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內容
飲食健康:
得舒飲食可降血壓 也減三酸甘油脂濃度
「得舒飲食」(DASHDiet)含有大量蔬菜、水果、低脂乳製品,對降血壓、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很有幫助,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進行得舒飲食時,如果油脂攝取量稍微多一點,不只可以降血壓,還可以讓三酸甘油脂濃度下降,且這種做法並不會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大幅上升。
上述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貝尼奧夫兒童醫院奧克蘭研究院研究團隊、想了解得舒飲食所使用的油脂種類是否影響降血壓效果,研究人員讓健康民眾嘗試三種飲食法,第一種為控制組飲食,第二種為標準得舒飲食,第三種雖然也是得舒飲食,但脂肪攝取量較多、且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稍微少一點,這種飲食法稱為高脂得舒飲食。
研究當中,每種飲食法持續三星期。進行控制組飲食時,這些人攝取較少纖維質、蔬菜、水果,也吃較多紅肉,每種飲食之間間隔兩星期。總共有三十六名成年人完成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與控制組飲食相比,無論是標準得舒飲食或高脂得舒飲食,降血壓效果不相上下,不過高脂得舒飲食卻能明顯讓三酸甘油脂濃度下降,此外,得舒飲食與高脂得舒飲食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方面,差異並不大。研究作者認為,高脂得舒飲食或可成為得舒飲食以外另一種選擇,而這種飲食法對脂肪攝取量較沒有嚴格限制,因此可能比較容易執行、推廣。
詳全文
內臟脂肪怎麼來?快放下手上那杯糖飲
別以為喝飲料只會造成肥胖或糖尿病,連脂肪肝都有可能找上門!美國研究發現,每天喝一杯含糖飲料,內臟脂肪大增3成,連帶提升心臟病風險。趕快放下手中那杯糖飲,別再虐待身體了!
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院(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追蹤1000名中年人長達6年的時間,調查受試者喝含糖飲料的頻率,並且利用特殊的X光,在研究開始和結束的時候檢測他們內臟脂肪含量的變化。
每天喝糖飲 內臟脂肪大增
結果發現,跟完全不喝糖飲的人比較,每天喝含糖飲料或是氣泡飲料(fizzy drinks)的人,在研究進行的6年之中,內臟脂肪增加了將近1公升,相當於多出了30%脂肪量。這裡所謂的內臟脂肪,包含肝臟、胰臟、腸子的脂肪。內臟脂肪過多,容易增加心臟病風險,並誘發胰島素阻抗,提升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
此研究團隊的成員包含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和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專家。此研究已經刊登於《循環》(Circulation)期刊。
過量糖分害處多 每天控制攝取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每天額外的糖分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但是WHO呼籲,最好能夠控制在5%以下,對健康更有好處。
詳全文
攝取蔬果彩虹579 遠離癌症找上門
在台灣,惡性腫瘤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但到底要如何防癌呢?其實可以從平時飲食習慣改變開始做起;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發起的防癌口號提到全民練5功,所謂的5功就是指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定期篩檢、體重控制以及遠離菸害,其中蔬果彩虹579就是要懂得從蔬果獲得足夠營養。
紅色系蔬果富含茄紅素 幫助抗氧化
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植物化學素等營養,可將蔬果簡易分成紅、黃、綠、白、紫等5種顏色;翁詩雲說,像是紅番茄、甜菜、櫻桃、西瓜等就屬於紅色系蔬果,富含茄紅素、花青素等,具有抗氧化,能有效消除自由基或活性氧化物,達到防癌效果。
大蒜含有蒜素 幫助肝臟代謝
至於綠色蔬菜因富含葉綠素、膳食纖維等,能改善消化道機能,讓排便順暢,而像是山藥、洋蔥、大蒜、白蘿蔔等白色蔬果,具有蒜素、硫化物等營養,能幫助肝臟進行代謝作用,若為橘黃色蔬果,包括胡蘿蔔、南瓜、地瓜等,富含豐富的胡蘿蔔素,能有效預防乾眼症,增強免疫力。
另外,像是葡萄、藍莓、紫色高麗菜等紫黑色蔬果,因富含花青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翁建議以成年男性而言,應每日攝取至少九份蔬果,女性則最好攝取到5份且五種不同的蔬果,才能真正幫助身體提升免疫力,遠離癌症找上門。。
詳全文
嬰幼兒健康:
美國小兒醫學會 7大招助爸媽輕鬆育兒
新手爸媽照顧孩子手忙腳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或是即將為人父母,對於寶寶的照護毫無頭緒,怎麼辦?別緊張,美國小兒科醫學會說,初為人父人母,緊張是必然的,但只需要將幾個原則銘記在心,都可以慢慢上手的。
一、母乳,是營養最好、對嬰兒最好的食物,如果情況允許,應以哺餵母乳為優先。
二、哺餵母乳,越早開始越好,通常是出生後幾個小時內,媽媽就可哺餵母乳了,除非有特殊情況,新生兒的恢復期都應與母親相處,可與母親產生親密連結感。
三、只要嬰兒表現出饑餓的徵象,像是哭泣、活動性增加、張嘴或尋覓母乳時,媽媽就可哺喂母乳。有些媽媽會刻意3小時餵一次母乳,學會建議,不需要如此,寶寶餓了就該吃。此外,小兒科醫學會也解釋,新生兒哭泣是飢餓的表徵之一,新生兒每二十四小時應哺喂母乳約八到十二次,尤其是在出生的前幾周,有些寶寶會密集的需要被餵食。
四、除非有醫學上重要的原因,否則不應該給予寶寶添加物,如開水、糖水。
五、若是寶寶在48小時內出院的話,在寶寶4天大時應回診經過小兒科詳細的健康評估。
六、純母乳在寶寶6個月以前都是適當的,但別忘了應輔以副食品來提供寶寶成長的需求。
七、寶寶6個月大以前都不需要喝水,更不用說果汁、糖水。只有一些特殊的寶寶需要維生素D與鐵質。而且寶寶在6個月大以前都不需要在牙齒上塗氟來預防蛀牙,但一定要用紗布清潔牙齦與舌部。
詳全文
老人健康:
高齡社會的重要課題:老年憂鬱症
年老本身並不會引發憂鬱症,包括臺灣在內世界各國的流行病學研究甚至指出:老年世代被診斷出重度憂鬱症的機會,比年輕世代來得低。隨著年紀增長,身體逐漸老化,各種毛病也陸續出現,視力模糊、齒牙動搖、行動不便、慢性疼痛、睡眠障礙、健忘等等,生活的自主性和控制感漸漸消失,心情難免容易沮喪和低潮。這時候,如果再加上心理和情緒的壓力,如喪偶、孤獨、經濟狀況不佳、家庭關係不良、人際支持網絡不足、失能等,就會大大增加高齡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
是身體不適還是心理不適?
老年憂鬱症很容易被忽略,因為老年人的身體病痛多,常把「我不舒服」掛在嘴邊,家人聽多了,往往不太在意,這又讓老人家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重視,而感到無助失落,心情更加挫敗。麻煩的是,老人家感受到憂鬱情緒時,通常不會說:「我不開心、我心情不好。」而是以「抱怨身體不舒服」來表現,只會描述自己失眠多夢、沒胃口、頭痛、便秘、拉肚子、感冒、骨頭痠痛、手腳抽筋無力、頻尿等。帶他們到醫院檢查,也找不出毛病來,家人就更容易認為他們是無病呻吟,而輕忽病情。
老人憂鬱症有時不容易被診斷出來,病人或家人常常以為這些身體上的不舒服只是老化的正常現象,吃了一堆安眠藥或止痛藥,效果卻不佳,這才發現是憂鬱症在作祟。一般來說,年紀越長、身體疾病越多、支持系統越不足的老人,憂鬱的程度可能就越高。
是大腦退化還是憂鬱症?
老年憂鬱症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健忘。這種情況很容易與失智症混淆。不過,跟失智症不同的是,憂鬱症經過治療之後,隨著情緒的好轉,健忘的情況也會改善。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許多老年人退化性的大腦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它們常常會合併憂鬱症狀,甚至它們的早期症狀是以憂鬱症來表現。臨床上常常要治療一段時間,才能區分憂鬱與大腦退化之間的關係。
老年憂鬱症經常被低估
臺灣已經逐步進入高齡化社會,可以預見的,老年憂鬱症將是未來精神醫療的重點之一。臺灣老年人憂鬱症的盛行率,其實並不少於國外。臺灣老年精神醫學會黃宗正醫師曾指出,臺灣社會正在快速老化,65歲以上的人口超過260萬人,若依照國外的調查數據,老年憂鬱症盛行率約12%來估計,國內至少有31萬名高齡者,深受憂鬱症困擾。
而根據臺北榮總醫療團隊在石牌地區所作的調查得知,社區中的老年憂鬱症人口盛行率大約是9.8%,女性比男性多。老年憂鬱症的嚴重程度,通常與鰥寡孤獨、身體疾病(如中風、認知功能障礙)、低社經地位有密切關係;尤其身體的疾病,是引發憂鬱症最常見的危險因子。身體的毛病越多,老年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也會越高。
臨床發現,不僅住院老人罹患憂鬱症的情況相當普遍,一般家庭中也有許多老人出現憂鬱症狀,由於尚未達到診斷標準,而被家人忽略,以致沒有受到合理的協助。老年人一旦罹患憂鬱症,併發的行為症狀將很令人頭痛,也會讓原有的身體疾病雪上加霜。例如很多老人生病之後容易失去鬥志,不聽醫囑、不想起身活動、自暴自棄、食慾降低、營養不良甚至長出褥瘡等,讓原有的骨質疏鬆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更加惡化,然後又更加重憂鬱症的病情,形成惡性循環。
詳全文
巴金森氏症患者多注意體重變化
巴金森氏症患者要多注意體重變化。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巴金森氏症患者若在疾病初期有體重下降現象,往後出現動作障礙情況會變得比較嚴重,研究人員認為,巴金森氏症患者在疾病初期就體重下降,可能是危險警訊。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漸進性疾病,患者常出現震顫、肢體協調功能受損、行動變慢、肢體僵硬等症狀,目前病因未明,且沒有方法可以有效治療、逆轉病程。
研究人員指出,巴金森氏症患者常出現體重下降現象。而這項研究發現,巴金森氏症患者在疾病初期一旦體重下降,可能代表危險訊號,表示症狀可能較為嚴重。
研究首席作者美國麻州綜合醫院神經學臨床研究院研究員安妮-瑪莉‧威爾斯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有幾種亞型,患者出現體重下降現象,可能代表這種類型較為嚴重。或許是因神經內分泌系統或消化神經系統所導致,而體重增加患者的疾病類型可能較為輕微。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美國醫學會-神經學期刊》。
研究人員比較發現,與體重穩定者相比,患者若體重下降,症狀惡化速度較快。體重上升患者,症狀惡化速度最慢。
詳全文
國衛院:肌肉多 降低死亡風險的關鍵
台灣「肌少症」的人口越來越多!近年有不少研究調查公布,證實肌肉量的多寡,是影響老人死亡風險高低的關鍵。
5位老人中1人有肌少症
根據統計顯示,台灣65歲以上老人約每5位就有1人有肌少症;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的調查發現,50歲以上國人有1∕5(近138萬人)蛋白質攝取不足,1∕10中壯族群也有相同問題,再加上國人仍只有33%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老人肌少症困擾恐「提前」上身。
所謂肌少症,就是骨骼肌質量流失,肌力或肌耐力下降。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醫保組莊紹源博士表示,如果男性的肌肉量小於7.09 kg∕m2 、女性小於5.70 kg∕m2,再加上男性手部握力小於26公斤、女性小於16公斤,或是男性每秒鐘行走少於0.7公尺、女性每秒小於0.6公尺,就是有肌少症。
也就是說,當人出現走不快的蝸牛速、軟腳蝦、奶油手等狀況時,這些都可能是肌少症的徵兆。再加上現代人常久坐、不愛運動、營養不均衡,骨質流失更快,同時也是骨質疏鬆症的候選人,有研究調查發現,男性若罹患肌少症,骨鬆風險較一般人高3倍,女性更高出12.9倍。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指出,肌肉量不足和骨質疏鬆症息息相關,會導致人體代謝率和抵抗力下降,更會因為肌肉力量減弱而易跌倒,甚至失能風險增加。過去幾乎只會出現在老年人身上的肌少症問題,現在已逐漸年輕化,尤其不當減肥的年輕人是最大的隱性族群。
肌肉流失快 死亡風險增1~2.41倍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現,「肌肉量」(skeletal muscle mass)才是影響老人死亡風險的重要關鍵之一。研究分組的結果顯示,肌肉量最低的25%老人,相較於其他老人會增加1倍的死亡風險。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根據2010年《美國臨床營養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肌肉流失速度較快的人,比起流失最慢的人,3年間的死亡風險高出2.41倍。
他進一步解釋,所謂肌肉「流失的快」,是指四肢肌肉每年流失超過385公克;肌肉「流失的慢」,則是指四肢肌肉每年流失少於130公克。經過3年的追蹤,發現肌肉流失快的人(也就是肌肉流失較多者)的死亡風險高出2.41倍。
維持足夠肌肉量 減緩老化最佳方案
評估是否有足夠的肌肉量,是分辨老人死亡風險高或低的有效工具。國衛院認為,應該將身體的肌肉量視為篩選高風險老人的重要指標,而不再是去強調降低或增加身體質量指數(BMI)或體重。
莊紹源指出,根據國衛院2014年公布的老人追蹤研究顯示,身體質量指數與總死亡率呈現反J曲線關係,也就是說,較瘦的老人有較高的死亡風險,而過重(BMI介於24~27 )的老人有最低的死亡風險。所以,BMI 可能不太適合用來當作老人肥胖的指標或是不健康的指標。
莊紹源表示,國衛院檢視其他身體組成指標,發現肌肉量與死亡率有關係,當身體肌肉量達到一定的程度(男性11.45kg/m2;女性8.5kg∕m2)以上,死亡率就不會再減少;另一個說法是,肌肉量低於這一個標準,死亡率就會提升。
足夠的肌肉量是維持日常體能活動的關鍵之一,肌肉量不足,可能是營養失衡或是活動力不足的一個結果,這兩項因素都會導致老化的快速發展。因此,維持足夠的肌肉量,可能是減緩老化的最佳方案之一。
營養失衡、運動不足 影響肌肉成長
造成肌肉量減少的原因相當複雜而多元,台安醫院腦、脊髓神經內科主任林冠宏指出,除了不可逆的年齡老化因素外,會使肌肉流失,還牽涉到內分泌、神經、營養、缺乏運動,還有癌症疾病等諸多因素。
人體內分泌系統攸關肌肉成長因素,人會長肌肉,但也有人吃再多也不長肉,原因就出在內分泌的問題上。林冠宏分析,透過肌肉內在的發炎程序,因氧化與自由基的影響,也可能導致肌肉細胞凋亡;而神經負責指揮肌肉,一旦神經受傷或是如中風病人般神經無法支配肌肉,自然會導致肌肉出現萎縮;營養不足或不均衡,或是癌症細胞搶走營養的吸收,以致缺乏肌肉生成所需的蛋白質元素等諸多原因,都會造成「肌少症」的出現。
莊紹源指出,從2005~2008年的「國民營養與健康調查」研究顯示,中壯年族群當中,也有過量攝取蛋白質的情況,其中,男性超過建議攝取量71%,女性超過建議攝取量51%,但是,這些中壯年族群缺少運動,而肌肉的維持,除了需要足夠的優質蛋白質,更需要有規律的運動(特別是阻抗肌力訓練)的配合。 在目前國人生活型態越趨於「靜態活動」的情況下,未來肌少症的盛行率可能還會持續增加。
從諸多老年患者的臨床就診情況看,林冠宏表示,肌肉量變少會使得老年人的活動量變少,也可能因骨骼肌減少、骨骼不夠強壯或是因骨質疏鬆而跌倒、骨折,行動必須依賴他人,甚至只能管灌飲食而致營養不良、器官功能不佳,肌肉萎縮、流失,演變成惡性循環。
肌少症的人,不一定只有骨骼肌減少,老人家肺部肌肉也會減少,導致吞嚥及排出異物功能下降,容易因嗆到而引發肺炎;泌尿道亦可能肌肉減少,影響排尿、解便功能,易致尿道發炎;肌肉量減少還會影響出門意願,會力不從心、活動力減弱、社交人際互動減少、缺乏運動,後續失智、憂鬱症等的風險,也會大為增加。
養肌2大策略
不想老後成為「肌少症」的一員,年輕中壯族群有必要及早為自己「長」肌肉作好打算。提早調整飲食,改變「少動」的生活型態,即使必須長期坐在電腦前工作,也應適度間歇性起身活動,最好養成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的習慣。
策略1-補充優質蛋白質
努力養肌,不是光靠吃就能辦到,吃了些什麼?什麼時機點吃?還有是否搭配適合的運動,都是會影響能不能長出肌肉的關鍵。
平日飲食著重均衡,除了選擇優質蛋白質,還要適度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以防止骨質疏鬆。林冠宏建議,在運動前補充少許醣類,讓肌肉有足夠運用的能量,在運動過程中及運動後,補充適量水分與肌肉修補所需的營養素,尤其是補充高蛋白質食物或更容易吸收的胺基酸營養補充品,都有助於肌肉迅速恢復與放鬆。
策略2-多肌力訓練及伸展運動
運動的選擇,林冠宏強調,應以可訓練肌肉力氣、增加肌肉量的肌力訓練與維持平衡的伸展運動為主,像是打太極拳;老人家更應在安全的前提下,伸手、抓握、擴胸,抬腿、舉高、撐久,待肌肉有力之後,再配合快步走的訓練,幫助增加肌肉量。運動必須有長續性,增長肌肉並非一蹴可及,而是在打一場長期抗老防病的戰爭,越早設法掙足本錢,才能讓自己老了之後活得更健康。
詳全文
生活健康:
啤酒肚男性死亡率 肥胖者2倍!
有啤酒肚的人請注意!研究顯示,無論男女,也不管其手腳有多細,若挺個啤酒肚,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的風險,都比肥胖者高!
根據CNN日文網,該研究是由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馬約診所等研究團隊進行。研究人員共分析1萬5000筆資料,結果發現,有啤酒肚的男性,死亡風險是單純肥胖者的2倍,至於女性的死亡風險,則是1.5倍。
大腹便便之所以會對健康造成如此大的威脅,是因為囤積在胃四周的皮下脂肪,會滲透到體內包裹住重要器官,在肝臟變成膽固醇後送進血液中。該膽固醇若堆積在動脈,會造成動脈硬化,引發心臟病或腦中風。
而一旦皮下脂肪堆積,胰島素抗性也會跟著增高,久了會形成第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大家都知道肥胖增加心臟病發作、腦中風或是罹患糖尿病等風險。為控制肥胖,過去都著眼於由身高體重計算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然而,即便BMI數據顯示為「健康」,基於上述理由,若下腹部脂肪過多,一樣有損健康。
專家建議,要消除啤酒肚,須注意健康的飲食生活,例如少吃加工食品及肉類,多攝取蔬菜水果,同時要養成適度運動的習慣。
詳全文
冬天易好發乾眼症 熱敷可改善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江立峰表示,最近門診中,因為乾眼症來就醫的病人有增加的現象,主要還在於冬天是乾眼症好發季節,由於冬天風大,濕度低,進而會將眼睛中水份吹乾,尤其是乾眼症的高危險族群,就會在此時節發病。
江立峰醫師進一步指出,更年期婦女因為荷爾蒙分泌失衡,進而會使得油脂層分泌不好,因而易出現乾眼症;許多做過近視手術者,也因為角膜皮瓣被切割之故,也容易出現乾眼症;而且若是乾眼症不予以改善,就會使得視力不穩定,會一陣一陣的出現模糊感。
淚膜不穩定 視力會不良
眼睛的構造很複雜,光是眼睛表面的淚膜,就有三層。江立峰醫師指出,淚膜包括黏液層、淚水層與油脂層,油脂層是最外層,可以防止水液層蒸發;而乾眼症患者往往會出現淚膜不穩定,進而易導致視力不良,甚至會因為無法使淚水排除過敏原,也易出現眼睛過敏症狀。
乾眼症的治療主要是以人工淚液來改善;此外,江立峰醫師並建議,除了人工淚液之外,平常也可用熱毛巾熱敷雙眼,藉由刺激淚膜的油脂層,來防止水液層蒸發,並且也應注意少吹風及室內空調,可增加室內的濕度,在室內放置一盆水,對改善乾眼症也有幫助。
詳全文
PM2.5曝露越多 肝癌風險恐增5倍
中研院團隊於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期刊中,領先全球發表最新研究,證實長期曝露在空污懸浮微粒下,肝癌風險恐不知不覺找上門。
該團隊在台灣本島與澎湖分析2萬多名30歲以上成人,追蹤將近17年,發現無論本島或澎湖,PM2.5高曝露者罹患肝癌的人數都比低曝露者多,推測應與污染微粒造成器官慢性發炎有關。
目前已證實PM2.5在腦、心、肺及多種呼吸道疾病的高度相關,現在又增加肝臟風險,長庚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建議民眾,出門前先看環保署監測報告,避免空氣品質不良時出外活動,出門也應選擇具防護力的口罩,防患未然。
詳全文
運動健康:
研究:邁開大步走路 有助預防失智症
健忘,是每個人上了年紀之後都會出現的毛病,不過,若忘得太嚴重,就要懷疑是否有失智症的可能。比方說,記不起來曾經體驗過的事、忘記自己所在的地方或時間、認不出朋友的臉等,都是失智症的特徵。
此外,目前已知在失智症患者中占多數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患者,其海馬體已萎縮在標準之下。換句話說,一旦養成邁開大步走路的習慣,就能預防海馬體萎縮,自然便能預防失智症。關於步行運動對失智症的改善效果,已有各種研究做出實證。我先以加拿大曾進行的研究為例。
該研究共花了五年時間,追蹤調查超過4500位男女,分析他們的生活習慣。並且比較「只有一般日常生活所需才會步行者」,和「養成步行運動習慣、一週步行運動超過三次者」,結果發現,後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例是前者的一半。
此外,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做過「步伐大小與失智症關聯」的相關研究。以日本群馬縣和新潟縣共660名、超過70歲的長者為對象,調查他們的生活狀況與身體機能。再將其走路時的步伐大小分成「開闊」、「普通」、「狹窄」三組。
結果發現,步伐較狹窄的族群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是邁開大步走路族群的3.4倍高。若只以女性作為比較,則高達5.8倍。美國醫師協會曾提出一份研究報告。邀請阿茲海默症高危險族群的年長者,進行每週三次、每次50分鐘的步行運動,六個月後發現失智症的症狀有所改善。
在日本,約有462萬失智症患者,而可能罹患失智症的高危險族群推估至少有400萬人(根據2012年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發表的報告顯示。(編按:根據2015年八月國際失智症協會發布全球失智症報告,推估平均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內政部2015年六月底人口資料與臺灣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目前臺灣約每100中即有一人為失智者)。你我都可能在某天罹患失智症,提早預防才是最重要的。
詳全文
戒菸健康:
二手菸也很傷!小心中風找上你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刊登南卡羅萊納醫科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的研究,自2003年起追蹤21,743位成年人(45%男性),其中23%表示在前一年曾吸到二手菸(secondhand smoke ,SHS),其中多數為年輕女性,從2003年開始追蹤至2012年止,平均追蹤5.6年,結果共有428人中風。
去除掉其他可能引起中風的因素分析後發現,吸二手菸讓中風的風險提高30%。此項大型分析研究顯示二手菸對健康的影響,除了已知的風險之外還增加了中風的可能性,且證實了吸菸不只對吸菸者本身有危害,對吸二手菸者的傷害也很大,建議通過更嚴格的菸害法規,保護非吸菸者受到危害。
詳全文
逾4成吸菸者疑罹慢性阻塞性肺病
久咳、常呸痰,逾四成吸菸者疑似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COPD)不自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余忠仁表示,牢記「C─吸菸者、O─黑白嗽、P─常呸痰、D─直直喘」口訣,呼籲有症狀者,及早發現、積極治療。
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顯示,民國91年至100年間每年因COPD死亡人數高達5000人,且自101年起,COPD已連續三年為國人十大死因之第7名。COPD,是一種因慢性發炎導致呼吸道阻塞,使氣體無法通暢進出且不可逆的疾病,最明顯的症狀是咳嗽、痰多和喘不過氣,若未妥善控制,呼吸道阻塞,肺功能惡化,症狀持續,嚴重者恐因呼吸衰竭而致命。當急性發作時,更可能因呼吸困難而插管,造成長期使用呼吸器。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於全台92間戒菸門診進行「台灣COPD疾病現況調查」,調查結果發現,42%的吸菸者除有咳嗽、痰多及活動易喘等症狀外,肺功能檢測數值(FEV1/FVC)更小於70%(正常值應>80%),恐已罹患COPD卻未曾就醫。此外,即便是已確診為COPD的患者,更有超過6成以上患者仍有喘、咳、痰等症狀,顯示疾病未受妥善控制、治療成效有待改善等問題。
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鄭世隆醫師表示,造成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原因,主要為抽菸,其次則為長期暴露在對呼吸道有害的環境,在照護上除戒菸與遠離上述危險因子外,應規律且確實用藥。鄭世隆醫師也說明,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包含吸入及口服,吸入型因能直接針對呼吸道作用,故治療效果較佳,而目前吸入型藥物包含抗膽鹼藥物、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類固醇等,其中,結合抗膽鹼藥物與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的新型雙效治療較單效治療效果明確,且不含類固醇,能幫助控制疾病。由於COPD治療方式多元,建議患者依病情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
詳全文
藥品健康:
藥品需要磨粉嗎?8大缺失要知道
藥品磨粉安全嗎?在現今強調便民的世代,許多民眾將藥品磨粉視為必須的,以為不提供此項服務的醫院藥事服務品質不佳。但是藥品磨粉後真的沒有問題嗎?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事實上,改變藥品原來的形式、磨成藥粉,可能存在相當多問題,包括下列:
1.藥品穩定性不佳:藥品磨粉可能會改變安定性和藥性,且容易受空氣中的溼度影響,導致藥品潮解或吸濕,無法確定儲存期限。
**2.藥品安全性:藥品磨粉後,只能靠藥物本身的特殊顏色、氣味等來辨識,過敏了,對什麼藥過敏?磨粉後混合在一起的藥品,無法辨識其成份。
3.分包準確性不足:磨粉經人工分包處理,可能會有藥量不均勻問題,造成每包 藥品劑量不儘相同。
4.污染問題:在忙碌的醫院藥局裏,所使用的研磨器具、分包機,若缺乏足夠時間徹底清潔,容易因藥品殘存,病人可能因此吃到其他藥品。
5.味道差:某些藥因味道苦所以經藥廠以糖衣裏覆,經磨粉破壞原設計,則使得藥品回復苦味不易為病人接受;也有藥品因具刺激性,藥廠設計適當包覆,磨成粉則破壞原有保護層,可能影響口腔或腸胃道黏膜。
6.某些特殊劑型磨粉或嚼碎影響藥效:持續釋放劑型因有特殊設計,包括藥錠或膠囊,一旦經過研磨粉碎,因緩慢釋出藥品成份的機制遭到破壞而無法達到預期結果。此類劑型的藥品,其完整的藥量原先的設計是為了延長給藥間隔,磨碎後短時間釋放出全部的藥劑,病人可能會因藥品過量而產生不良反應。
7.腸溶錠:此類藥品的設計是利用製藥技術,在藥品外層以「腸衣」包裹,保護以避免藥品成份遭胃酸破壞,使藥品順利到達小腸經吸收以發揮藥效,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或傷害;例如有些消化酵素或具胃黏膜刺激性的藥品。
8.舌下錠: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用來緩解急性心絞痛的硝基甘油舌下錠。這類藥品如果吞服,藥效會變差,緊急時將無法發生效用。
綜合上述,藥品磨粉分包後的保存不易,因為藥品經過磨粉後,原來藥品設計的安定劑型已遭破壞,使得原本可保存2年的藥品可能在遭受劑型的破壞後,變得易吸濕、潮解和變質,因此基於以上考量,並不建議磨粉。部份情況如幼兒不容易吞服大顆藥錠、老年人吞嚥困難及管灌病人,對於藥品劑型上的考量需要更多關注。為了確保病患的用藥安全,除了建議醫師改用其他同療效可磨粉的劑型,或同成分專屬的水劑。若無法避免必須要磨粉時,可自行購買簡易型磨粉器,服藥前再磨粉,這樣一來可避免污染,也較能確保藥品的安定性。唯有萬分謹慎才能確保病患用藥安全。
詳全文
天天塗類固醇藥成癮 出現戒斷症候群
天天塗抹惹禍!皮膚類固醇戒斷症候群
外用類固醇藥膏不能隨便使用,小心藥物成癮!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嘉琪表示,經過診斷發現,患者罹患的是「皮膚類固醇戒斷症候群」,是一種外用類固醇成癮症。大多發生於臉部或會陰部的皮膚疾病,女性約佔8成,主因長時間天天塗抹中強效外用類固醇藥膏而造成的皮膚發炎,當停藥時症狀反彈反而變得更嚴重。
這類藥膏常使用在發炎性皮膚病的治療,會壓制皮膚發炎的情況,使用時會根據症狀、部位,選擇不同強度及劑型,必需由專科醫師依照個別狀況來調整,如果自行長期濫用易成癮,或可能出現皮膚萎縮、萎縮紋、微血管擴張、局部多毛症、毛囊炎等等副作用。
類固醇戒斷症候群 需耐心治療
出現皮膚類固醇戒斷症候群,治療時間往往長達數月,須耐心與醫師配合,逐漸減少藥量,並搭配口服藥物,例如:四環黴素、抗組織銨等。該名患者經過治療2周後症狀已減輕許多,耐心服藥3個月後,總算痊癒,成功擺脫類固醇。
徐嘉琪醫師提醒,外用類固醇藥膏像是一把鋒利的刀,是治療皮膚疾病常用的藥膏,但是如果濫用則後患無窮,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外用類固醇成癮症,使得皮膚狀況越來越糟。使用時應遵照醫師指示,切勿自行任意使用或濫用,才能達到用藥安全。
詳全文
疾病健康:
天冷胸悶小『心』冷 冬天慎防狹心症
心肌缺氧造成胸口悶痛 心絞痛上身
心血管疾病是現代人主要健康殺手之一,依衛生福利部103年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已位居慢性疾病死亡率的第二名。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劉力瑋醫師說,心臟身為人體的馬達,在心臟上有三條大條血管稱為冠狀動脈,為心臟提供血液循環。而人體隨著年紀漸長,慢性病日積月累,冠狀動脈管壁會堆積脂肪漸漸增厚變硬化,管腔也隨之變狹窄,此時心肌缺氧造成胸口悶痛,就是所謂的心絞痛。
心絞痛易發於清晨及冬天 起床一杯溫開水
劉力瑋醫師說明,狹心症病人在冬天及清晨特別容易發作,因為天氣冷血管容易收縮,加上清晨睡醒前後,交感神經活性旺盛,特別容易心肌梗塞。
劉力瑋醫師提醒有持慢性處方箋的病人,冬天天氣冷要多注意保暖,起床可喝一杯溫開水,不僅維持身體的溫度,還可以讓血液不那麼濃稠,減少心肌梗塞的危險性。更提醒一旦有胸悶或是胸痛的感覺,可先試含俗稱「救心」的硝酸甘油舌下錠緩解症狀。
詳全文
思覺失調症+癲癇 明察秋毫對症下藥
很多人都會有許多共病,精神病患也不例外!臨床上,就有不少思覺失調症患者,突然出現癲癇症狀,但卻沒有抽搐的情況;所幸醫師明察秋毫,進而對症下藥,才使得病況能夠緩解。
癲癇也會引起脫序行為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莊毓民表示,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在藥物治療之下,平常的行為會獲得控制,不會有激動或是暴力的行為;但是,最近在臨床上發現,有不少思覺失調症病人出現有脫序的行為,進一步做腦波檢查,發現腦波有不正常放電情形,因而確診是因為癲癇引起。
思覺失調症+癲癇不會抽搐
思覺失調症病人出現的癲癇症狀,和一般人所認知的癲癇則是不一樣;莊毓民副院長指出,一般癲癇病人會有痙攣與抽搐的情形,但是思覺失調症所出現的癲癇,通常不會有痙攣與抽搐,只是會有脫序的行為,例如會自行繞著原地打轉,或是在寒冷冬天,竟然會有脫光衣服的情形,病人無法說出他們的感受,只會圍繞著原來的問題打轉。
腦波檢查可確診
對於思覺失調症所出現的癲癇,透過抗癲癇用藥可以改善;所以,莊毓民副院長呼籲家有思覺失調症的家屬,當發現患者有怪異行為,出現不一樣的舉止時,最好能儘快帶其就醫診治,透過腦波檢查,即可確認病情,並可透過適切的藥物做治療。
詳全文
-
事先規劃按表操課 年節身材不走樣
「會胖,其實就是因為生活習慣改變引起的,」肥胖專家蕭敦仁一語道破。他描述,拜科技進步之賜,現代人生活過於便利,從離開家門開始,就是坐電梯,開車上班,連車門也不用開,可以用遙控器,到了辦公室,又是坐電梯,連爬樓梯得機會都沒有,他形容,以前人類的移動方式是place to place,現在是door to door,運動量大量減少。
生活作息改變 多吃少動熱量消耗少
除了少動,吃得多或是吃錯食物也是一個造成肥胖的原因;他說明,首先,由於工商業發展,職業婦女增加,外食比例提高;外食要好吃,主要就是要鹹,要油,自然就吃進去很多熱量,自民國71年引進國外速食,情況更加惡化,因為速食基本上是食品(指經過加工的食物),不是食物。蕭敦仁醫師指出,許多研究都顯示,速食與肥胖有密切關係。現在再加上到處林立的飲料店,到了夏天,人人手上一杯搖搖杯,裡面裝的都是含糖飲料,知道嗎?喝搖搖杯最多的是國中生跟高中生,而青春期前的肥胖更容易造成日後的肥胖,蕭敦仁醫師說得語重心長。
年節增重 溫度效應+節慶效應
談到年節會增重的理由,蕭敦仁醫師認為原因有二,他舉出荷蘭所做的研究,在研究進行的四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別測量受訪者的腰圍,的確發現,冬季的腰圍是最粗的,而到了春末會逐漸下降的現象稱為溫度效應;因為溫度較低,我們的身體會傾向儲存更多的能量,但是實際上熱量的消耗有限,剩下的就是肥胖。另外的就是節慶效應,他表示,從聖誕節開始,尾牙,跨年,春節,元宵,一路可以吃二個月,蕭敦仁醫師明白表示,冬天是體重管理的敵人。
體重管理是生活排程 事先規劃很重要
他強調,體重管理就是生活的排程,碰到年節更是連時間的排程都要注意。比如,年節聚餐跟誰,去哪裡都要事先安排,與家人聚餐應該盡量避開自助餐,進食時依照順序:蔬菜、喝湯、白肉、魚肉、再喝一點湯,加上水果,直接跳過紅肉;在家聚餐的食材也要有所規劃,事先採買,進行總量管制,連蔬菜也不例外。
蕭敦仁醫師提醒,年節期間一定要踏青,行程事先安排,避開塞車路段,不然,不是因為行程沒有事先安排宣布放棄,就是塞在車陣中,動彈不得,一天消耗的卡路里就少了300-500卡,「事先規劃,按表操課,就容易成功。」他提醒,體重管理就是紀律。
詳全文
|