睡眠不足與死亡相關關係」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歐洲心臟學會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對近千名的病患檢查,並進行檢測,發現空氣品質不佳會增加中風、大腦萎縮等生理退化疾病之外,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也跟著浮現。
該研究結果表明,與睡眠時間充足、睡眠品質高的人相比,每天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或睡不熟的人因心臟病死亡的概率高48%,發生腦中風或死亡的概率高15%。
交感神經有使血管收縮、增加心臟搏動的功能。睡眠不足時交感神經受到刺激,使血壓升高。另外,睡眠時間不足時血液內炎症的因子也會增加,這意味著體內的炎症反應增加。炎症反應是為了消滅細菌或病毒等外部入侵的敵人的免疫反應。
但是,如果完全沒有細菌或病毒的入侵也長期持續慢性炎症反應的話,很可能是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動脈硬化造成血管損傷時,受損部位就會出現炎症,此時白血球等免疫細胞增加,同時炎症反應進一步加強。
因此,炎症反應慢性增加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很高。有慢性炎症反應的人與沒有炎症反應的人相比,前者患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腦血栓、失智症、周邊動脈阻塞症等各種血管疾病的概率高50%以上。因此,睡眠不足會直接提高血管疾病的危險。
詳全文


心臟病患注意!就算有運動也不能久坐
只要有運動,久坐就沒關係?國外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就算有運動習慣,如果一天中有很多時間還是坐著不動,仍然對健康不利!專家建議,每30分鐘就要站起來走動一下,雖然只是一個小舉動,卻對心臟健康有很大好處。
坐著時間越長 健康狀況越糟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University of Ottawa)的研究團隊,觀察了278名冠心病患者的活動狀況,這些受試者都有接受心臟病照護的相關課程,知道應該每天進行中度至強度的運動至少24分鐘,以保護心臟健康。研究員讓受試者身上穿戴裝置,測量他們一整天活動和坐著的時間。
結果發現,受試者平均每天有8小時都是坐著或靠著。無論他們的運動量有多少,坐著的時間越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就越高,身材也越肥胖。相反地,坐著的時間越少,受試者的健康指標就越好。而且即使控制了受試者的年齡、性別、活動程度等因素,結果還是一樣。
別坐超過半小時 起來走動保健康
研究顯示,無論運動時間有多少,久坐的壞處還是很大。研究員建議,心臟病患者每30分鐘就應該起身走動,並且記錄每天的活動情況,檢視自己有沒有坐一段時間就起來動一動。這個方法對於無法每天進行中度運動的人來說,特別有用。雖然起身走動只是一個簡單動作,卻對健康很有好處。
詳全文


白內障年輕化 藍光照熟水晶體像煮蛋
白內障再也不是老年族群專利,調查指出,近年來因3C手機商品,及電腦的過度使使用,讓白內障患者已經有年輕化趨勢。在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患者中,有越來越多20至30歲的年輕族群,因眼球水晶體老化而讓白內障提早報到,值得重視。
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指出,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科疾病,表示眼球內的水晶體變黃而混濁,光線無法完全穿透造成視覺模糊所致。所謂人老「珠」黃,用來形容白內障真是非常貼切。
白內障手術 4成是中壯年人
不過,要注意的是,根據臨床統計,近3年來,35至40歲的高度近視族群併發近視性白內障的比例激增,甚至有越來越多20至30歲的年輕族群,因高度使用電腦,或是用眼過度等因素,造成水晶體混濁,形成未老先衰現象。
臨床調查也發現,在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患者中,有4成都是中壯年人,甚至20多歲就開刀的人大有人在,與以往不同的是,過去單眼開刀的患者,近7成左右,目前則是雙眼開刀的患者,就佔有7成,顯示2眼患白內障比例激增。
藍光傷眼 水晶體聚光像煮蛋
陳瑩山醫師強調,藍光與紫外線容易對眼睛造成傷害,尤其長時間緊盯手機或是電腦螢幕,容易讓水晶體大量吸收光線熱能,將水晶體蛋白質變混濁,就像用放大鏡聚光照射可以煮蛋一樣,而3C商品的光,也可以「照熟」水晶體,讓白內障上身。
一般而言,發生白內障的原因,包括:老化、眼睛受傷、長期使用類固醇藥水等;初期會有眩光、雙影、老花度數不穩定的現象,而本身有糖尿病、高度近視、青光眼等疾病,則屬白內障的高危險群。
預防白內障 護眼4小撇步
醫師提醒,接受過白內障手術的病患,要特別注意日常可見光當中的藍光,對眼睛的傷害,由於人工水晶體無法抗藍光,會增加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的機會,白內障病患應避免強烈日光,最好戴上帽子、太陽眼鏡遮光,並定期進行眼底檢查。
(1)適度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用眼每30分鐘需要休息10分鐘,活動筋骨、遠離手機電腦,眺望遠方讓眼睛睫狀肌放鬆,預防近視加深。
(2)避免黑暗中滑手機。光源須放在慣用手的對側避免出現陰影。且應避開直接或間接的眩光,
(3)多補充營養。綠色蔬菜,如綠花椰菜、菠菜,以及富含葉黃素的蔬菜,如南瓜,玉米。
(4)外出時配戴防紫外線的眼鏡。
詳全文


運動健康:
延壽黃金期!美研究:中年健身不嫌晚
國人飲食逐漸西化,加上生活作息不規律,步入中年後,許多慢性疾病會現身,如果這時候才開始運動,是否已經來不及了呢?美國最新研究顯示,運動從中年開始不嫌晚,除了可以增加身體肌肉消耗熱量,還能延長壽命。
研究人員指出,40歲到65歲的中年人是預防「端粒」(telomere)縮短的黃金期,端粒位於人體細胞核中染色體的末端,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縮短,增加老化速度、罹癌風險,先前已有研究證明,其長度與壽命有關,而且運動能降低縮短的風險,與完全不健身的人比,過去一個月中以健走、跑步、騎車或走路通勤等方式為例,若施行一項運動的人,端粒縮短風險降低3%,四種都有可降低52%。
運動30分鐘真簡單 分次進行也有效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週至少應達到150分鐘中等費力活動,每次運動時間至少持續10分鐘。國健署也提出,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分段累積運動量,效果與一次做完一樣,不過每次至少要連續10 分鐘。例如每天應至少運動30分鐘,可以拆成2次15分鐘,或3次10分鐘完成。
融入生活 6撇步助習慣養成
所謂萬事起頭難,但要開始建立健康運動的生活也絕非難事,為此國民健康署提供以下6個生活化運動小撇步,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就從今天開始執行吧!
(1)外出或是上下班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提早出門提前一站下車,步行至目的地,讓一整天精神更飽滿有活力。
(2)可以走樓梯就不要坐電梯,不但節省能源,還可以增加每天活動量,步行走上幾層樓後再搭乘電梯,慢慢增加自己的運動量。
(3)多和家人相約到戶外,進行腳踏車或互動競賽型活動等,不但促進家庭和諧, 更重要的是使全家人都更健康;或是可以帶著心愛的寵物一同快走,一同享受健康活力!
(4)利用空的寶特瓶,裝水或沙子替代啞鈴,訓練肌力,並依進步 程度漸漸加入更多水或沙子,提升肌力。
(5)在上班期間,上午10:30、下午3:30各做15分鐘健康操,累積30 分鐘也可消耗100大卡。
(6)約三五好友去踏青飲茶,不但能健身,也能增進彼此情誼。
詳全文


戒菸健康:
研究:電子菸油恐致嚴重肺病
美國研究人員表示,每4種電子菸就有3種使用會造成嚴重呼吸道疾病的電子菸油。
法新社報導,有別於傳統香菸,電子菸不受美國監管機關規範,引發部分專家在電子菸可能有害健康的隱憂;加上電子菸的糖果或水果口味恐吸引年輕人嘗試,進而上癮。
根據發表在「環境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Health Perspectives)期刊的研究,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科學家檢驗幾種可能吸引年輕人的電子菸油口味。研究人員發現,多達75%樣本含有丁二酮(diacetyl),吸入可能導致又稱「爆米花肺」的呼吸道疾病「阻塞性細支氣管炎」。10年前,美國1名男子因吸入微波爆米花內含的化學物質「丁二酮」,而因此罹患該呼吸道疾病。
研究共同作者、環境遺傳學教授克里斯提安尼(David Christiani)表示:「由於大部分關於電子菸的隱憂都聚焦在尼古丁,我們對電子菸還是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
「電子菸除了含有不同程度的尼古丁添加物外,還含有其他致癌化學物質,以及正如我們研究顯示,添加味道的化學物可能會損害肺部。」
詳全文


藥品健康:
隨意丟棄藥品 恐產生抗藥性細菌
你家中剩藥怎麼處理?國內最新調查發現,有超過4成的民眾對家中的剩餘藥品視若無睹、沖到馬桶、當廚餘處理,甚至轉送親朋好友。藥師指出,隨意丟棄藥品不僅會汙染環境,還可能汙染農漁產品,產生抗藥性細菌。
國人每月平均丟棄400元藥品
新北市衛生局今年7月至10月,透過「社區藥局公共衛生服務站」對980位民眾進行藥物回收調查,結果發現,3個月內回收藥品高達466公斤,其中以西藥類最多,依序為中草藥、保健食品,平均每人每月丟棄400元的藥品。
剩藥原因 自覺症狀改善為大宗
進一步調查發現,家中剩餘藥品原因為自覺症狀已經改善、服用次數不足或忘記吃藥、擔心副作用,而處理方式,6成會拿到廢棄藥品檢收站,2成2選擇繼續放置家中,1成6當垃圾處理、沖到馬桶內、當廚餘處理,甚至轉送親友。
隨意處置剩藥 汙染環境又傷身
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蘇國欽表示,閒置家中不處理的藥品會變質失效,也會可能造成小孩誤食,安全風險大大增加,而沖到馬桶的藥品會汙染水源,當廚餘處理的藥品則會影響食物鏈,人也容易產生抗藥性細菌;若轉送給親朋好友,也會因為每個人症狀、體質等身體狀況不同,反而加重病情。
詳全文


大錯特錯!胃藥不可分給親友
台北馬偕藥劑部 主任李韋瑩提到,最常見的胃藥是制酸劑,可分為碳酸鹽類與氫氧化物類,如碳酸鈣、碳酸鎂、碳酸氫鈉與氫氧化鎂、氫氧化鋁等,多少仍有副作用,比如碳酸鹽類 的制酸劑吃了容易脹氣,就像是喝碳酸飲料容易產氣一樣,因此常脹氣的民眾選擇胃藥時,就要避開碳酸鹽類的制酸劑,而選擇氫氧化物類。
鎂類的制酸劑則會讓人拉肚子、鋁類則是讓人容易便秘,市面上也有鎂、鋁離子混和的制酸劑,抵銷兩者的作用。
醫生開立胃藥時,會依照臨床症狀給予適合的制酸劑,因此自己的胃藥也不能任意給他人服用。
舉例來說,今天患者伴隨便秘的症狀,醫生可能會開鎂類的制酸劑,但是若患者朋友剛好胃痛,但體質較易拉肚子,便不適合用同樣的藥物,以免加重腹瀉的症狀。
胃痛不一定是胃病
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范泉山表示,因為肚子神經不容易定位,許多疾病都是以上腹疼痛表現,看起來像胃痛。
除了常見的腸胃炎外,闌尾炎初期也是從上腹部開始疼痛,慢慢往右下腹部移動。膽胰管疾病如結石、發炎或癌症也會以上腹痛表現,如果沒有進一步檢查,醫生不容易發現,臨床不乏有吃了一、兩年的藥,最後才檢查出是膽胰管的問題,甚至是肝癌末期。
范泉山強調,不要把所有胃痛當成胃病,也不要認為所有胃痛吃胃藥就會好,一旦疼痛超過1週沒改善,就要就醫檢查。
詳全文


疾病健康:
醫學研究-窺探思覺失調
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慢性的精神疾病,病患常有幻覺、妄想及思考障礙,並會導致廣泛的心智及社會生活功能等退化。
台北榮總研究團隊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花了3年、監測110名發病平均10年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腦部活動,竟發現類似於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的病人一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腦部區域活動也會出現混亂、單調的變化。
這項研究獲登於今年神經科學國際期刊「人類大腦圖譜(Human Brain Mapping)」。
台北榮總成人精神科主治醫師楊智傑,研究發現,倘若大腦生病,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前額葉掌管思考跟認知功能的區域會變混亂,就會像心律不整一樣,大腦無法有效的處理訊息,產生認知功能退化。
此外,思覺失調症患者顳葉部分變得遲鈍、單調,則會引發幻覺和妄想,絕大多數思覺失調症患者皆以混亂、單調兩者呈現。
精神部成人精神科主任蔡世仁說,研究發現患者只要經積極的藥物和復健治療之後,病人的腦部訊息就會恢復正常,但目前沒有有效的方法可以預測思覺失調症的發生,成因也不明,但大多與遺傳有相關。
蔡世仁建議,除了鼓勵精神疾病患者按時服藥之外,也要維持正常的工作和社交生活,避免大腦活動停滯,接觸並學習新事物,並擁有充足的睡眠,身心壓力不要過度。
詳全文


糖尿病足患者認知功能缺損風險大增
以色列本古里昂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糖尿病足」併發症,出現認知功能缺損風險就會大為增加。
研究作者以色列本古里昂大學博士生雷切爾‧納托維奇表示,這項研究顯示,糖尿病與認知功能衰退有明顯關聯。糖尿病是一種多重系統性疾病,這種疾病會影響大腦功能,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風險是一般人的兩倍,糖尿病會造成整體心血管系統退化、受損,而糖尿病足正是其中一種症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嚴重併發症,主要症狀為足部潰瘍、足部傷口無法癒合,甚至出現壞死,如果放任不加以治療,就可能需要截肢,糖尿病患者終生出現足部潰瘍風險高達百分之二十五,而這種長期併發症是可以預防。
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足患者不但較無法專注、學習能力較差,且認知反應、精神動作反應等也都比較慢,語言也較不流暢,與一般糖尿病患者相比,出現糖尿病足的患者更容易出現認知功能缺損。
納托維奇建議,糖尿病足患者更需要定期追蹤認知功能變化,盡早發現認知功能衰退,就能及早介入、展開治療。由於患者可能出現記憶、注意力、執行功能障礙等問題,患者家人、照護者更要多關心患者健康變化。
此外,團體治療可幫助患者控制糖尿病病情,並了解營養攝取、運動等資訊,因此團體治療對糖尿病足患者很有好處,患者可以多參與團體治療課程。
糖尿病患者無論有沒有認知功能併發症,都應該接受心理、精神衛教,糖尿病患者想要預防認知功能衰退,就要好好控制疾病,控制血糖對患者顯得格外重要。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